《秦漢地方行政制度》是2020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嚴耕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漢地方行政制度
- 作者:嚴耕望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 定價:10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59634498
- 叢書名:低音·迴響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一般指本詞條
《秦漢地方行政制度》是2020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嚴耕望。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是201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振鶴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關地方行政制度概論性質的專著,系統地闡述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歷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區劃與地方行政組織兩翼)變遷的全過程,並從各個視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特點,界定了許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響變遷的...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是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振鶴。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關地方行政制度概論性質的專著,系統地闡述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歷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區劃與地方行政組織兩翼)變遷的全過程,並從各個視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特點,界定了許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響變遷...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是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振鶴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關地方行政制度概論性質的專著,系統地闡述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歷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區劃與地方行政組織兩翼)變遷的全過程,並從各個視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特點,界定了許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響...
西漢京兆尹作為京畿地區的最高長官,相對於一般郡國守相,還擁有奏朝請的權力。關於這一點,嚴耕望先生在其著作《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甲部)》中的畿輔特製條下,說“孫輯胡廣漢官解詁:‘三輔職如郡守,獨奏朝請。’謂其職除治民如郡守外,獨得奏朝請也”。由此可見,奏朝請是京兆尹不同於...
地方官制 秦漢地方實行郡、縣制。至東漢末年,形成了州、郡、縣、三級行政制度。1.京師 秦朝的京師行政由內史掌管。內史位秩與列卿等同,也參議朝政。西漢武帝以後,京師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部分,分別由三官治理,稱為三輔。三輔長官位同列卿,可參議朝政。東漢遷都洛陽,京師行政改由河南尹治理。2.州...
《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是2023年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地方行政制度史領域的經典研究著作。中國中古政治制度有秦漢與隋唐兩大類型,其組織與運轉截然不同,而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之歷史為其轉型過渡期,在制度的演進中尤為複雜。本書考據嚴密,極大地占有材料,以...
元朝是當時地域空前遼闊的封建國家,為了對各地實行有效的管轄和統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確立,鞏固了國家統一,使中央集權在體制上得以保障,是繼秦朝郡縣制後,我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項重大變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影響深遠,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僧官制 明朝...
《民國政治與行政叢書:中國省行政制度》資料豐富,論述全面,研究深入,考據細緻,可以為現代行政制度研究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與借鑑。圖書目錄 總序 出版說明 錢序 王序 著者自述 導論 第一章 歷代地方行政制度概述 第二章 省政府 第三章 省行政建議、諮詢及協助機關 第四章 省公務與省行政 第...
成為封建社會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封建社會中央官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帝國。自此至1840年鴉片戰爭,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中央官制的發展和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秦漢中央官制 秦、漢建立了以皇帝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監察和軍事。九...
第二篇 中世——行政村にゎける二類型 73 第一章元朝 77 第二章 明朝 100 第三章 清朝140 結 章 行政村としての里甲制と保甲制 180 第二部 中國村落制度史の諸問題 197 第一篇 古代 秦漢——唐 199 第一章 秦漢時代における村落組織の編成方法につぃて 199 第二章 秦漢時代における亭の変遷 ...
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中古北方民族史探》等。在《中國史研究》、《歷史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中華文史論叢》諸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曾任《中國文物報》總編輯,從事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侯旭東,1968年生於北京,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現兼任系主任。
2015~2023年,關中地區第二產業占比從2015年(42.3%)後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降至38%,後逐步提高至2023年的39.5%。第三產業 2016年8月31日,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涵蓋三個片區:中心片區87.76平方,包括西安高新區、西安經開區和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秦漢新城、空港新城部分區域;西安國際港務區...
1983年回“中研院”史語所任研究員。1985年退休,晚年居於香港。嚴耕望代表性專著有《兩漢太守刺史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唐仆尚丞郎表》《唐代交通圖考》等。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增訂版序言 卷一 西漢郡國守相表 卷二 東漢郡國守相表 卷三 兩漢司隸刺史表 ...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及歷史地理,著有《兩漢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唐史研究叢稿》、《唐代交通圖考》等。圖書目錄 治史經驗談 序言 一 原則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二)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 (三)...
自 60年代始,台灣嚴耕望先生力致於漢代地方行政治制度的研究完成了系統力作《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將漢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推向深入,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為史學界所推崇。但囿於文獻,新的考古材料的闕略,使許多問題,諸如亭制、鄉里等機構問題也未能作深入的探討。翦伯贊先生在其《秦漢史》著作中對西漢鹽鐵官的...
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等職,1970年當選為“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及歷史地理,著有《兩漢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唐史研究叢稿》、《唐代交通...
如果拋開尺長,直接以步幅來計算,秦漢一里約420米,隋唐一里約530米。結果如下表所示:註:據史料稱唐長安城周長為67里,今考古實測約35.5公里折合唐代一里為530米。方圓一里 井田制一里為九百畝(300步*300步/100平方步)。也就是呈正方形時長一里寬一里。井田制被廢除以後,里畝制度發生不同變化。其中,...
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體制下,郡、縣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總稱。是分封制之後出現的地方管理行政制度。郡縣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統一。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制度的標誌...
唐朝時每道設觀察使,又有節度使為地方的軍政長官。到了宋代,縣一級的長官稱為知縣,府一級的長官稱為知府。明朝省級官員稱為承宣布政使司負責行政,都指揮使司管軍事,提刑按察使司管監察。中期以後,有總督,巡撫總管數省或一省軍政。清朝與明朝大體相同。秦漢 秦始皇懲封建割據之禍,廢置諸侯。全國分為三十六...
呂思勉與陳垣、陳寅恪、錢穆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家”。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等。人物生平 遍讀群書 光緒十年甲申二月初一(1884年2月27...
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許可權和俸祿的數量,然後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從思想內容來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論...
隋代繼秦代之後,開啟了中國古代印章制度與風格的又一新的歷史階段。這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由於簡牘早已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紙張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於簡牘上所能取得的狹小平面,邊長從2.3厘米左右(秦漢一寸)猛然增大到5.4厘米左右(約合隋二寸)。由於印體加大,公印不像秦漢時代...
秦統一中國後,形成了嚴密的戶籍管理辦法。在理論上,國家是戶籍的管理者,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僅靠為數不多的地方官員對人口實施具體管理,往往難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秦朝政府利用社區組織加強控制,進行什伍編制,“定什伍口數,別男女大小”,“什伍皆有長”,實行“連坐制度”;“使民無得擅徙”,人口遷...
據歷史記載,廣西毛南族地區元代為思恩縣地,屬慶遠路管轄。明正德元年(1506年)思恩縣改屬河池州。在思恩實行鄉、里、甲制,全縣分4鄉23里39甲。清代,思恩縣屬慶遠府。歷代行政建置和隸屬關係更替不迭。鹹豐年間,全縣分前、中、左、右、後五團,團下設甲,實行軍政合一的“團甲制度”,毛南族地區屬後...
《唐府兵隨身七事辨》,收入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試釋高昌王國文書中之“劑”字——麴朝稅制管窺 》,收入《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第2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齣版。《漢唐間中央行政監察權力的分合》,載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1輯,1991年4月 《隋書地理志...
為發展邊郡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業生產,武帝又置農都尉,掌屯田殖穀,並管理屯田區的民政。文獻中所見有張掖農都尉,朔(方)農都尉等。田官和農都尉也是大司農設在各地的屬官。制度沿革 東漢、魏晉、南朝制度 東漢時大司農下的屬官僅有太倉、平準、官三令、丞,其餘都被省減或改隸於郡國,大司農成為單純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