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為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由流通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實際工作部門和商業企業界的專家學者、領導和企業經營者,自願聯合組成的全國性民眾學術團體。從1978年末提出倡議,經過醞釀、籌備,1979年2月間,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和商業部教育局牽頭召開了籌備會議,討論議定了學會性質、參加範圍、學會名稱以及分兩步走,第一步先成立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為成立全國學會做好準備;第二步正式成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並確定了由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商業部教育局、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商學院(現
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財貿學院和北京市委財貿部九個單位組成籌備組,負責學會的規劃和籌備工作,同時推選商業部副部長郭今吾為籌備組組長,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姜君辰和北京市委財貿部部長安林為副組長。
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1980年2月27日,籌備組召開會議,確定2月28日至3月8日在秦皇島召開“全國商品流通理論討論會”。這是學會籌備期間召開的一次大型學術活動,也是粉碎“四人幫”後為撥亂反正舉行的首次全國性流通理論研討會。會議後期,討論了學會章程草案,並就學會組成和會長人選進行了醞釀。
1980年10月25日,在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召開籌備組會議,商定成立北京商經學會,提出學會理事會組成人選、推選出會長、秘書長,通過了學會章程等。11月14日,北京商經學會在首都劇場舉行成立大會,商業部副部長郭今吾和北京市委財貿部副部長楊用之出席會議講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智盛作了題為“商業體制改革問題”的報告。
1982年6月2日,中國商經學會在武漢市召開成立大會。會議通過了學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在中國商經學會成立之前,已有
湖北、
北京、
天津、
遼寧、
內蒙古、
甘肅、
浙江七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商經學會。此後,其他省、市、自治區(除西藏外)相繼成立了商經學會,並作為團體會員加入中國商經學會,各級會員達到10萬人之眾,是全國性各類社團參加人數最多的社團之一。
主要職責
總結國內外商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圍繞市場、貿易、企業及政府調控等主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發展與運行的規律和實現商業現代化的途徑;研究和介紹國內外商業經濟理論、商業現代化建設和經營管理的經驗,開展學術交流;發揮政府與會員、與企業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搞好雙向服務,組織評選商業經濟研究優秀成果;編輯出版會刊和有關專著等圖書資料;提供諮詢服務,開展對外交流,興辦經濟實體,組織人才培訓,普及商業知識;組織全國各地商經學會總結、交流學會經驗。
成立意義
中國商經學會聚集了一大批專家、學者、行政主管部門和商業企業界領導,召開了各種專題研討會,發表論文、出版專著,為推動我國流通理論研究、商業體制改革、認識商業地位作用,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政府制定政策提出理論依據,做了大量工作和重要貢獻,對促進我國商業的健康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業務範圍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商業經濟套用與管理研究分會,是經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批准、民政部登記註冊的非盈利性社會組織,為全國性民眾學術團體。本會的業務範圍:開展商業套用經濟與管理領域的學術與實務研究;開展行業培訓活動,為社會各界培訓套用經濟與管理的實用人才(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商業經濟套用與管理研究分會教育培訓中心開展包括在職學歷教育考前輔導、職業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為從事套用經濟與管理教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者提供交流的機會和平台;編輯出版物,為從事套用經濟與管理教學、研究人員等提供發表研究成果的園地;組建全國性的套用經濟與管理理論教學、研究與工作方案例庫,建立全國性的套用經濟與管理信息交流網路;為社會各界培訓套用經濟與管理的實用人才;收集國內外的套用經濟與管理理論的研究動態,與國外有關學術機構、團體建立合作、交流關係。
理事成員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及其產生的理事會。每屆任期五年。2004年12月,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舉張世堯為會長;王晉卿為常務副會長;鄧冶平為副會長兼秘書長;學會的工作機構為:學會秘書處、學術委員會、編輯委員會、
諮詢委員會。現有分支機構:商業經濟套用與管理研究分會、商貿技工教育研究分會、商品儲存養護技術
研究分會、商業計算機套用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