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學派-》是大蔵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吉村 誠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學派-
- 作者:吉村 誠
- 出版社:大蔵出版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30日
- 頁數:546 頁
- 定價:12960 日元
- 裝幀:単行本
- ISBN:9784804305868
《中國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學派-》是大蔵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吉村 誠
《中國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學派-》是大蔵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吉村 誠...
唯識學是大乘佛學的三大體系之一,是繼大乘中觀學之後印度佛學的主流與核心。從3到7世紀的500年中,唯識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優勢,對其他各種思想與學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識者心之別名。‘唯識無境’;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一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宣說“一切唯識所現”,所以又被稱為唯識學派。基本介紹 ...
《中國唯識宗通史(套裝全2冊)》分七章,系統考察中國唯識宗的興起、發展和衰微的歷程,展現唯識宗由學派到宗派再到唯識學的歷史演變過程,並揭示唯識宗與中國思想文化的關係。內容簡介 唯識宗為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創立,又稱法相唯識宗、法相宗、慈恩宗等。其理論淵源是印度的瑜伽行派,所依經典有“六經十一論”之...
《成唯識論》(梵文:Vij?āptimātratāsiddhi),由唐代高僧玄奘法師揉合古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的佛教論書。是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祖師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基本介紹 佛教論書。又名《淨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
其基本思想是,唯識學派主張的色(視覺對象)有兩種:定不離於眼識的是“相分色”,即事物依感官而變現的影像不能離開眼識而存在;定離於眼識的是“本質色”,即事物的自體,非是感官所能直接感覺的。“自許初三攝,眼(眼根)所不攝故”的色是“相分色”,是定不離於眼識的。戒日王十分重視玄奘的論點,特地...
“唯識無境”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宗教理論與宗教實踐的基石,也是中國佛教地論學派,攝論學派以及法相宗的基本觀點。《唯識二十論》又稱《二十唯識論》、《摧破邪山論》。一卷。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大師譯。世親,又作天親,梵語婆藪槃豆,北印度犍陀羅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創始人之一。與兄無著依...
《中古思想史論集》是2008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華山。內容簡介 漢魏至宋初的儒佛道三教關係和道學的形成、試說大乘佛教的興起、隋唐佛學概說、法相宗和玄奘的唯識思想批判、華嚴宗思想批判、禪學小論、論張載思想、程朱理學批判、論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論王夫之思想、論王廷相思想、論泰州學派……圖書...
第一節 玄奘大師的譯經成就 第二節 唯識宗的理論體系 第五章 華嚴宗的思想學說 第一節 華嚴宗的思想學說 第二節 華嚴學說與《起信論》第三節 李通玄的東方智慧論 第六章 唐前期其他宗派佛教思想 第一節 律宗思想概述 第二節 淨土信仰的民間展開 第三節 開元時期的密宗思想 第四節 藏地佛教的初傳 第七...
玄奘的寶貴貢獻(尼泊爾)摩丹·雷傑米 玄奘精神與民族精神 王哲一 玄奘對當代人類的貢獻——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對和平的緩解之道 (美國)市村秉乘 玄奘——中國名僧,全球化時代文化交流的典型 (越南)黃氏詩 繼承玄奘精神促進中印友誼 荊三隆 淺析玄奘的貢獻與精神的價值 李繼武 民族精神的典範——兼論玄奘思想...
第十二章 隋唐時期的佛教認識論思想 一、智〈豈頁〉天台宗的“了了見於佛性”的止觀學說 二、玄奘、窺基法相宗識體自我對置、自我結合的唯識學說 三、法藏華嚴宗關於離妄覺真即是“如來境界”的“妄盡還源觀”四、惠能派禪宗“以無念為宗”、“證本心佛”的頓悟成佛論 第十三章 韓愈、李翱道學思想中的認識...
唯識學相關研究 試析“寂因作意”於《六門教授習定論》的含義及禪修特色 唯識學對無分微塵的破與無分剎那識的立 試論唯識學中的二種勢力變——以《成唯識論》為例 “同時因果”與“異時因果”問題之爭——重新衡定唯識學派時間哲學中的疑難 唯識宗回憶理論若干問題探討 與唯識學相關的早期、部派、中觀佛學...
天台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創立最早的一家。相對於唐代以弘傳玄奘新譯唯識經典為主的慈恩系唯識學,唯識古學主要指南北朝時以弘揚舊譯《十地經論》與《攝大乘論》為主的地論學派與攝論學派。早期天台學的創立,是以《地論》與《攝論》的弘揚為背景的,慧思直接或間接問學的禪師,多與地論師有一定的關係,...
《早期天台學對唯識古學的吸引與抉擇》內容簡介:天台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創立最早的一家。相對於唐代以弘傳玄奘新譯唯識經典為主的慈恩系唯識學,唯識古學主要指南北朝時以弘揚舊譯《十地經論》與《攝大乘論》為主的地論學派與攝論學派。早期天台學的創立,是以《地論》與《攝論》的弘揚為背景的,慧思...
此宗教義深入分析諸法性相,闡明心識因緣體用,修習唯識觀行,以期轉識成智,成就解脫、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師譯傳而成立,是印度無著、世親學說的直接繼承者。天台宗 是以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四) 真諦開創攝論學派 040 1. 在華期間,顛沛流離 041 2. 譯經廣博,弟子眾多 044 三、中國唯識宗的創立和發展 049 (一) 釋門偉器初祖玄奘 051 1. 投身佛門,志存高遠 051 2. 西行求法,學冠天竺 054 3. 歸國弘教,法門領袖 057 4. 精進譯經,成就偉業 059 5. 弘唯識學,創法相宗 062 6. ...
此外,唯識學派歸納‘有外境論’為三種,而加以批判,據玄奘譯之觀所緣緣論載,第一宗說諸極微為境;對此,極微為實體,故為生識之因,然識無極微之形相,故極微非境。第二宗說諸極微之和合為境;對此,識上雖有極微和合之形相,然和合者並無實體,不能成為識之生因,因此和合為境不成立。第三宗說...
瑜伽行唯識學派 又稱唯識瑜伽行派,唯識派,唯識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與中觀派並列,為大乘佛教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創始於彌勒,稱瑜伽行派,至無著,世親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重要的論師有陳那、法稱、護法等,重要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那爛陀寺是此學派的根據地...
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尊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先驅。瑜伽師地,即指瑜伽師所依、所行的境界。本論約於公元四、五世紀出現在古印度,相傳乃無著菩薩夜升兜率天彌勒內院,聽聞彌勒菩薩說法,返回人間後,再為大眾演說,並成紀錄。譯本 簡介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譯,...
同時,本文以語言哲學、存在哲學、現象學對唯識思想進行現代詮釋,對“批判佛教”進行很好的回應。本書目錄 序一 惟儼 序二 賴永海 引論:研究史與方法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史的回顧 三、“綜合式研究方法”和“解脫詮釋學”第一章 傳承歷史與文獻考證 第一節 真諦的生平與譯著 第二節 攝論學派傳承史 ...
中國譯述,則真諦為古學,玄奘為今學, 古今學之異,“在俱言唯識而所解不同”,古學說能取、 所取、心、心所法皆以識為性,名曰唯識;今學則認為一切都不離識,故說唯識,並非一切皆以識為性。今學與古學孰是孰非,未可易言,玄奘門下斥古學‘非正義’,未免門戶之見。”三、相、見同種、別種之辯...
因明,意指探討原因的學問,起源於古印度,公元7世紀,由創立了唯識宗的玄奘法師傳入中國,曾一度盛行,此後幾經起伏。到20世紀70年代,因明再次成為一門絕學。20世紀80年代初,因明研究復甦。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啟動“特殊學科建設工程”,把因明列入其中。此舉又為因明學界帶來了一股研究的動力和交流的態勢。2...
18.《白話文運動的莊禪文化思想淵源》,《中國文化》2020年第2期。19.《“儒道同源”與“以解經”——太谷學派對晚近中國哲學的影響二題》,《周易研究》2021年第1期。20.《從“善書”到“義學”——武訓的行為模式與民間信仰探論》,《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21. 《玄奘身後的神聖形象塑造與觀音信仰...
在支那內學院院刊《內學》的創刊號上,他發布《中國禪學考》《唯識新羅學》兩文,獲得廣泛讚譽。《中國禪學考》對禪宗傳統的“西天二十八祖”說率先提出了質疑;《唯識新羅學》指出,玄奘大師從印度傳來的唯識學,不囿於窺基一宗,對玄奘門下圓測(新羅王之孫)一系闡發幽微,得到佛學大家歐陽竟無的激賞。學術初...
”玄奘法師同意他的見解是正確的,所以產生一本唯識論,即是現在《三十頌唯識論》。後來玄奘法師又傳授他“因明學”,成為唯識專家,宣揚唯識思想為宗旨,成為當代大德,為“唯識宗”第二祖。師法玄奘 唐貞觀十九年(645),玄奘游印歸來,回到長安,從事於傳譯事業,並很注意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窺基...
法相唯識,本為理論系統,但也有瑜伽觀行。禪宗雖重修行,但也有很精密的理論。凡此俱表明隋唐佛教已統一了南北,其最得力之口號是“破斥南北,禪義均弘”。天台固然如此,華嚴也可說相同。唐代大僧俱與南北有關。天台智者大師本為北人,後來南下受煬帝之優禮;唐玄奘在未出國前曾到過襄陽和四川,襄陽乃南方...
霍韜晦〈唯識五義〉(摘錄)三自性是唯識學派提出來的剖示存在的三個概念,也是唯識宗立教的基本原則之一。從思想淵源上說,存在問題本來一向為佛教所重,人生的痛苦即來源自對存在理法的無知。由此追尋,到般若、中觀時代,始發現最高的存在(勝義諦)根本不在我們的知識範圍內,而凡為我們所思想的,其存在都是...
120 《王恩洋先生的唯識學著作》,0。50萬字,載《浙江佛教》2000年第一期。《玄奘研究論文集》2000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佛學研究》1999年刊。121 《太虛大師與佛學》,0。10萬字,載《重慶佛教》2000年第一期。122 《禪宗的發展線索》0。30萬字,載《重慶佛教》2000年第一期。123 《覺音評傳》2。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