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先秦部分)

《中國哲學史(先秦部分)》是武漢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李維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哲學史(先秦部分)
  • 類別:慕課
  • 授課院校:武漢大學
  • 授課老師:李維武
課程大綱,參考教材,

課程大綱

第一講 導論:中國哲學與中國哲學史研究
3. 第一節 哲學與中國哲學(1)
4. 第一節 哲學與中國哲學(2)
5. 第二節 中國哲學的問題
6. 第三節 中國哲學的特點(1)
7. 第三節 中國哲學的特點(2)
8. 第四節 中國哲學史的研究(1)
9. 第四節 中國哲學史的研究(2)
第一講單元測驗
第一講作業
第一講課外視頻資料之二
第一講課外視頻資料
1. “中國哲學史”全課介紹(1)
2. “中國哲學史”全課介紹(2)
第一講作業第二版本
第一講單元測驗第二版本
第二講 中國哲學的開端
1.宗教觀念的產生與演變(一)
2.宗教觀念的產生與演變(二)
3.箕子與五行思想的發生
4.《易經》與陰陽思想的發生
5.五行思想與陰陽思想的發展
6.歷史意識的發生與人的初步覺醒
第二講單元測驗
第二講作業
第三講 孔子與儒家哲學的開創
第一節 孔子的時代與孔子的人生之一
孔子的時代與孔子的人生之二
第二節 “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之一
“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之二
第三節 由“仁”而“德”的倫理追求
第四節 “執兩用中”的方法論
第三講作業
第三講單元測驗
第四講
墨子與墨家哲學的形成
第一節 墨子與墨家
第二節 “兼以易別”的社會理想之一
“兼以易別”的社會理想之二
“兼以易別”的社會理想之三
第三節 經驗主義的認識論
第四節 墨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四講作業
第四講單元測驗
第五講 老子與道家哲學的發生
第一節 老子其人與《老子》其書
第二節 “道”的形上世界的開闢
第三節 “反者道之動”的辯證矛盾觀
第四節 “小國寡民”的歷史觀與“無為而治” 的政治哲學
第五節 “靜觀”“玄覽”的直覺認識論
第六節 老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五講作業
第五講單元測驗
第六講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開展
第一節 儒家
第二節 墨家
第三節 道家;第四節 法家’
第五節(上)名家
第五節(下)名家 第六節 陰陽家
第六講作業
第六講單元測驗
第七講 孟子對儒家哲學的發展
第一節 孟子其人與《孟子》其書
第二節 從孔子到孟子
第三節 性善論
第四節 天道論
第五節 政治哲學
第六節 孟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七講單元測驗
第七講作業
第八講 莊子對道家哲學的推進
第一節 莊子其人和莊子其書
第二節 道家學派的分化
第三節 “物物者非物”的本體論
第四節 相對主義的認識論之一
第四節 相對主義的認識論之二
第五節 追求自由的人生哲學
第六節 莊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八講單元測驗
第八講作業
第九講 荀子對儒家哲學的貢獻
第一講 荀子其人與《荀子》其書
第二講 “天人相分”的天人觀之一
第三講 “天人相分”的天人觀之二
第四講 “性偽相分”的人文觀之一
第五講 “性偽相分”的人文觀之二
第六講 “心有徵知”的認識論之一
第七講 “心有徵知”的認識論之二
第八講 荀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九講單元測驗
第九講作業
第十講 韓非對法家的集大成
第一講 韓非其人與《韓非》其書
第二講 韓非之前的法家思想開展
第三講 “古今異俗”的歷史進化論
第四講 “重視參驗”的思維方法論
第五講 法、術、勢相統一的政治哲學
第六講 韓非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十講單元測驗
第十講作業
第十一講 易傳:儒家對百家爭鳴的總結
第一講 《易傳》其書
第二講 儒家宇宙論的建立
第三講 儒家辯證法的發展之一
第四講 儒家辯證法的發展之二
第五講 《易傳》的人生哲學
第六講 《易傳》的歷史影響
第十一講單元測驗
第十一講作業
第十二講 《呂氏春秋》的哲學思想
第一講 呂不韋與《呂氏春秋》
第二講 《呂氏春秋》與百家爭鳴
第三講 《呂氏春秋》的思維模式
第四講 《呂氏春秋》的自然哲學
第五講 《呂氏春秋》的政治哲學
第六講 《呂氏春秋》的歷史影響
第十二講單元測驗
第十二講作業

參考教材

(一)基本參考資料: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上下冊,中華書局1961年出版。
張岱年著:《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出版。
郭齊勇編著:《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中國哲學史》編寫組編:《中國哲學史》上下冊,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
郭齊勇主編:《中國古典哲學名著選讀》,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蕭萐父、李錦全主編:An Outlin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Ⅰ),外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
(二)進一步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郭沫若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楊向奎著:《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修訂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陳來著:《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商務印書館1996年出版。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
皮錫瑞著:《經學通論》,中華書局1954年出版。
蔣伯潛著:《十三經概論》,上海世界書局1944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再版。
嚴正著:《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齊魯書社2001年出版。
錢穆著:《先秦諸子系年》上下冊,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
郭沫若著:《十批判書》,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郭齊勇、吳根友撰:《中華文化通志·諸子學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出版。
李澤厚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蕭萐父總主編、李德永本卷主編:《中國辯證法史稿》第1卷,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
李零著:《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三聯書店2004年出版。
王中江著:《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2000年出版。
匡亞明著:《孔子評傳》修訂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
陳少明主編:《思史之間——〈論語〉的觀念史釋讀》,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出版。
梁濤著:《郭店楚簡與思孟學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楊澤波著:《孟子性善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周熾成著:《荀子韓非子的社會歷史哲學》,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孫中原著:《墨學通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沈有鼎著:《墨經的邏輯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方孝博著:《墨經中的數學和物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
孫以楷著:《老子通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張松輝著:《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崔大華著:《莊學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王博著:《莊子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美]班傑明·史華茲著:《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