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大傳:孔子傳》內容簡介:孔子一生,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他的學術思想以及在教育事業方面的成就,即使在三千年後的今天,也仍是為整個中國乃至世界所矚目的。孔子在“立於禮”這一核心思想上,提出了理想的政治局面,即君主以身作則,控制租賦徭役而富民教民;臣民各盡職守,努力勞作而尊奉君主。當然,這一思想在當時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顯然成了孔子一廂情願的空想,但是孔子斥責暴君苛政,關懷國計民生的思想,卻為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名人大傳:孔子傳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頁數:227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聯合出版
- 作者:黃汶萊 馬道宗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22156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名人大傳:孔子傳》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貴族遺孤
一、少年孔子
1.名門先祖
2.“野合”而生
3.寡母情深
一、立志求學
1.奮發圖強
2.自學之路
3.民間相禮家
4.請教名師
第二章創辦私學
一、官學的衰敗
二、獨樹一幟
1.“六藝”之道
2.有教無類
3.學以致用
4.因材施教
5.舉一反三
6.以物喻理
7.循循善誘
三、適周問禮
1.禮的起源
2.謹守禮制
3.聖人之後必有達人
4.拜訪老子
5.問樂於萇弘
四、為人之道
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2.見賢思齊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匹夫不可奪其志
6.行已有恥
7.吾日三省吾身
8.人之生也直
第三章初涉政壇
一、從政情懷
二、魯國內亂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游齊論政
3.考察夏禮
第四章上下求索
一、研究禮樂
二、“仁”的內涵
三、孔子論仁
1.孝悌乃為人之本
2.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3.與人為善
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5.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四、禮與仁的融合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人而不仁,如禮何
3.克己復禮為仁
五、天命神鬼觀
六、孔子論君子
1.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3.君子喻於義
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5.泰而不驕
6.臨大節而不可奪
7.君子無所爭,慮以下人
8.君子易事而難悅
9.君子和而不同
10.君子群而不黨
11.君子坦蕩蕩
12.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七、時世評論
1.評論魏獻子用人
2.評論晉鑄刑鼎
3.評論“陪臣執國命”
第五章短暫輝煌
一、艱難的選擇
二、鴻運當頭
1.出任中都宰
2.夾谷之會
3.墮三都
4.臨行祭掃
第六章周遊列國
一、衛國受辱
二、蒙難匡蒲
三、衛靈公無常
四、“三國”之行
五、居陳
六、絕糧七日
七、遊歷楚國
八、歸衛
第七章魯國“國老”
一、時事政見
1.批評“用田賦”
2.對季氏欲伐顓臾的批評
3.仁政理念
二、中庸思想
1.寬猛相濟
2.尊五美,屏四惡
3.正名
4.君子三道
5.最後的政治聲音
第八章整理六藝
一、對《詩》的整理
二、對禮的整理
三、對樂的整理
四、對《書》的整理
五、對《易》的整理
1.鑽研《易》理
2.整理《易》
3.《易》的轉化
六、對《春秋》的整理
第九章聖人謝世
一、師徒情深
二、晚年情殤
三、留芳萬世
第十章曠世影響
一、奠基儒學
二、千秋功過
一、少年孔子
1.名門先祖
2.“野合”而生
3.寡母情深
一、立志求學
1.奮發圖強
2.自學之路
3.民間相禮家
4.請教名師
第二章創辦私學
一、官學的衰敗
二、獨樹一幟
1.“六藝”之道
2.有教無類
3.學以致用
4.因材施教
5.舉一反三
6.以物喻理
7.循循善誘
三、適周問禮
1.禮的起源
2.謹守禮制
3.聖人之後必有達人
4.拜訪老子
5.問樂於萇弘
四、為人之道
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2.見賢思齊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匹夫不可奪其志
6.行已有恥
7.吾日三省吾身
8.人之生也直
第三章初涉政壇
一、從政情懷
二、魯國內亂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游齊論政
3.考察夏禮
第四章上下求索
一、研究禮樂
二、“仁”的內涵
三、孔子論仁
1.孝悌乃為人之本
2.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3.與人為善
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5.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四、禮與仁的融合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人而不仁,如禮何
3.克己復禮為仁
五、天命神鬼觀
六、孔子論君子
1.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3.君子喻於義
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5.泰而不驕
6.臨大節而不可奪
7.君子無所爭,慮以下人
8.君子易事而難悅
9.君子和而不同
10.君子群而不黨
11.君子坦蕩蕩
12.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七、時世評論
1.評論魏獻子用人
2.評論晉鑄刑鼎
3.評論“陪臣執國命”
第五章短暫輝煌
一、艱難的選擇
二、鴻運當頭
1.出任中都宰
2.夾谷之會
3.墮三都
4.臨行祭掃
第六章周遊列國
一、衛國受辱
二、蒙難匡蒲
三、衛靈公無常
四、“三國”之行
五、居陳
六、絕糧七日
七、遊歷楚國
八、歸衛
第七章魯國“國老”
一、時事政見
1.批評“用田賦”
2.對季氏欲伐顓臾的批評
3.仁政理念
二、中庸思想
1.寬猛相濟
2.尊五美,屏四惡
3.正名
4.君子三道
5.最後的政治聲音
第八章整理六藝
一、對《詩》的整理
二、對禮的整理
三、對樂的整理
四、對《書》的整理
五、對《易》的整理
1.鑽研《易》理
2.整理《易》
3.《易》的轉化
六、對《春秋》的整理
第九章聖人謝世
一、師徒情深
二、晚年情殤
三、留芳萬世
第十章曠世影響
一、奠基儒學
二、千秋功過
序言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少年時家道中落,但他作為士大夫子弟,還是受到了良好的傳統教育,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孔子從小就虛心好學,他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因為這種好學的精神,孔子向社會各界的有識之士廣泛求教。到三十歲左右,孔子已成為當時知名的博學大師,並開始招收門徒,傳授《詩》《書》《禮》《樂》等古代文化典籍。公元前515年,魯國發生政變,孔子對當時“政在大夫”的局面頗為不滿,遂離開魯國,來到齊國。孔子在齊國雖得齊景公讚賞,但未受重用,遂又回到魯國講學。魯定公五年(公元前5O5年),季桓子掌握魯國大權,任命孔子為司寇,並以其弟子子路為季氏家宰,年過五十的孔子第一次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十年(公元前500年),被破格提拔為相的孔子陪魯定公赴齊景公之約,由於孔子的周密部署,使魯定公免遭劫持,並爭取到了“漢陽之田”。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提出“墮三都”的主張,目的在於消除家臣叛亂的據點,削弱卿大夫的實力,以加強魯君權力。但孔子的主張最終沒能實現,於是孔子離開魯國,去各國奔走。他每到一國,便積極參與當地的政治活動,以期遇到賞識並信任自己的明君,實施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負,但孔子一次又一次失望了。公元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斷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情知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決心返回魯國,終老於教育。當時的魯國國君季康子禮聘孔子返國,讓他以政界元老、社會賢達的榮譽地位從事講學並整理文化典籍。晚年的孔子被尊為“國老”,有權參加國家大政方針的討論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實施。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魯哀公為其寫悼詞,弟子們守孝三年。孔子墓和故居從此相沿為魯國儒生講習詩書禮樂的場所。
孔子一生,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他的學術思想以及在教育事業方面的成就,即使在三千年後的今天,也仍是為整箇中國乃至世界所矚目的。孔子在“立於禮”這一核心思想上,提出了理想的政治局面,即君主以身作則,控制租賦搖役而富民教民;臣民各盡職守,努力勞作而尊奉君主。當然,這一思想在當時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顯然成了孔子一廂情願的空想,但是孔子斥責暴君苛政,關懷國計民生的思想,卻為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實際上,這正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立場,即實行“仁政”。在宗教方面,孔子信奉天命,但更注重人事,強調“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一生總是盡最大努力實踐自己的理想,不因個人的成敗得失而動搖放棄,忠實體現了這一信仰。同時,孔子“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實際上是對宗教活動持懷疑態度,表現為尊重理性而否定迷信,其實質是保留傳統宗教觀念的形式而從社會意義上加以解釋。這在當時的社會,是具有絕對的進步意義的。
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孔子首創私人講學,提倡“因材施教”,廣泛招收學生,培養人才,這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權的世襲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孔子對中國歷史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在學術上傳播古典文獻,使得瀕臨絕滅的官學通過私家講學而流傳開來,並發揚光大,從而哺育了戰國百家諸子,為百家爭鳴準備了傳統思想素材,形成中華民族文化的光輝開端。他的“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學習方法和態度,在今天的教育中也仍占有指導性地位。
但是,孔子也曾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觀點,反映了他歧視勞動人民的思想,同時也表現了貴族士大夫的階級偏見,是對他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懷疑和否定。
孔子少年時家道中落,但他作為士大夫子弟,還是受到了良好的傳統教育,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孔子從小就虛心好學,他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因為這種好學的精神,孔子向社會各界的有識之士廣泛求教。到三十歲左右,孔子已成為當時知名的博學大師,並開始招收門徒,傳授《詩》《書》《禮》《樂》等古代文化典籍。公元前515年,魯國發生政變,孔子對當時“政在大夫”的局面頗為不滿,遂離開魯國,來到齊國。孔子在齊國雖得齊景公讚賞,但未受重用,遂又回到魯國講學。魯定公五年(公元前5O5年),季桓子掌握魯國大權,任命孔子為司寇,並以其弟子子路為季氏家宰,年過五十的孔子第一次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十年(公元前500年),被破格提拔為相的孔子陪魯定公赴齊景公之約,由於孔子的周密部署,使魯定公免遭劫持,並爭取到了“漢陽之田”。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提出“墮三都”的主張,目的在於消除家臣叛亂的據點,削弱卿大夫的實力,以加強魯君權力。但孔子的主張最終沒能實現,於是孔子離開魯國,去各國奔走。他每到一國,便積極參與當地的政治活動,以期遇到賞識並信任自己的明君,實施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負,但孔子一次又一次失望了。公元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斷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情知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決心返回魯國,終老於教育。當時的魯國國君季康子禮聘孔子返國,讓他以政界元老、社會賢達的榮譽地位從事講學並整理文化典籍。晚年的孔子被尊為“國老”,有權參加國家大政方針的討論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實施。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魯哀公為其寫悼詞,弟子們守孝三年。孔子墓和故居從此相沿為魯國儒生講習詩書禮樂的場所。
孔子一生,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他的學術思想以及在教育事業方面的成就,即使在三千年後的今天,也仍是為整箇中國乃至世界所矚目的。孔子在“立於禮”這一核心思想上,提出了理想的政治局面,即君主以身作則,控制租賦搖役而富民教民;臣民各盡職守,努力勞作而尊奉君主。當然,這一思想在當時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顯然成了孔子一廂情願的空想,但是孔子斥責暴君苛政,關懷國計民生的思想,卻為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實際上,這正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立場,即實行“仁政”。在宗教方面,孔子信奉天命,但更注重人事,強調“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一生總是盡最大努力實踐自己的理想,不因個人的成敗得失而動搖放棄,忠實體現了這一信仰。同時,孔子“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實際上是對宗教活動持懷疑態度,表現為尊重理性而否定迷信,其實質是保留傳統宗教觀念的形式而從社會意義上加以解釋。這在當時的社會,是具有絕對的進步意義的。
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孔子首創私人講學,提倡“因材施教”,廣泛招收學生,培養人才,這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權的世襲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孔子對中國歷史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在學術上傳播古典文獻,使得瀕臨絕滅的官學通過私家講學而流傳開來,並發揚光大,從而哺育了戰國百家諸子,為百家爭鳴準備了傳統思想素材,形成中華民族文化的光輝開端。他的“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學習方法和態度,在今天的教育中也仍占有指導性地位。
但是,孔子也曾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觀點,反映了他歧視勞動人民的思想,同時也表現了貴族士大夫的階級偏見,是對他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懷疑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