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原為高中歷史教材,更是一種別具一格的通史讀物。張蔭麟先生依據自己的歷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捨,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中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本書旁徵博引,縱橫捭闔,以豐富的文史資料和自由的行文風格闡釋主題。顧頡剛先生曾指出當代“較近理想的通史”,《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與錢穆《國史大綱》、呂思勉《中國通史》等七部並列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16
- 作者:張蔭麟
- 出版日期:2011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0448113, 978754044811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與《國史大綱》(錢穆)、《中國通史》(呂思勉)並肩的史學經典!
《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梁啓超、錢穆、陳寅恪、熊十力讚嘆的史學大師!
《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中國人不可不讀的歷史名著!
《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梁啓超、錢穆、陳寅恪、熊十力讚嘆的史學大師!
《中國史綱:天才史學家張蔭麟的傳世名著》,中國人不可不讀的歷史名著!
作者簡介
張蔭麟(1905—1942),字素痴,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歷史學家。早年就學於清華大學,後留學美國,獲史丹福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講授歷史、哲學課。除史學外,在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方面都有相當建樹。著作有《中國史綱》、《張蔭麟文集》等。
媒體推薦
故友張君蔭麟,始相識於民國二十三年春夏間。時余與張君方共有志為通史之學。當謂張君天才英發,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諸科,學既博洽,而復關懷時事,不甘僅僅為記注考訂而止。然則中國新史學之大業,殆將於張君之身完成之。
——錢穆
張蔭麟先生,史學家也,亦哲學家也……其為學,規模宏遠,不守一家言,則時賢之所夙推而共譽也。
——熊十力
他立志做第一等人,終能在史學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
書中有真摯感人的熱情,有促進社會福利的理想,有簡潔優美的文字,有淹博專精的學問,有透徹通達的思想與識見。
——賀麟
張君為清華近年學術品學俱佳者中之第一人。
——陳寅恪
《中國史綱》一書是嘔心瀝血的著作,世人多驚羨其文筆之粹美,以為勝過一般文學創作,不知其字字珠璣,皆為潛心涵泳幾經錘鍊而後成。
——張其昀
——錢穆
張蔭麟先生,史學家也,亦哲學家也……其為學,規模宏遠,不守一家言,則時賢之所夙推而共譽也。
——熊十力
他立志做第一等人,終能在史學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
書中有真摯感人的熱情,有促進社會福利的理想,有簡潔優美的文字,有淹博專精的學問,有透徹通達的思想與識見。
——賀麟
張君為清華近年學術品學俱佳者中之第一人。
——陳寅恪
《中國史綱》一書是嘔心瀝血的著作,世人多驚羨其文筆之粹美,以為勝過一般文學創作,不知其字字珠璣,皆為潛心涵泳幾經錘鍊而後成。
——張其昀
圖書目錄
自序 / 1
初版自序 / 10
再版自序 / 11
第一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 1
商代文化 / 3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 / 12
周朝的興起 / 15
周代與外族 / 21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 27
封建帝國的組織 / 28
奴隸 / 31
庶民 / 34
都邑與商業 / 38
家庭 / 41
士 / 43
宗教 / 47
卿大夫 / 52
封建組織的崩潰 / 56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 / 61
楚的興起 / 62
齊的興起(附宋) / 64
晉楚爭霸 / 68
吳越代興 / 74
鄭子產 / 77
第四章
孔子及其時世 / 83
魯國的特色 / 84
孔子的先世與孔子的人格 / 85
孔子與其時世 / 88
孔子與政治 / 92
孔子與教育 / 97
孔子的晚年 / 103
第五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 105
三晉及田齊的興起 / 106
魏文侯李克、吳起 / 109
秦的變法 / 112
經濟的進步與戰爭的變質 / 116
國際局面的變遷 / 121
第六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 127
新知識階級的興起 / 128
墨子 / 131
墨子與墨家 / 134
孟子、許行及周官 / 137
楊朱、陳仲、莊周、惠施、老子 / 144
鄒衍、荀卿、韓非 / 148
第七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 155
呂不韋與嬴政 / 156
六國混一 / 159
新帝國的經營 / 162
帝國的發展與民生 / 168
第八章
秦漢之際 / 173
陳勝之起滅 / 174
項羽與巨鹿之戰 / 178
劉邦之起與關中之陷 / 181
項羽在關中 / 184
楚漢之戰及其結局 / 188
第九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 193
純郡縣制的重建 / 194
秦漢之際中國與外族 / 198
武帝開拓事業的四時期 / 202
武帝的新經濟政策 / 210
第十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 215
道家學說的全盛及其影響 / 216
儒家的正統地位之確立 / 222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響 / 226
第十一章
改制與“革命” / 231
外戚王氏的專權 / 232
哀帝朝的政治 / 234
從王莽復起至稱帝 / 237
王莽的改革 / 241
新朝的傾覆 / 245
東漢的建立及其開國規模 / 250
初版自序 / 10
再版自序 / 11
第一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 1
商代文化 / 3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 / 12
周朝的興起 / 15
周代與外族 / 21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 27
封建帝國的組織 / 28
奴隸 / 31
庶民 / 34
都邑與商業 / 38
家庭 / 41
士 / 43
宗教 / 47
卿大夫 / 52
封建組織的崩潰 / 56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 / 61
楚的興起 / 62
齊的興起(附宋) / 64
晉楚爭霸 / 68
吳越代興 / 74
鄭子產 / 77
第四章
孔子及其時世 / 83
魯國的特色 / 84
孔子的先世與孔子的人格 / 85
孔子與其時世 / 88
孔子與政治 / 92
孔子與教育 / 97
孔子的晚年 / 103
第五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 105
三晉及田齊的興起 / 106
魏文侯李克、吳起 / 109
秦的變法 / 112
經濟的進步與戰爭的變質 / 116
國際局面的變遷 / 121
第六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 127
新知識階級的興起 / 128
墨子 / 131
墨子與墨家 / 134
孟子、許行及周官 / 137
楊朱、陳仲、莊周、惠施、老子 / 144
鄒衍、荀卿、韓非 / 148
第七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 155
呂不韋與嬴政 / 156
六國混一 / 159
新帝國的經營 / 162
帝國的發展與民生 / 168
第八章
秦漢之際 / 173
陳勝之起滅 / 174
項羽與巨鹿之戰 / 178
劉邦之起與關中之陷 / 181
項羽在關中 / 184
楚漢之戰及其結局 / 188
第九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 193
純郡縣制的重建 / 194
秦漢之際中國與外族 / 198
武帝開拓事業的四時期 / 202
武帝的新經濟政策 / 210
第十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 215
道家學說的全盛及其影響 / 216
儒家的正統地位之確立 / 222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響 / 226
第十一章
改制與“革命” / 231
外戚王氏的專權 / 232
哀帝朝的政治 / 234
從王莽復起至稱帝 / 237
王莽的改革 / 241
新朝的傾覆 / 245
東漢的建立及其開國規模 / 250
文摘
第一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從前講歷史的人每喜歡從“天地剖判”或“混沌初開”說起。近來講歷史的人每喜歡從星雲凝結和地球形成說起。這部書卻不想拉得這么遠。也不想追溯幾百萬年以前,東亞地方若干次由大陸變成海洋,更由海洋變成大陸的經過。也不想追溯幾十萬年以前當華北還沒有給飛沙揚塵的大風鋪上黃土層的時候,介乎猿人與人之間的“北京人”怎樣在哪裡生活著,後來氣候又怎樣改變,使得他們消滅或遠徙,而遺留下粗糙的石器,用火的燼跡和食余的獸骨人骨,在北平附近的周口店的地層中。也不想跟蹤此後石器文化在中國境內的分布、傳播和進步,直至存在於公元前六七千年間具有初期農業和精緻陶器的“仰韶文化”(仰韶在河南澠池附近)所代表的階段。
這部中國史的著眼點在社會組織的變遷,思想和文物的創辟,以及偉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這些項目要到有文字記錄傳後的時代才可得確考。
嚴格地說,照現在所知,我國最初有文字記錄的時代是商朝,略當於公元前十八世紀中葉至前十二世紀中葉。本書即以商朝為出發點,然後回顧其前有傳說可稽的四五百年,即以所知商朝的實況為鑑別這些傳說的標準。
商代文化
商朝在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定都於殷,即今河南安陽,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們稱這二百七十多年為商朝的後期,我們所以確知商朝已有文字記錄乃因為公元1899年以來殷都遺址——所謂殷墟——的發現和發掘。
殷墟出土的遺物,除了大批的銅器、陶器、骨器、石器外,最引史家注意的是無數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至少有十萬片以上)。這些甲骨差不多全是占卜所用的,乃王室卜人所保存的檔案。原來商人要預測未來的吉凶,或探問鬼神的意旨,便拿一塊龜腹甲(間有用背甲的)或牛肩胛骨(間有用肋骨的),在一面加以鑽鑿,卻不令穿透,然後在鑽鑿處灼火,另一面便現出裂紋,這叫做“兆”。卜人看兆而斷定鬼神或一種神妙的勢力對於所問的反應。所問的事情,有時連日後的“應驗”,就刻在兆的旁邊,這可稱為卜辭。卜辭的內容以關於祖先的祭祀的為最多,如卜祭祀的日期、用牲的種類、用牲的數目等;有關於氣象的,如卜雨、晴、風、雪等;有關於歲收的豐歉的;有關於征伐、漁獵和出行涉川之利否的;有關於疾病、胎孕和夢征的;有所謂卜旬和卜夕的,即於一旬之末卜下一旬有無災害和於日間卜是夕有無災害的。還有別的事項這裡不能盡舉。卜辭以外,甲骨文書中也有少數短短的記事,例如記頒發矛若干,某人取貝若干,某日某人入覲之類;又有田獵獲獸的記錄,刻在獸頭骨上的。甲骨文書全是商朝後期的遺物。根據甲骨文書、甲骨文字的分析,其他商代的遺物遺蹟和後人關於商朝的記載,我們可作一商代的文化的速寫如下。
商人是以農業為主要的生產方法。農作物有黍、稷、稻、麥、蠶桑。卜辭中“卜黍年”、“貞(卜問)我受黍年”、“貞其登黍”的記錄很多,而此等處的黍字從未見有用別的植物名來替代的,可知黍為商人主要的農作物。帛、巾、幕等字和若干從糸的字的存在,證明絲織工藝的發達。有酒,以黍釀造。耕種全用人力。農具有耒耜。原始的耒耜,蓋全以木為之。耒是一根拗曲的木棒,下端歧而為二,歧頭上安一橫木,以便腳踏。這是起土用的。耜和耒的分別是下端斜銳而不分歧,利於刺地而不利於起土,大約過於堅實的土,耒不能起,便先用耜去刺松。耒當是利用樹椏做成。商人是否已用銅做耒耜的下部,不得而確知。
漁獵和畜牧也是商人的盛大的生產副業。魚的種類不見於卜辭。獵品,除野豬、鹿、狼、兕、兔、雉外,還有象。商王田獵的記錄中,獲鹿有一次三百八十四頭的,獲豬有一次一百一十三頭的,獲狼有一次四十一頭的。可見殷都附近的開闢程度。供食的家畜,除牛、羊、雞、豕外,還有狗。牧畜業之盛從王室祭祀用牲之多可見,每有一次用牛羊三四百頭的。馴役的動物除牛(旱牛和水牛)、馬、犬外,還有象。至遲在商朝末年,商人並且曾利用象去作戰。
……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從前講歷史的人每喜歡從“天地剖判”或“混沌初開”說起。近來講歷史的人每喜歡從星雲凝結和地球形成說起。這部書卻不想拉得這么遠。也不想追溯幾百萬年以前,東亞地方若干次由大陸變成海洋,更由海洋變成大陸的經過。也不想追溯幾十萬年以前當華北還沒有給飛沙揚塵的大風鋪上黃土層的時候,介乎猿人與人之間的“北京人”怎樣在哪裡生活著,後來氣候又怎樣改變,使得他們消滅或遠徙,而遺留下粗糙的石器,用火的燼跡和食余的獸骨人骨,在北平附近的周口店的地層中。也不想跟蹤此後石器文化在中國境內的分布、傳播和進步,直至存在於公元前六七千年間具有初期農業和精緻陶器的“仰韶文化”(仰韶在河南澠池附近)所代表的階段。
這部中國史的著眼點在社會組織的變遷,思想和文物的創辟,以及偉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這些項目要到有文字記錄傳後的時代才可得確考。
嚴格地說,照現在所知,我國最初有文字記錄的時代是商朝,略當於公元前十八世紀中葉至前十二世紀中葉。本書即以商朝為出發點,然後回顧其前有傳說可稽的四五百年,即以所知商朝的實況為鑑別這些傳說的標準。
商代文化
商朝在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定都於殷,即今河南安陽,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們稱這二百七十多年為商朝的後期,我們所以確知商朝已有文字記錄乃因為公元1899年以來殷都遺址——所謂殷墟——的發現和發掘。
殷墟出土的遺物,除了大批的銅器、陶器、骨器、石器外,最引史家注意的是無數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至少有十萬片以上)。這些甲骨差不多全是占卜所用的,乃王室卜人所保存的檔案。原來商人要預測未來的吉凶,或探問鬼神的意旨,便拿一塊龜腹甲(間有用背甲的)或牛肩胛骨(間有用肋骨的),在一面加以鑽鑿,卻不令穿透,然後在鑽鑿處灼火,另一面便現出裂紋,這叫做“兆”。卜人看兆而斷定鬼神或一種神妙的勢力對於所問的反應。所問的事情,有時連日後的“應驗”,就刻在兆的旁邊,這可稱為卜辭。卜辭的內容以關於祖先的祭祀的為最多,如卜祭祀的日期、用牲的種類、用牲的數目等;有關於氣象的,如卜雨、晴、風、雪等;有關於歲收的豐歉的;有關於征伐、漁獵和出行涉川之利否的;有關於疾病、胎孕和夢征的;有所謂卜旬和卜夕的,即於一旬之末卜下一旬有無災害和於日間卜是夕有無災害的。還有別的事項這裡不能盡舉。卜辭以外,甲骨文書中也有少數短短的記事,例如記頒發矛若干,某人取貝若干,某日某人入覲之類;又有田獵獲獸的記錄,刻在獸頭骨上的。甲骨文書全是商朝後期的遺物。根據甲骨文書、甲骨文字的分析,其他商代的遺物遺蹟和後人關於商朝的記載,我們可作一商代的文化的速寫如下。
商人是以農業為主要的生產方法。農作物有黍、稷、稻、麥、蠶桑。卜辭中“卜黍年”、“貞(卜問)我受黍年”、“貞其登黍”的記錄很多,而此等處的黍字從未見有用別的植物名來替代的,可知黍為商人主要的農作物。帛、巾、幕等字和若干從糸的字的存在,證明絲織工藝的發達。有酒,以黍釀造。耕種全用人力。農具有耒耜。原始的耒耜,蓋全以木為之。耒是一根拗曲的木棒,下端歧而為二,歧頭上安一橫木,以便腳踏。這是起土用的。耜和耒的分別是下端斜銳而不分歧,利於刺地而不利於起土,大約過於堅實的土,耒不能起,便先用耜去刺松。耒當是利用樹椏做成。商人是否已用銅做耒耜的下部,不得而確知。
漁獵和畜牧也是商人的盛大的生產副業。魚的種類不見於卜辭。獵品,除野豬、鹿、狼、兕、兔、雉外,還有象。商王田獵的記錄中,獲鹿有一次三百八十四頭的,獲豬有一次一百一十三頭的,獲狼有一次四十一頭的。可見殷都附近的開闢程度。供食的家畜,除牛、羊、雞、豕外,還有狗。牧畜業之盛從王室祭祀用牲之多可見,每有一次用牛羊三四百頭的。馴役的動物除牛(旱牛和水牛)、馬、犬外,還有象。至遲在商朝末年,商人並且曾利用象去作戰。
……
序言
此書再版和初版不同的地方,除多處筆誤和刊誤的校正,數處小節的增刪外,乃是第九至第十一章的添入。第九章的上半作者自覺尚有缺點,卻不及修正,讀者諒之。
初版的校正,幸得柳定生女士及葉文培君的助力,合於此志謝。
三十一年(1942年)九月 張蔭麟於貴州遵義書
初版的校正,幸得柳定生女士及葉文培君的助力,合於此志謝。
三十一年(1942年)九月 張蔭麟於貴州遵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