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原則
①由國家壟斷鑄幣權和紙幣發行權;②有利於商品流通;③獲取財政利益。後兩個原則有時可以兼顧,有時則會發生矛盾。在發生矛盾時,執政者往往首先考慮財政利益的獲取,這是造成某些歷史時期貨幣流通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理演變
秦漢以後,多數時期的錢幣鑄造由國家壟斷。西漢王朝剛建立時,高祖曾允許民間鑄錢,結果越鑄越小,有如榆樹莢,號稱“莢錢”。後來禁止私鑄,至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再次實行自由鑄錢政策。這一政策有利於豪強勢力的發展,吳王劉濞、大夫鄧通都因鑄錢而暴富,前者還成為
吳楚七國之亂的禍首。文帝自由鑄造政策的失敗,常被後世統治者視為前車之鑑。
鑄造管理
國家壟斷錢幣鑄造權後,要對錢幣的鑄造質量進行管理。漢武帝為了保證五銖錢的質量,於元鼎四年(前113)禁止郡國鑄錢,集中由上林三官(
辨銅、鐘官、技巧三機構)鑄造。三官錢質量穩定,有效地抑制了盜鑄。這種錢被後世看作鑄錢不惜銅愛(省)工的典範。以後歷代也鑄造過許多質量較好的錢,但不一定採取集中鑄造的辦法,因為這樣會增加運輸費用。清代除戶部設寶泉局、工部設寶源局鑄錢外,還在各省設局鑄錢。錢幣的重量、成色和式樣由朝廷統一規定,也能對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 中國古代錢幣貶值屢有發生,大多是出於國家的財政需要。秦始皇統一幣制,以銅錢為下幣,名為“半兩”,重如其文。而秦至漢武帝初年,半兩錢經多次減重,其實際重量與名義重量嚴重背離。漢武帝改鑄五銖錢後,以後七百年間成為主要錢幣。有些五銖錢也進行了減重。唐以後錢幣不再以重為名稱,減重也不再表現為實際重量和幣面文字的不符,而減重的實質則沒有變化。除錢幣減重外,中國古代還鑄造不足值大錢或用鐵、鉛等低值幣材鑄錢。不足值大錢一般在當十以內,但也有高至當五十、當百、當千、當萬的,這種形式比單純的錢幣減重其貶值率高出很多倍。
王莽在居攝二年(公元7)鑄造的錯刀,在銅質錢幣上錯上黃金的“一刀”二字,每枚當五千錢,兩枚就可收兌民間黃金一斤(約223克)。貶值越嚴重,物價上漲程度和民間的盜鑄現象也越嚴重,故都難以長久維持。
禁止盜鑄和惡錢流通
為保證錢幣質量,歷代政府都以禁止盜鑄和惡錢流通為錢幣質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封建社會中,盜鑄和惡錢流通很難徹底禁絕,在吏治敗壞或社會不穩定時期更難奏效。在進行錢幣質量管理的同時,還要進行錢幣的數量管理。一般地說在錢幣正常流通的歷史時期,政府都儘量多鑄錢以滿足流通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受財政狀況的制約,在鑄錢有利可圖時鑄錢的積極性較高,在鑄錢無利或虧損時則往往減鑄或停鑄。加上古代信用制度不發達,錢幣數量不能完全按市場需要隨時變動。
回籠紙幣
此外,為了減少紙幣流通量,宋、金、元歷代都實行過以一新紙幣折若干舊紙幣的辦法縮小票面價值。更嚴重的則是宣布舊紙幣作廢,宋、金都曾實行。
發展趨勢
1、中國最早的紙幣是在北宋,叫“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2、關於貨幣的發展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六次重大的演變:
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由此可見,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
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貝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由雜亂形狀向規範形狀的演變
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了以諸侯稱雄割據為特色的四大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一○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範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範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劉邦建漢後,允民私鑄錢幣。豪紳富商和地方勢力乘機大鑄惡錢而牟利。文帝時“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闢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
北宋時期自1023年產生了紙幣,先為交子,後改為錢引,主要流通於四川。此外還有短期發行的紙幣小鈔。南宋的紙幣有會子及多種地方性的紙幣。金、元、明各代也發行紙幣。從宋至明,中國的紙幣流通已有 500餘年的歷史(不包括明後期大明寶鈔在極狹小範圍內的流通)。這些紙幣除初期的民間交子、會子外,都由國家發行,屬國家紙幣性質。宋、金、元代紙幣都有幣值比較穩定的時期,明代的大明寶鈔則一開始就貶值。歷代紙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財政性的發行。無論紙幣流通的成功或失敗,都豐富了中國古代紙幣管理的經驗,這種經驗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是中國所特有的。
維持紙幣幣值最可靠的辦法是兌現。官交子在流通初期是可以兌現的。當時規定交子分界發行,每界的最高發行額為1256340貫,備本錢36萬緡供兌現用。按此規定,交子的準備率是28%強。表明中國早在11世紀就已懂得兌現紙幣不需要十足準備。宋徽宗大觀年間(1107~1110)周行已指出,發行交子“常以二分之實,可分三分之用”(《浮集》卷一《上皇帝書》),即發行交子只要有三分之二的準備金,這一比例比實際執行的要高得多,已經是留有餘地的說法。
南宋發行會子,宋孝宗也曾用兌現的辦法使貶值的會子幣值回升在他的認真管理下,淳熙二年(1175)出現了“商旅往來,貿易競用會子”的情況,還出現了“楮幣重於黃金”的說法(《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五四)。雖然紙幣不可能真的重於黃金,但也反映了管理會子的成功。
南宋稱提高紙幣幣值的政策為“稱提”或“稱提之策”。稱提一詞北宋即有使用,並不專指紙幣,但南宋多數是指紙幣。南宋的稱提之策本來是指紙幣貶值後所採取的補救措施,清初黃宗羲則將它作為成功的紙幣管理經驗來總結。他說:“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備本錢三十六萬緡,而又佐之以鹽酒等項。蓋民間欲得鈔,則以錢入庫;欲得錢,則以鈔入庫;欲得鹽酒,則以鈔入諸務;故鈔之在手,與見錢無異。其必限之以界者,一則官之本錢,當使與所造之鈔相準,非界則增造無藝;一則每界造鈔若干,下界收鈔若干,詐偽易辨,非界則收造無數。宋之稱提鈔法如此”(《明夷待訪錄·財計二》)。這是
黃宗羲心目中紙幣管理的理想模式。
元初的紙幣中統元寶交鈔是可以兌金銀的。政府在各路設立平準行用庫,貯備金銀,供兌現之用。當時的執政者“講究扶持, 日夜戰競(兢), 如捧破釜,唯恐失隊(墜)”,所以“行之十七八年,鈔法無少低昂”(《吳文正公集》卷四三,《劉忠憲公行狀》)。也就是說,從中統元年(1260)算起,中統鈔維持了十七八年的幣值穩定,主要辦法是可以兌換金銀。後來準備金移作他用,發行又無限制,中統鈔就貶值了。
除兌現外,則要限制紙幣的發行數量兌現本身就是減少紙幣數量的一種辦法如果不能兌現,則控制紙幣發行數量也能保證紙幣的正常流通。宋孝宗曾提出“大凡行用會子,少則重,多則輕”(《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六○)這一控制紙幣流通數量的意義。
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由手工鑄幣向機製紙幣的演變
3、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發行了5套人民幣,現在使用的是第5套。
4、“元、角、分”體系(簡稱“元”體系)形成於清代乾隆時期,20世紀上半葉成為我國的法定貨幣單位。其由來如何?至今缺少研究。(註:根據筆者的了解,一些綜合性的貨幣史著作雖涉及“元”的出現,因其不是重點,皆一帶而過,未曾深究。日本學者百瀨弘的《清代西班牙銀元的流通》一文曾提到“元”出現的時間和地點。迄今為止,只有金德平《論我國主幣單位“圓(元)”之由來》一文對這一問題做了初步探討。但金文的史料太少,僅限於粗略的描述,關於角和分則無史料,全憑語言學的分析。)本文擬結合我國幣制的近代化過程,論述這一體系形成的背景和確立過程,同時涉及“塊”、“毛”等貨幣單位俗稱的出現。
5、送銀行或者公安機關
6、中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