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史話: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趙艷娟編著的《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為叢書之一,介紹了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的有關內容。 《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科技史話: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34頁
  • ISBN:9787546341095
  • 作者:趙艷娟 金開誠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一個水域寬廣的圖家,初期,人們行路多以陸路為主,但對很多依水面居的百姓而言,水路似乎更為便捷,於是先有了舟,後有了船,並逐漸從湖面行駛到江面乃至於廣闊的海面,中國的造船技術便在時光的演變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與飛躍。
趙艷娟編著的《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的有關內容。

圖書目錄

一、中國古代航海與海外交通
二、中國古代主要船隻簡介
三、中國古代船隻船體主要結構
四、中國古代著名航海家
五、官民共促的古代貿易

文摘

(五)宋代以後的輝煌
到了宋代,以廣州和泉州為基地港航海到印度、波斯灣各地區的中國商船,都是堅實牢固的大型船舶。當時被稱作是“大食船”的阿拉伯和波斯的商船與其相形之下,不僅體型小,而且建造的技術也很差。因此,那時來航中國的印度和伊斯蘭的商人,搭乘中國船舶的人很多。東來的貨物,也大多由中國的船隻來裝載。
中國的船隻之巨大,在唐末時便可以知道。蘇萊曼,這位到過中國和印度的阿拉伯人,在他的遊記中就記載了中國商船因為體積的巨大,吃水深而不能直接進入幼發拉底河河口的情形。
由於對外貿易的繁盛,在宋代相應出現了不少專門記述海外諸國事情的著作。1178年周去非的《嶺外代答》,明確地記述了當時海上交通的實況。其書云:中國商人往波斯方面者,必須在印度西岸改搭波斯船。而波斯商人要進人中國者,則必須在這裡換乘中國的大船。這是因為中國的船舶體積大,不便於在波斯灣航行的緣故,所以要改乘小型的波斯船。與之相反,如果不是大型的中國船,要越過印度洋的風浪是很困難的。可見,航行在印度洋上的商船,大部分是中國的大船。
這些大船,一船能容數百人,船中可積一年的糧食,設“綱首”為統率。檣帆高掛,浮海而行,猶如垂天之雲。此等帆船在海上航行,無風時則用櫓,一般備櫓八至十支,有的船也有二十幾支,船內劃分為數區,用嚴密的防水艙壁分隔開來,是一種即使一處損傷而不致影響全體的水密艙裝置。在這些商船上,已經開始使用羅盤了。
磁石指極針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早在公元1世紀前後,文獻上對此便有了明確的記載。它是一種在一塊刻成魚形的木片上安上磁針,把木魚放在水中,讓其浮在上面可以確定方向的裝置。套用這種原理製作的裝置,稱為“指南魚”。這種裝置可以套用於海上導航。
阿拉伯人從中國船上學會了磁石的使用方法,並通過他們進一步地把磁石的知識傳給了歐洲人。在這之後開始的“大航海時代”,磁石發揮的重大作用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像現在這樣的羅盤,用支撐磁針旋轉的方法,則是歐洲人的發明。
季風的知識在古代就被人所了解。當時的航海,便是利用冬季東北風於從中國海港出發,然後順著夏季西南風回國的辦法,包括在印度洋上,也同樣利用季節風的知識來航海。因此,中國到波斯之間,如果遇上順風的話,除了途中的在港口停靠的天數是90至100天外,貿易船大體需要在海上航行一年,而往返則需要兩年的時間,在這一點上,鄭和的航海也是完全一樣的。
由於我國古代政府的積極鼓勵,先進的造船技術使大船的建造成為可能j航海技術方面的進步和經驗的積累為航海提供了比較安全的條件,因此,宋代海外貿易呈現了空前活躍的局面。在是11世紀到12世紀,遠洋航海的發展時期,中國的船隻到達印度、波斯,航跡直接擴展到了東非沿岸。中國商船因此獲得“戎克”之名,此名還傳到了遙遠的西方,並一直流傳到現在。中國人被世人稱作“最勇敢的航海者”。
此外,宋代海員掌握的深水探測的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純熟的地步。追溯到了唐朝末年,海上已經出現很多的探測設備。在宋元時期這些探測設備得到更廣泛地套用,可以使船不至於“擱淺”或者“傾覆”。海上航行還利用信鴿為通信工具,這方面也反應了當時航海技術的進步。這時期的造船工藝和航海技術製造的海船可以乘風破浪,還能使航海更加的安全,航海的日程也大大地縮短了。約在公元1329年至1345年,汪大淵從當時中國最大海港——泉州港附乘商船遠航,“足跡幾半天下”。回國他根據後據“身所遊覽,耳目所聞見”寫下了包括他到過的九十九個國家和地區的《島夷志略》,反映了元代中國海外交通的廣大規模。
元代政府在今海南海口港外設定白沙水軍,負責海上巡邏,進一步加強對南海諸島海域管轄。元二十九年大將史弼領兵五千遠征爪哇,“發泉州,過七洲洋,萬里石塘,歷交趾、占域界”。這支艦隊取道西沙(也可能包括南沙海域)發動進攻,雖以爪哇路途遙遠未能成功,但顯示出元代海上活動範圍比宋代更為寬廣。
明朝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達到了第三個高峰。元朝繼承和發展了唐宋的先進造船工藝和技術,大量建造了各類船隻,其數量與質量遠遠超過前代。元軍往往為一個戰役就能一舉建造幾千艘戰船。當時元朝初期僅水師戰艦就已有——萬七千九百艘。此外,還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國各地。當時,阿拉伯人的遠洋航行逐漸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帶航行的幾乎都是中國的四桅遠洋海船。中國在航海船舶方面居於世界首位,船舶性能遠遠優越於阿拉伯船。元朝造船業的大發展,為明代建造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九桅寶船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迎來了我國造船業的新高潮。據一些考古的新發現和古書上的記載,明朝時期造船的工場分布之廣、規模之大、配套之全,是歷史上空前的,達到了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大規模造船場有南京龍江船場、淮南清江船場、山東北清河船場等。
明朝造船工場有與之配套的手工業工場,加工帆篷、繩索、鐵釘等零部件和木材、桐漆、麻類等堆放倉庫。當時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這樣雄厚的造船業基礎,才會為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遠航壯舉打下堅實的基礎。
清代的造船技術與明代大致相仿。就船舶的載重量而言,雖然也有大至上千噸以上的,但多數都在三四百噸之間。特別是由於封建專制制度的重重阻礙和西方國家壟斷東西方的貿易,清代中國的商船再也沒有可能進入印度洋的領域,船員的航海技術,也因此缺乏實踐而處於落後的狀態。儘管如此,當時中國的帆船,從設計到航海的許多方面,仍然受到人們的關注。從禁海到開放海禁,這是清政府的一個重大的政策的轉變。但是在開放海禁以後,所開放的區域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正式關閉江海、浙海和閩海三個口岸,指定外國的商船只能在中國廣東一帶進行貿易,並且對絲綢、茶葉等傳統產品的出口量,加以嚴格控制。
總之,在經過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兩個發展高峰以後,明朝的造船技術和工藝又有了很大的進步,登上了我國古代造船史的頂峰。明朝造船業的偉大成就,久為世界各國所稱道,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P21-29

序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願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並傳播給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