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由錢錫生編寫的《中國古代民俗》介紹了古代民俗,所選作品都加上簡單易懂的注釋,並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語文。 每篇作品除了注釋和譯文外,根據作品情況,還列有“背景資料”,使小學生對文章作者、或者科技發明的背景有所了解。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民俗/中國文化讀本
-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 頁數:111頁
- 開本:32
- 作者:錢錫生 朱永新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僅要從博物館裡、從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從普通人、從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斷裂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貫通,才能使其在當下復活;只有復活的傳統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傳承創新。
這本由錢錫生編寫的《中國古代民俗》介紹了古代民俗,是為小學生課外閱讀而編寫,目的是為小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知識,提高小學生對中國古代民俗的興趣。
這本由錢錫生編寫的《中國古代民俗》介紹了古代民俗,是為小學生課外閱讀而編寫,目的是為小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知識,提高小學生對中國古代民俗的興趣。
圖書目錄
一 元旦
元旦
二 元宵
古代小說中元宵燈節描寫的文學意義
及民俗價值
三 社日
“二月二”與社日祭祀25
四 上巳
上巳節沐浴消災習俗探研
五 清明(寒食)
掃墓:悲歡交集的祭祀儀式
六 端午
端午競渡本意考
七 七夕
七夕節,中國傳統社會的女兒節
八 中元
盂蘭盆會
九 中秋
中秋月餅的來歷
十 重陽
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成為
主題
十一 冬至
冬至大如年
——冬至節俗的傳統意義
十二 臘日
臘日與“報信兒的臘八粥”
元旦
二 元宵
古代小說中元宵燈節描寫的文學意義
及民俗價值
三 社日
“二月二”與社日祭祀25
四 上巳
上巳節沐浴消災習俗探研
五 清明(寒食)
掃墓:悲歡交集的祭祀儀式
六 端午
端午競渡本意考
七 七夕
七夕節,中國傳統社會的女兒節
八 中元
盂蘭盆會
九 中秋
中秋月餅的來歷
十 重陽
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成為
主題
十一 冬至
冬至大如年
——冬至節俗的傳統意義
十二 臘日
臘日與“報信兒的臘八粥”
文摘
元旦有很多不同的名稱。東漢崔定《四民月令》說:“正月元旦,是謂正日。”宋朝人蒲積中編《歲時雜詠》一書中“元日”部分從三國到宋朝的詩歌,就有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歲日、歲日、朝元、歲旦、新正等名稱,其中以“元旦”最普遍。明清地方志中的風俗志,一般稱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旦及新年的名稱一直流行到今天,不過自1911年辛亥革命後,元旦及新年是指陽曆年,而傳統的元旦則相當於現在陰曆的春節。
中國古代元旦所在季節不同,這是因為不同曆法歲首的確定有過變化:夏朝是正月初春,殷朝是十二月寒冬,周朝在十一月冬至前後,秦朝則是十月初冬;漢初因襲秦制,漢武帝元封年間把農曆正月定為歲首,此後歷代相沿。中國古代基本採取考慮太陽和月亮位置的陰陽合曆。太陽公轉一周365天,月亮圓缺一次為12個陰曆月354天,相差11天,需要每隔3年設定1個閏月解決,並以調整季節。古人判斷月序和季節的關係,是以傍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向東轉,把地面分為12個方位,傍晚斗柄所指方位,即該月的月建。12個方位分別以12地支命名,其亥月、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所以人們又把夏、商、周、秦的歲首分別稱之為建寅、建醜、建子、建亥。無論月建何時,“斗柄東回歲又新”(王建《元日陪早朝》,收入蒲積中《歲時雜詠》)則是共同的。
祀神祭祖與拜賀
元旦之始,不同時期有不同規定。《禮記·大傳》孔穎達解釋說,夏為平旦、殷為雞鳴、周為夜半。自秦漢以來,則以夜半子時即今23點至1點為一天的開始。這是舊年與新年交接的時刻。不過,從古人生活來看,一般以黎明、雞叫作為一天的開始。正所謂“雞報已判春”(司空圖《丙午歲旦》)。
元旦來臨,古人首先要祀神祭祖拜尊長和家人互拜。《四民月令》為我們記述了這一民俗的過程: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長及執事都要屏絕旁念,一心一意地用禮制約束。正日進酒降神,然後家室尊卑,無論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孫、曾孫各上椒酒於其家長,舉觴稱壽。這反映了東漢時代北方大族的正日祭拜情形。關於祀神祭祖的時間,守歲的人家子時一到,便已開始,沒有守歲的,大多是五更起來。從現存的大量明清地方志看,一些地區人們起來要放炮,更主要的則是整肅新衣,燃燭燒香,陳牲設醴(甜酒),做好準備後便拜天地祖宗,接著卑幼向尊長磕頭。祀神是泛稱,或表述為祀天地,也有稱神為“真宰神”、“上帝”、“家神”、“宅神”的。一些地區祀神方式有特點。如明正德年間(1506—1521)陝西《朝邑縣誌》說:“元日樹紙竿接天神。”而萬曆年問(1573—1620)安徽《滁陽志》則是元日“將曙,繼火具糕棗拜天,雲‘焚天錢”’。祭祖,又稱拜祖先。明嘉靖(1522—1566)河南《通許縣誌》說,“於中堂或懸祖考影像,或請主以祭”,反映了祭祖設遺像或牌位的基本形式。接著是拜尊長和家眾互拜。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元旦“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反映的是跪叩尊長和家人作揖的禮節。
天亮之後,鄰族戚友以及官宦之間要交相拜賀。《四民月令》已有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友親、鄉黨耆老的記載。明清時代將元旦拜賀稱之為拜年、賀新年、賀節、賀年、賀正、賀歲、賀元旦。拜年的方式有親自去和投帖兩種,一般是親者登堂,疏者投刺。清顧祿《清嘉錄》為我們描述了兩種形式,前者“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關於後者,“有遣仆投紅單刺至戚共友家者,多不親往,答拜者亦如之,謂之‘飛帖’”。投刺類似今天的名片,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代謂之“謁”,漢末稱為“刺”,“漢以後雖用紙,而仍相沿日刺”(趙翼《陔余叢考·名帖》)。投刺拜年之風盛於宋以後,特別是明清時代。官場上元日正是下級向上級表示尊敬的機會,即使自處異地,不少人不辭辛勞,往來奔波。比如清代河南省新正令節,所屬大小文武各員,往往赴省叩賀新禧,不但往返糜費,亦且曠廢職守,以致巡撫田文鏡公開飭禁屬員叩賀年節(《撫豫宣化錄》卷三上)。親朋拜年,要留下喝春酒。元旦期間,人們還盛行互相請客吃飯,稱為年節酒。P6-9
中國古代元旦所在季節不同,這是因為不同曆法歲首的確定有過變化:夏朝是正月初春,殷朝是十二月寒冬,周朝在十一月冬至前後,秦朝則是十月初冬;漢初因襲秦制,漢武帝元封年間把農曆正月定為歲首,此後歷代相沿。中國古代基本採取考慮太陽和月亮位置的陰陽合曆。太陽公轉一周365天,月亮圓缺一次為12個陰曆月354天,相差11天,需要每隔3年設定1個閏月解決,並以調整季節。古人判斷月序和季節的關係,是以傍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向東轉,把地面分為12個方位,傍晚斗柄所指方位,即該月的月建。12個方位分別以12地支命名,其亥月、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所以人們又把夏、商、周、秦的歲首分別稱之為建寅、建醜、建子、建亥。無論月建何時,“斗柄東回歲又新”(王建《元日陪早朝》,收入蒲積中《歲時雜詠》)則是共同的。
祀神祭祖與拜賀
元旦之始,不同時期有不同規定。《禮記·大傳》孔穎達解釋說,夏為平旦、殷為雞鳴、周為夜半。自秦漢以來,則以夜半子時即今23點至1點為一天的開始。這是舊年與新年交接的時刻。不過,從古人生活來看,一般以黎明、雞叫作為一天的開始。正所謂“雞報已判春”(司空圖《丙午歲旦》)。
元旦來臨,古人首先要祀神祭祖拜尊長和家人互拜。《四民月令》為我們記述了這一民俗的過程: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長及執事都要屏絕旁念,一心一意地用禮制約束。正日進酒降神,然後家室尊卑,無論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孫、曾孫各上椒酒於其家長,舉觴稱壽。這反映了東漢時代北方大族的正日祭拜情形。關於祀神祭祖的時間,守歲的人家子時一到,便已開始,沒有守歲的,大多是五更起來。從現存的大量明清地方志看,一些地區人們起來要放炮,更主要的則是整肅新衣,燃燭燒香,陳牲設醴(甜酒),做好準備後便拜天地祖宗,接著卑幼向尊長磕頭。祀神是泛稱,或表述為祀天地,也有稱神為“真宰神”、“上帝”、“家神”、“宅神”的。一些地區祀神方式有特點。如明正德年間(1506—1521)陝西《朝邑縣誌》說:“元日樹紙竿接天神。”而萬曆年問(1573—1620)安徽《滁陽志》則是元日“將曙,繼火具糕棗拜天,雲‘焚天錢”’。祭祖,又稱拜祖先。明嘉靖(1522—1566)河南《通許縣誌》說,“於中堂或懸祖考影像,或請主以祭”,反映了祭祖設遺像或牌位的基本形式。接著是拜尊長和家眾互拜。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元旦“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反映的是跪叩尊長和家人作揖的禮節。
天亮之後,鄰族戚友以及官宦之間要交相拜賀。《四民月令》已有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友親、鄉黨耆老的記載。明清時代將元旦拜賀稱之為拜年、賀新年、賀節、賀年、賀正、賀歲、賀元旦。拜年的方式有親自去和投帖兩種,一般是親者登堂,疏者投刺。清顧祿《清嘉錄》為我們描述了兩種形式,前者“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關於後者,“有遣仆投紅單刺至戚共友家者,多不親往,答拜者亦如之,謂之‘飛帖’”。投刺類似今天的名片,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代謂之“謁”,漢末稱為“刺”,“漢以後雖用紙,而仍相沿日刺”(趙翼《陔余叢考·名帖》)。投刺拜年之風盛於宋以後,特別是明清時代。官場上元日正是下級向上級表示尊敬的機會,即使自處異地,不少人不辭辛勞,往來奔波。比如清代河南省新正令節,所屬大小文武各員,往往赴省叩賀新禧,不但往返糜費,亦且曠廢職守,以致巡撫田文鏡公開飭禁屬員叩賀年節(《撫豫宣化錄》卷三上)。親朋拜年,要留下喝春酒。元旦期間,人們還盛行互相請客吃飯,稱為年節酒。P6-9
序言
教育應該是當今文明復興的新動力,學校應該是文化發展的新中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立德樹人的根本立足點,是國家文化建設的根基,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基礎,更是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神聖使命。
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僅要從博物館裡、從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從普通人、從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斷裂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貫通,才能使其在當下復活;只有復活的傳統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教育絕不能看成幾門簡單的課程,它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價值。我們不僅要有匹夫有責的文化自覺,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教育擔當。
朱永新
2014年8月8日
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僅要從博物館裡、從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從普通人、從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斷裂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貫通,才能使其在當下復活;只有復活的傳統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教育絕不能看成幾門簡單的課程,它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價值。我們不僅要有匹夫有責的文化自覺,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教育擔當。
朱永新
201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