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作者宋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基本介紹

目錄,內容簡介,

目錄

導言
一 兵學中的“衢地”——樞紐區域
二 我國古代戰爭的地域分類和鎖鑰地點
三 對內地戰略樞紐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 戰略樞紐與首都及基本經濟區的關係
五 我國古代樞紐區域地位價值的演變
鄭州在三代戰爭中的樞紐地位
一 “甘”地與夏初軍事衝突的地理背景
二 “韋”地對商湯滅夏作戰方略的影響
三 “闌(管)邑”與武王伐紂的戰略部署
四 周初洛邑的興建與樞紐區域的西移
三代中國的經濟區劃、政治格局與國家防禦戰略
一 東亞大陸在三代時期的地理形勢
二 從地理角度來看三代建立、鞏固國家的戰略活動
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鄭
一 諸侯爭鄭的歷史演變
二 諸侯爭鄭的原因
三 鄭國對盟主承擔的義務
四 列強為爭奪、控制鄭國而採取的策略、手段
五 春秋後期爭鄭戰事的沉寂
春秋地理形勢與列強爭奪中原地帶的戰略
一 春秋時期中國政治力量的分布態勢
二 春秋戰爭之地域分析
三 從地理角度所見列強爭奪中原地帶的戰略
四 餘論
魏在戰國前期的地理特徵與作戰方略
一 三家分晉後的魏國疆域及其主要特徵
二 從戰國前期魏之用兵方向和次序分析其地緣戰略
三 從地理角度分析魏國的戰略失誤
戰國中葉秦、齊、楚諸強對“天下之樞”——韓魏的爭奪
一 韓魏兩國的樞紐地位和戰略價值
二 列強爭奪韓、魏的政治、外交鬥爭
三 從地理角度分析齊、秦、楚國的進攻戰略
秦對六國戰爭中的函谷關和豫西通道
一 戰國中葉的地理形勢與函谷關、豫西通道的重要軍事價值
二 范雎獻“遠交近攻”之策以前,秦在豫西通道沿線的作戰方略
三 戰國後期秦軍主攻目標的改變與進兵路線之轉移
敖倉在秦漢時代的興衰
一 敖倉出現的歷史背景
二 敖倉對關中、山東勢力軍事影響之異同
三 東漢敖倉軍事意義的削弱
四 敖倉在魏晉南北朝廢置的原因
合肥與曹魏的御吳戰爭
一 孫吳在合肥——壽春方向的歷次進攻戰役
二 合肥在軍事上備受重視的原因
三 曹魏防守合肥的兵力部署與戰略之演變
孫吳的抗魏重鎮濡須和東關
孫吳武昌又稱“東關”考
蜀國在漢中的兵力部署與對魏戰略之演變
東晉南朝戰爭中的壽春
河東與兩魏周齊的戰爭
北朝至唐中葉的河陽三城
隋末唐初戰爭中東都洛陽的防禦部署
蒙古滅寧之役中的襄陽
附一 三代的城市經濟與防禦戰爭
附二 戰國秦漢的“陷陳”

內容簡介

筆者完成這部著作的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軍事歷史的由衷熱愛。古今士子對於議論兵戎之事多有濃厚的興趣,正如李賀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師範學院(今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就讀時,曾聽過寧可先生講授的《中國歷史的地理環境》一課,老師縱論古今形勢之演進,屢出妙語灼見,滿堂學子為之傾倒,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畢業任教以後,有幸分配在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研究室接受寧可先生的專業指導,後又在其門下攻讀博士學位,耳提面命,獲益良多。先生曾推薦閱讀英國學者麥金德的名著《歷史的地理樞紐》,並指出可以結合中國歷史上的東西對立和南北對峙局面來研究軍事樞紐問題。在這一思路的啟發下,我將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擬為《先秦戰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討此項課題的決心。由於《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這一題目所包含的內容過於浩繁,夏商以來至明清垂垂四千餘年,所涉及的軍事重鎮不可勝數,以個人渺渺之身來對它們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莊子所言“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另外,現代學者亦對於歷代兵家要地多有論述,如何在前人的成果基礎上取得創新和突破,也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有鑒於此,我在動手寫作之前曾對這項課題的研究範圍和切入角度做了一番詳細的思索,特向讀者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