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性別結構的文化學分析

中國古代性別結構的文化學分析

《中國古代性別結構的文化學分析》是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小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性別結構的文化學分析
  •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09704332 
  • 出版時間:2008-11-01
基本相信,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基本相信

作 者:王小健著 叢 書 名:性別研究叢書
版 次:1
頁 數:375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社會科學 > 人類學

內容簡介

性別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生物學的,它關心的是人類體質上的差異,因而是生理學的研究對象;另一層是社會學的,它關心的是社會賦予男人和女人的行為模式,在我國把它概括為“男女有別”,我想知道的是中國古代的男女有別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形成的,進而探詢男尊女卑的社會根源。西方性別理論用“社會性別”表示兩性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因此性別分析實際是一種文化解構,分析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結構性因素構成的社會機制如何架構、統攝了中國古代兩性的生存方式以及人們的性別觀念。這種研究需要一種能夠博採眾長、兼收並蓄的學科手段與方法,這正是文化史學的長項。文化史學是以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弄清現象由哪些因素綜合而成,以及這些因素在綜合體中分別發揮什麼作用,在分析現象形成的相互依存條件時發現它們的結構形式。現象分解的最終目的是發現歷史文化的通則、原理或規律,從而服務於社會。我國古代兩性關係的表現形式——男女有別,正是文化史學可以把握的具有穩定性、齊一性的文化現象,如《國語·魯語上》所云:“男女之別,國之大節也,不可無也。”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使是今天,我們仍可感受到傳統性別結構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對兩性關係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對歷史上的兩性關係作整體考察,政治、經濟、宗教、哲學、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文學藝術、思想觀念在兩性關係上無不有所體現和反映,這些因素是相互關聯的,關聯的方式就是性別結構運作的一般原理。因此,本書採取的是一種結構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種可以進行實際操作的方法,而不是一種意義廣泛的哲學方法論。

作者簡介

王小健,1970年生,遼寧省大連市人,1991年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1994年吉林大學古籍所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畢業,2007年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大連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婦女史、中國文化史。在《吉林大學學報》、《西南大學學報》、《婦女研究論叢》、《歷史教學》等社科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論文曾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目錄

序言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摩爾根母系社會理論及其對我國婦女史研究的影響以及反思
第一節 群婚制的理論依據——類分式親屬稱謂
第二節 “知母不知父”及其相關問題
第三節 母系與母權
第二章 勞動生產中的性別分化
第一節 勞動中的兩性分工
第二節 兩性分工與兩種生產
第三章 公共關係領域的性別分化
第一節 宗教活動中的兩性區分
第二節 男性團體對婦女的排斥
第四章 三從——婚姻家庭中的兩性關係原則
第一節 三從——婦女的人身權歸屬
第二節 聘娶婚——婦女人身權的轉移方式
第三節 丈夫對妻子的人身權
第四節 丈夫家庭對妻子的人身權
第五節 婦女人身權與其他方面
第六節 婚姻的社會意義
第五章 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第一節 教育與性別角色
第二節 從禮儀看兩性關係
第三節 禮——性別的社會規範
第四節 性別角色內化與母子情結
第六章 性別觀念與性別哲學
第一節 《周易》——中國古代的性別哲學
第二節 《周易》的性別哲學與《聖經》“上帝造人”之比較
第三節 兩性形象、“女禍論”與婦女的商品化趨勢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20世紀的中國婦女史研究一開始是配合反封建運動展開的,學者們通過婦女在歷史上屈辱生活的描寫、通過婦女反抗性別歧視鬥爭的敘述,激勵女性積極參加到社會革命中,謀求人身的解放。當兩性對立退居社會矛盾的從屬地位時,婦女史漸漸變得更具學術色彩,人們往往採用一種世界歷史的普通模式講述婦女社會地位的沉浮,從而豐富歷史知識。這裡向讀者諸君介紹的王小健博士的《中國古代性別結構的文化學分析》是一部頗具文化科學意趣的婦女史,作者之所以選擇了這樣的學術取向,出於現實和理論兩方面的考慮:新中國建立以後婦女社會地位已發生舉世矚目的提高,然而在當前的改革中又出現新的問題,使她們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就業困難,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沒有多少人願意接納一個正處於產假和育嬰期中的女性來做自己的員工,於是婦女對男性的依附因素有所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