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歷史》是2020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學鷹、李思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建築歷史
- 作者:周學鷹、李思洋
-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5230738
《中國古代建築歷史》是2020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學鷹、李思洋。
是世界歷史上體量最大的木質建築,亦為中國建築的巔峰之作。遺址發掘後復原為全木構建築,非早期夯土承重結構,可見當時木構建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隋及初唐建築斗拱多在柱上立櫨斗,上承一拱一枋扶壁,柱間以雙層不出頭闌額連結成為縱架。出挑鬥拱多為單材,偷心造,最多可作雙抄單昂三出跳。最外跳承令拱不...
故宮建築 歷史背景 我國由於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歷代帝王為了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和維護其統治的威嚴,往往大興土木,營建各種宮室殿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興建的阿房宮,就已達到驚人的規模。西漢初年修建的未央宮,宮城周圍達8900米。漢高祖劉邦曾因見到這座宮殿建築的奢華而動怒,主持這一工程規劃的蕭何說:“天子...
中國建築是以中國長江黃河一帶為中心,受此地區影響,其建築形式類似,使用材料,工法,營造語言,空間,藝術表現與此地區相同或雷同的建築,皆可統稱為中國建築。中國古代建築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幅員遼闊,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國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尤其民居形式更為豐富...
第五類是紀念性建築物,它們或與著名人物有關,或與重大事件有關,如一些祠、廟等,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特點 中國古建築在世界建築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作東方建築的代表,它曾經影響到亞洲許多友鄰國家建築的發展。其特點主要有如下幾點:①嚴整而又靈活的平面布局。中國古代建築的平面布局,自殷周秦漢以來...
壇廟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築,北京依然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兩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國家最高級別壇廟。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壇,至今仍以其溝通天地的神妙藝術打動人心。明代帝陵在繼承前代形制的基礎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者。以往的建築歷史研究...
《中國古代建築歷史》是2020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學鷹、李思洋。內容簡介 從考古學、建築學的視角系統介紹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演變、營造法式、美學特徵,對古代建築的特徵結構、修繕修復、文化保護、理論研究也作了簡要的介紹,利於研究入門具有代領作用,這是一部了解中國古建築的通識教程。圖書目錄 目錄 ...
中國古典園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築融為一體的游賞環境。在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國、歐洲、阿拉伯)中,中國園林歷史最悠久,內涵最豐富。發展階段 園林萌發於商周,成熟於唐宋,發達於明清。它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①商周時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叢林,以狩獵為主,兼供游賞,稱為苑、囿。②...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隋唐時期的建築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正是當時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隋唐歷史 隋享國三十七年中,憑藉統一後的有利形勢,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建設。它創建了大興(長安)和東都(洛陽)兩座有完整規劃、...
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顏色十分突出。在窗欞、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數千年來,建築智慧多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傳承下來,但關於建築的文獻亦早已存在,在傳世的中國畫中描繪的建築物也讓歷史學...
史上體量最大之木構建築,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約88米,唐代建築技術之巔峰巨作;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禮制建築,開創了明堂建築由方到圓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為北京天壇“祈年殿”所延用。天堂:即禮佛堂“天堂”,內貯大佛,高度估約150米以上,史上最高之木構建萬象神宮國家遺址公園 據記載,明堂建...
層頂大多數是定型的式樣,主要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5種,硬山等級最低,廡殿最高,攢尖主要用在亭上(見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結構)。廊更簡 單,基本上是一間的連續重複。單座建築的規格化,到清代達到頂點,《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就規定了27種定型形式,每一種的尺度、比例都有嚴格的規定,上自宮殿下至...
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研究,肇自梁思成、劉敦楨兩位先生。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他們對散布於中國大地上的許多建築遺蹟、遺物進行了測量繪圖,調查研究,發表了不少著作與論文;又於20世紀60年代前期,編著成《中國古代建築史》書稿。本次編著出版的五卷集《中國古代建築史》,系繼承前述而作。全書按照中國古代建築發展...
每處寺廟都象一座豐碑,記載著清朝統一和團結的歷史。這些寺廟的建築風格使漢、藏文化藝術融於一體,寺廟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著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萬件,共同構成了十八世紀中國古代建築富於融合性和創造性的傑作。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同時又具有不同風格的強烈對比,避暑山莊樸素淡雅...
根據這些,人們對漢代建築的認識才充實豐富起來。漢代城市建設 布局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西安龍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漢城鄉一帶,距今西安城西北約5公里。其作為都城的歷史近350年, 實際使用年代近800年,是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公元前202年,高祖劉邦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
三明市的土堡始於隋唐,成熟於兩宋,是福建、江西、廣東等地防禦性鄉土建築的“鼻祖”,是“土樓之母”。三明土堡系列的完整性、形制的多樣性、防禦的實用性以及特殊的建築風格,是中國乃至世界獨有的。在福建三明市大田縣畲族村東坂村內,依山而建的安良堡1806年動土、歷時5年建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是...
古建築是指具有歷史意義的建國之前的民用建築和公共建築,其包括民國時期的建築。在中國,很多古鎮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築。然而,在大興土木的現代,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以及保護古代建築及其蘊含的文化特質;做到既讓古代建築文化保存於世,也讓古代文化遺產產生現代價值。雖然一些古代建築離我們很...
《中國古代建築史》是1984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關於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的理論著作。主編劉敦楨。1965年書稿完成,1980年由建築工程出版社出版。該書簡要而系統地論述了中國古代建築各歷史階段的發展和成就,旁徵博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對於考證我國古代建築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全書共64萬字,圖片487幅...
魏晉南北朝建築特色為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組合的結構,常見的建築類型有佛寺佛塔和石窟,從東漢末年經三國兩晉到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政治不穩定戰爭破壞嚴重。藝術簡介 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的一個階段。在這300多年間,社會生產的發展比較緩慢,在建築上也不及兩漢期間有那樣多生動的創造和革新。但是,由於佛教的傳入引起了...
《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是2002年11月1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侯幼彬,李婉貞。內容提要 全書精選墨線圖500多幅,史料翔實,圖文並茂。文字闡釋簡煉精要,版面編排緊湊充實,學科信息濃縮密集,是建築院校學生學習中國建築史課程的對口參考用書,也是建築學專業與城市規劃、環境藝術等相關專業研究生...
現存的唐代木結構建築保存較完好有四座,有位於山西的佛光寺、廣仁王廟、南禪寺,和天台庵。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距台懷鎮約48公里的豆村鎮,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據山西省古建築研究所專家鄭慶春介紹,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我國早期木結構建築的典範之作。雖曾於元朝替換部分瓦作...
1937年七七事變在此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本土的開始,盧溝橋因此成為有歷史意義的紀念性建築物。廣東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安縣潮州鎮東,橫跨韓江。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潮州知軍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橋墩,於寶慶二年(1226)完成。紹興元年(1194),知軍州事沈崇禹主持東橋墩,到...
明代,中國建築群的布置更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於利用地形和環境形成陵墓肅穆氣氛的傑出實例。此外,此時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園林建設非常發達,明式家具也聞名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風水術在明代已達極盛時期,這一中國建築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現象,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明朝的建立在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出現了...
第三卷,中國古代建築進一步規範化、模數化與成熟時期,包括宋、遼、金、西夏建築。第四卷,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第三次發展高潮,元、明時期建築。第五卷,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第三次發展高潮之持續與向近代建築過渡,清代建築。作品目錄 《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五卷)——清代建築,主要內容:第一章 清代建築發展概述第一...
歷史價值 秦阿房宮不僅是秦代建築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代表作,更記載著中華民族由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記憶。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蹟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同時,某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