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叉絲殼,白粉菌科真菌植物。菌絲體葉的兩面生,表面較多,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分布在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國叉絲殼
- 拉丁學名:Microsphaera
- 界:真菌界
- 科:白粉菌科
- 分布區域:分布在中國
中國叉絲殼,白粉菌科真菌植物。菌絲體葉的兩面生,表面較多,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分布在中國。
中國叉絲殼,白粉菌科真菌植物。菌絲體葉的兩面生,表面較多,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分布在中國。植物形態菌絲體葉的兩面生,表面較多,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子囊果聚生或由散生到聚生,扁球形,暗褐色,直徑70-115(平均88....
叉鉤絲殼屬是一種分布在中國的叉絲殼屬。形態描述 菌絲體表生,在寄主植物的表皮細胞內形成吸胞;具有大、小兩型分生孢子梗,基部細胞直;大、小型分生孢子分別形成在各自的分生孢子梗上,成串,無色,單胞,含有明顯的纖維體;粉孢屬Oidium類型。子囊果無孔口,扁球形;附屬絲在同一個子囊果上至少有一...
長絲叉絲殼(學名:Microsphaera longissima)是屬於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絲殼屬的一種真菌,寄生在錦雞兒屬植物上。該種分布於中國。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主要生葉背,有時生於枝條或葉桶上,存留或消失;子囊果聚生或散生,暗褐色,扁球形或半球形,直徑75-135(平均101.8)μm,壁細胞多角形,7.5-17....
帕氏叉絲殼,分布在中國、蘇聯。植物形態 菌絲體葉背生,易消失;子囊果聚生或散生,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徑83-125(平均106.4)μm,壁細胞15×10μm;附屬絲4-9根,長 104-229μm,為子囊果直徑的1- 2.6倍,常為1.2-1.5倍,基部粗7.5-10μm,平滑,上細下粗,無隔膜或有隔膜,無色,...
刺槐叉絲殼,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大多葉面生,子囊果密聚生。叉絲殼屬植物。基本信息 刺槐叉絲殼 Microsphaera robiniae Tai Bull. Torrey Bot.Club 73:118. 1946; Tai, Sylloge Fungorum Sinicroum. p. 234. 1979.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大多葉面生,有時密布豆莢,存留,展生,有時形成斑塊;子囊果...
苦木叉絲殼,叉絲殼屬植物,主要分布於中國和日本。形態特徵 苦木叉絲殼 Microsphaera picrasmae Saw. Bull. Gov. Forest Exp. Stat. Tokyo 50: 121. 1951.Microsphaera penicillata(Wallr.: Fr.) Lev. forma picrasmae Jacz., Karmannyi Opredelitel Gribov. II. p.363. 1927.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多生...
華北紫丁香叉絲殼,白粉真菌的一種,主要生葉表,分布中國、日本。簡介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主要生葉表,消失或存留;子囊果聚生或由聚生到散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徑67-115(平均88.1)μm,多為77-95μm;附屬絲4-16根,多為6-13根,長60-156μm,為子囊果直徑的0.7-2.1倍,大多與直徑等長,基部...
山礬叉絲殼(學名:Microsphaera symploci)是屬於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絲殼屬的一種真菌,寄生在山礬屬植物上。該種分布於中國。外形特徵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有時葉面較多,消失或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子囊果聚生或散 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徑62-125(平均73.4)μm,壁細胞12.5-20×10-12.5μm;附屬 絲...
四川叉絲殼,白粉菌目叉絲殼屬生物的一種,分布於四川的威州、理縣。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主要生葉表,易消失或暫存留,展生;子囊果散生或由聚生到散 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徑 72-115(平均 87.4)μm,壁細胞 12.5-20×7.5-13.8μm;附屬 絲5-20根,常為9-14根,長124-364μm,為子囊...
洋槐叉絲殼,Microsphaera robiniae,白粉菌科叉絲單囊殼屬。形態描述 菌落葉的兩面生,大多葉面生,菌絲體存留,展生;子囊殼密聚生,直徑119―146微米,殼壁細胞寬10―15微米;附屬絲9―25根,長度為子囊殼直徑的1―2倍,曲折或曲膝狀,基部的壁較厚,無色,常淡褐色,有一個隔膜,雙叉狀分枝3―5次,最後...
青藤叉絲殼,白粉菌科真菌植物。菌絲體葉面生,存留,有時形成斑塊;分布在中國四川大巴山。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面生,存留,有時形成斑塊;子囊果聚生或由聚生到散生,暗褐色,扁球形,直 徑70-115(平均95.8)μm,壁細胞多角形,寬14-25μm;附屬絲4-11根,常為6-8根, 直或微彎,堅韌,長83-145μm,...
景天叉絲殼,菌類植物。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多生葉表,易消失。分布在中國、蘇聯、羅馬尼亞。植物形態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多生葉表,易消失;子囊果散生,深褐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徑形或矩圓形,18.6-23.9×10.6-15.9μm。 中國分布 綠葡萄 Sedum rubrotinctum Claus:雲南昆明(44289,44360)。景天...
丁 名: Microsphaera securinegae 中 文 名: 一葉荻叉絲殼 定 名 人: Tai et Wei 參考文獻 :Sinensia 3:120, fig.27, 1932.//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235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采 集 地 : Securinega suffruticosa (Pall.) Rehd. (葉底珠):江蘇 ( 352;372;).安徽 ( 352;372;).
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Microsphaera atraphaxis 中 文 名 沙拐棗叉絲殼 定 名 人 Golov.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232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采 集 地 Calligonum sp. (...
木蘭球叉絲殼 木蘭球叉絲殼是寄生在紫玉蘭上的白粉菌的新屬新種,即球叉絲殼屬,新種木蘭球叉絲殼,是我國著名的觀賞性植物紫玉蘭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標本現保存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標本室。
連雲港叉絲殼 連雲港叉絲殼是一種新種真菌。
鼠李生叉絲殼,菌絲體葉面生,存留,有時形成斑塊,叉絲殼屬植物。該菌是中草藥, 植物鼠李的病害菌, 該草藥用於清熱利濕, 消積殺蟲·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面生,存留,有時形成斑塊。子囊殼集生,或由散生到集生;暗褐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2-83(平均69.9)微米,殼璧細胞寬7-17微米。附屬絲3-6根,直...
武夷山叉絲單囊殼 編號NFG-89-40拉丁菌名Melanogaster shanxicnsis Liu? K.Tao et Chang sp. nov.
中國分布 黃蘆木 Berberis amurensis Rupr.:北京(37702);遼寧瀋陽(37701)。秦嶺小檗 Berberis circumserrata Schneid.:甘肅張掖(24955)。鮮黃小檗 Berberis diaphana Maxim.:四川理縣(24957)。細葉小檗 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河北小五台山(37703)。本菌在國內的寄主,根據戴芳瀾(1979)和趙震宇(1979...
穆若叉絲殼 穆若叉絲殼,採集於甘肅 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拉 丁 名 Microsphaera mougeotii 中 文 名 穆若叉絲殼 定 名 人 L[']ev. 采 集 地 Lycium chinense Mill. (枸杞):甘肅 ( 43;269;).
醋粟叉絲殼,中文科名是白粉菌科,參考文獻是《中國真菌總匯》。采 集 地 Berberis amurensis Rupr. (黃蘆木):河北 ( 335;341;).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 (細葉小檗):河北 ( 335;341;).Bidens sp. (鬼針草屬):四川 ( 338 ).Caragana arborescens (Amm.) Lam. (樹錦雞兒):吉林 ( 282 ).Car...
二郎山叉絲殼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存留,展生或形成斑塊;子囊果聚生或散生,或由散生到聚生 簡介 拉 丁 名: Microsphaera erlangshanensis 中 文 名: 二郎山叉絲殼 定 名 人: Yu 參考文獻: Acta Mycol. SInica 2: 91. 1983.形態描述 扁球形或球形,黑褐色,直徑70-104(平均85.8)μm,壁細胞10-...
Howe(1874)將加拿大蝙蝠葛MenispermumcanadenseL.上的叉絲殼命名為Mic-rosphaeramenispermiHowe,並得到Burrill(1876)仔細研究後的認同。此菌與Micro-sphaerapseudolonicerae(Salm.)Homma的區別在於前者的子囊果(直徑100-135μm)較大,附屬絲較多(10-20根)、較短(其長度與子囊果直徑約相等)而末枝反卷,...
中國的菌與日本的菌相比(澤田,1951),甚為接近或相似,只是日本的菌子囊果較小(直徑89-106μm),附屬絲稍短(72-187μm)分叉次數較少(4-5次),子囊孢子為 8個。中國的菌與丹田和野村(1983a)的描述更接近。芳瀾(1979)和Homma(1937)果較小均將木通屬Akebia上的叉絲殼歸屬於Microsphaera alni...
黃芪叉絲殼是屬白粉菌科、白粉菌目、子囊菌綱的一種真菌。拉丁綱名Ascomycetes 中文綱名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Erysiphales 中文目名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白粉菌科 拉 丁 名Microsphaera astragali 中 文 名黃芪叉絲殼 定 名 人(DC.) Trev.參考文獻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232 頁, 科學出版...
南蛇藤叉絲殼(學名:Microsphaera celastri)是屬於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絲殼屬的一種真菌,寄生在南蛇藤屬植物上。本新種(Microsphaera celastri Yu et Lai sp.nov.)與M.penicillata (Wallr. ex Fr.)Lev. 在形態上頗為相似,其主要區別在於後者的附屬絲較短(為子囊殼直徑的1-1.5倍)及子囊孢子數目(6...
日本Securinega上的叉絲殼從Homma(1037)的描述和附圖來看,似應為Micr- osphaera securinega. Tai & Wei。分布區域 中國分布: 葉底珠 Securinega. siffritocpsa(Pall.)Rehd.:江蘇南京(13973)、浦鎮(11529, 11530 主模式,11534,12177,13972等模式);安徽琅玡山(11531,13974)。世界分布:中國。
樺叉絲殼,子囊菌綱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的一種真菌。編 號 1347 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Microsphaera betulae 中 文 名 樺叉絲殼 定 名 人 Magn 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233 頁, ...
葉背叉絲殼的主要特點是菌絲體多生於葉背,故名葉背(hypophylla)叉絲殼,菌絲體稀薄;分生孢子單生,橢圓、卵形至桶形,24-32×12.5-17.5μm(Braun,1982e),Junnell (1967a)報導為柱形,長為寬的 2.5倍。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多生葉背,展生,存留或消失,很少形成斑塊;子囊果散生或...
花楸叉絲單囊殼 編 號: 1675 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拉 丁 名: Podosphaera aucupariae 定 名 人: Erikss.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292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采 集 地 :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天山花楸):新疆 ( 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