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叉絲殼

苦木叉絲殼,叉絲殼屬植物,主要分布於中國和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木叉絲殼
  • :植物界
  • :叉絲殼
  • 分布區域:中國和日本
形態特徵,中國分布,世界分布,討論,

形態特徵

苦木叉絲殼
Microsphaera picrasmae Saw. Bull. Gov. Forest Exp. Stat. Tokyo 50: 121. 1951.
Microsphaera penicillata(Wallr.: Fr.) Lev. forma picrasmae Jacz., Karmannyi Opredelitel Gribov. II. p.363. 1927.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多生於葉背,消失或存留,展生,有時形成不規則斑塊;子囊果散 生或由聚生到散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徑 52-105 平均 80.5)μm,壁細胞7.5-15μm;附 屬絲4-13根,常為7-11根,直或稍彎,廈元請甩長104-167μm,為子囊果直徑的1.0-2.9倍, 多為1.5-2倍,寬5-10μm,外壁平滑,無隔透明,少數在基部或靠近基部具一隔膜,恥厚白有時 在基部或隔膜以下為淺褐色,懂膠挨頂端有3-5次雙分叉,第一、二分枝較長,末枝反卷或不反 卷,有的反卷超過一周呈螺旋狀卷旋,不反卷者分叉多不規則,末枝或鈍圓呈指狀或呈尖 刺狀;子囊2-6個,多為2-4個,橢圓形、卵形或亞球形,有較明顯的柄,44-66×39 -49μm;子囊孢子6-8個,常為7個,橢圓形、臘腸形、卵形或矩圓辯探勸形,無色,15.9-26.6× 7.9-15.9μm。

中國分布

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Benn.:陝西南五台山(04297);四川丹巴(38629)。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

討論

苦木上的叉絲殼,最初在日訂訂本發現,Jaczewski(RHEBCKHH,1927)將它定為 Microsphaera penicillata(Wallr.)Lev. forma picrasmae Jacz.,後 Homma(1937)將它歸入 Microsphaera(Wallr.)alni Salm.內,她提到苦木上的菌,其分生孢子(只訂鑽28.8-34.4×15.6- 18.0μm)和子囊果(85.2-103.2μm)均小。澤田,達獄店轎( Sawada,1951)將本菌從上述種中分出作為獨立的種,我們認為較合理,故在此採用了他所提出的名稱,即 Microsphaera picras- mae Saw。
四川丹巴的(38629)附屬絲較短(為子囊果直徑的1-1.5倍),而子囊孢子卻較大(18.6-26.6×10.6-15.9μ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