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經濟學(書籍)

中國原創經濟學(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原創經濟學》是線裝書局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高連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原創經濟學
  • 作者:高連奎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ISBN:978789536556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書籍目錄,

內容簡介

現代經濟學基本上三十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重大革命,本世紀初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標誌著在全世界流行三十多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全面破產,這讓世界經濟理論突然陷入真空狀態,同時也為中國經濟學的崛起提供了契機,而日益走進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也迫切需要符合中國實際的創新理論的指導。
本書是一部基於中國實踐的經濟學理論原創之作,也是一部西方經濟學的顛覆之作,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全新的個體經濟學理論,全新的經濟成長理論,全新的經濟危機理論,全新的貨幣理論,全新的財稅理論,全新的民生經濟理論。
本書是作者近二十年經濟學研究成果的總結,可以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世界面臨的核心經濟問題的癥結所在,本書所提出的理論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足可以與西方經濟學分庭抗禮的中國本土經濟學思想體系。

作者簡介

  高連奎,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美國麻省大學從事經濟學研究,先後擔任研究員,研究項目負責人,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現為中國原創經濟學論壇發起人,多所大學特聘教授,是中國最早進行原創經濟學研究的學者之一,早在2006年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個經濟學理論——平衡經濟學,之後又提出了低生存成本社會理論,新財稅經濟學,第四代經濟成長理論,動態貨幣數量論,新三駕馬車經濟成長理論,最優央行貨幣利率理論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體系,已經出版經濟學著作十幾部,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多次受邀到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頂級名校演講,其英文著作《21世紀經濟學通論》被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收藏。

書籍目錄

導讀:現代經濟學存在的問題、缺陷、漏洞以及針對這些問題的創新 ——筆者近二十年經濟學研究成果總結
一、個體經濟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創新
二、總量經濟學領域存在的問題與創新
三、貨幣經濟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創新
第一篇 “新三駕馬車”經濟成長理論 ——基於GDP“生產法”的經濟成長模型研究兼談中國經濟成長空間
一、研究背景與新三駕馬車經濟成長理論的提出
二、新三駕馬車經濟成長理論與GDP統計方法的對應關係
三、“新三駕馬車”經濟成長理論對經濟的指導作用
四、新三駕馬車背後的經濟學範式創新
五、新三駕馬車對克服鮑莫爾病的意義
六、新三駕馬車經濟成長理論的優勢
七、中國經濟未來至少還有八倍的增長空間
八、結論
第二篇 第四代經濟成長理論 ——從“創新資本經濟學”視角解釋中國經濟對美國的快速超越
一、人類經濟成長理論研究綜述
二、第四代經濟成長理論強調“創新資本”的重要性
三、新“國家競爭力”理論
四、“創新資本募集能力”背後的貨幣政策因素
五、影響貨幣政策的因素分析
六、第四代經濟成長理論與熊彼特、鮑莫爾的經濟學研究並不衝突
七、經濟成長的“內驅力”問題
第三篇 動態貨幣數量論與央行“運行貨幣總量管理”規則 ——基於“發行貨幣”與“運行貨幣”概念的貨幣周期與經濟周期研究
一、動態貨幣數量論與貨幣周期理論的提出
二、動態貨幣數量論的提出背景以及貨幣史中兩種研究路線梳理
三、用動態貨幣數量論解釋“量化寬鬆”為何效果不佳?
四、經濟危機時的貨幣與投資“雙補償”
五、從動態貨幣數量論看量化寬鬆為何不會引發通脹?
六、央行的“運行貨幣總量管理”規則
七、動態貨幣數量論下的儲蓄觀
八、動態貨幣數量論與凱恩斯學派、弗里德曼貨幣理論的區別
九、動態貨幣數量論的創新之處
第四篇 供給側貨幣學與“最優央行貨幣利率”理論 ——基於“中央銀行- 金融機構- 實體企業”三元貨幣市場結構的分析
一、人類對貨幣問題的主流研究
二、瑞典學派貨幣利率理論的缺陷
三、“利率國定”下貨幣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
四、“干預性市場”的運行規律
五、有效貨幣供給、貨幣供給彈性以及貨幣政策與金融機構的激勵相容
六、“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實體經濟”的三元貨幣市場結構模型
七、對凱恩斯學派、奧地利學派貨幣理論的評價
八、利率激勵與貨幣運行效率
九、最優中央銀行貨幣利率——一個黃金利率的水平
十、供給側貨幣學的提出
第五篇 貨幣流動理論 ——論“利率指揮棒效應”與“貨幣分配不均等效應”對產業組織以及國家興衰的影響
一、人類在貨幣流動領域的研究現狀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
二、經濟學界長期忽略貨幣流動研究的三大原因
三、貨幣流動理論的研究必要性
四、貨幣流動對產業組織的影響
五、利率與國家興衰
第六篇 “政府經濟政策偏好”理論 ——政府對經濟政策的選擇研究兼議中國經濟成功的原因
引言
一、政府經濟政策偏好理論的基本原理
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偏好差異
三、中國經濟成功的解釋
第七篇 政府投資帶動乘數與量化財政調控理論 ——對凱恩斯經濟調控理論的最佳化
一、凱恩斯乘數理論的弊端
二、新投資乘數的構建與量化財政調控
三、政府投資為何會引發經濟過熱?
四、政府投資會擠壓民間投資嗎?
五、財政調控相比貨幣調控的優勢
第八篇 “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理論概述
一、經濟危機的分型辨治理論
二、人類關於企業債務以及政府債務的研究現狀
三、“華格納缺口”
四、“稅收不足”是國家常態
五、公共產品市場非均衡理論
六、產業升級的“子虛補其母”理論
七、“華盛頓共識”為何無法幫助開發中國家?
八、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的三大特徵
九、政府債務危機對經濟的直接影響
十、政府債務危機對經濟的系統性影響
第九篇 “債務—創新”傳導理論與總量經濟學“通論式研究”新範式 ——“政府債務 - 央行利率 - 金融投資 - 經濟創新”之間的傳導機制研究
一、通論式研究與總量經濟學思想體系的形成
二、政府債務與央行利率之間的傳導關係
三、央行利率與金融投資之間的傳導關係
四、金融投資與經濟創新之間的傳導關係
五、綜述“政府債務-央行利率-金融投資-經濟創新”傳導機制
第十篇 新財稅經濟學
一、新財稅經濟學對稅收問題的總體看法
二、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之後的財稅升級規律
三、新財稅主義的稅理思想:人類未來的增稅空間在哪裡?
四、新財稅主義改革建議:“七增七減”的財稅改革方案
五、羅斯福新政的成功經驗在財稅改革
六、“羅斯福經濟學”與“凱恩斯經濟學”的核心區別
七、建立“公民捐贈賬戶”制度並與國家救助制度相結合
第十一篇 內生性通脹與外生性通脹理論
一、內生性通貨膨脹本質是一種經濟成長現象
二、內生性通脹原理:正常經濟成長為何總會伴隨溫和通脹?
三、正常經濟成長情況下,內生性通脹與經濟成長的計量關係
四、經濟過熱性增長引起通脹的原理
五、“通脹—增長定律”——兼破解量化寬鬆未引起通脹之謎
六、貨幣學派對通脹的解釋為何錯誤?
七、結論
第十二篇 中國經濟學創新對西方新古典總量經濟學的革命 ——談“貨幣政策與金融機構激勵相容”理論與“公共產品市場非均衡”理論的經濟學意義
一、“如何把金融找回來”的“張曉晶之問”
二、“貨幣政策與金融機構激勵相容”理論
三、“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實體經濟”三元市場結構模型
四、只有“最優央行利率”才可以達到“有效貨幣供給”的最大化
五、從“公共產品市場非均衡”理論看“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錯誤
六、“張曉晶之問”與“高連奎之答”
第十三篇 “非均衡經濟學”四大理論創新 ——論供給粘性、生存成本、公共產品、銷售者主權對市場非均衡的影響
一、凱恩斯之前的非均衡研究
二、凱恩斯學派對非均衡研究的貢獻
三、我在非均衡經濟學領域提出的四大理論
四、總結
第十四篇 金融系統性風險理論與模型 ——兼論貨幣調控的無效性、危害性以及恆定利率主張的提出
一、當前人類對系統性風險的研究
二、金融系統性風險模型
三、當今人類社會的最大矛盾是系統性經濟風險與人類追求自由安逸生活的矛盾
四、論奧地利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對貨幣調控的否定
五、貨幣調控的無效性分析
六、貨幣調控的有害性分析
七、結論與建議
第十五篇 科學產業結構理論 ——關於產業發展次序以及國家“核心產業”的研究兼議中國發展道路的科學性
一、產業發展內部的相互壓制關係
二、產業發展次序理論,論農業、輕工業與重工業的發展次序
三、核心產業變遷理論
四、產業壓制理論對政府經濟管理的啟示與要求
五、開放條件下的理論適用性
結論:
第十六篇 “生存經濟學”理論概述 ——基於收入與生存成本兩指標的“幸福指數”研究
一、經濟發展並不會導致生存壓力的降低
二、生存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三、生存成本是導致工資剛性的主要原因
四、巨觀“幸福指數”的衡量
五、微觀幸福程度的另一個衡量指標——幸福剩餘
結論:
附錄:本書提出的主要理論匯總
一、本書提出的經濟成長理論
二、本書提出的貨幣理論
三、本書提出的經濟危機與經濟調控理論
四、本書提出的個體經濟學理論
五、本書提出的生存經濟學理論
六、本書提出的產業經濟學理論
七、本書提出的政府與市場經濟學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