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是2014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
- 作者:趙炳翔主編
- 類別:圖書>藝術>戲劇藝術/舞台藝術>戲劇藝術理論
-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114371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是2014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是2014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趙炳翔主編的《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選擇近一百年內曾廣為流傳、膾炙人口、至今仍是某個劇種、某個流派或某個戲曲大師的代表性劇目唱段。所選的十大...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Beijing Opera)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1] [20]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1]等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的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
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1915年,慶春班社以...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明代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明代時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川劇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
秦腔(Qinqiang Opera),別稱“梆子腔”“陝西梆子”,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古時陝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
胡普伢,女,1870年(同治7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新倉鎮馱龍山下,是中國黃梅戲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員黃梅戲起源於18世紀後期,以其優美的唱腔、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眾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樣式享譽海內外,被國際友人譽之為“中國的鄉村音樂”,位列我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誕生之初,由於封建道統的桎梏和落後倫理觀念限...
著有《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主編《中國戲劇史》《影視藝術新概論》,發表論文《論戲曲音樂的傳承和創新》《產業視域下的微電影類型研究》《民國年間京劇唱片概況》《舞台空間觀念在視覺藝術中的表現及拓展》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類項目“民國年間的京劇唱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儺戲劇本整理...
人們稱之為“成套唱腔”。這種成套唱腔一般容納著更加繁複的綜合板式,富於節奏與旋律的多樣變化,蘊藏著較為豐富的音樂內涵。這種腔格為板腔體戲曲所特有,充分地體現中國戲曲聲腔的音樂魅力,也顯示了板腔程式在戲劇中所發揮的作用。這種節奏與旋律的多樣變化,是潛山彈腔音樂的精粹,被廣泛地運用於各劇目中。音韻...
豫劇在劇目生產、劇團數量、觀眾人數、市場效益等方面,為當代地方戲之翹楚,是當代戲曲叫好又叫座的劇種之一。豫劇藝術長期受中原文化特別是黃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響,它在演出劇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樂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獨特的河南地方風格,帶有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是中國民族戲曲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傳...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擴大了越劇在國內外的影響,捧紅了一個劇種。1960年5月,上海越劇院作曲項管森於寫《越劇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對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戚雅仙、陸錦花等6人(尹桂芳已調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點作了分析,稱之為“流派”。1962年4月,該稿被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定為“戲曲...
專著《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主編,《中國戲劇史》主編,《影視藝術新概論》主編之一,《影視賞析》主編之一,《播音主持語言表達藝術》主編之一,《跨世紀大學生素質論》主編之一,《知我中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讀本》主編之一,《藝術教育——通向人生美好彼岸的一座橋樑》副主編...
粗狂質樸是瓊劇唱腔的特點,腔由字生、音域寬廣。不僅有著優雅舒展的腔調、悠揚寬闊的旋律,且體裁豐富多彩,既有高亢激越,也不乏委婉纏綿。2008年6月,瓊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30。歷史淵源 起源 作為中國戲曲劇種之一,瓊劇的起源只能從對中國戲曲的正本清源中來...
該劇種唱腔板式齊備,伴奏樂器很有特性,細膩幽雅、婉轉纏綿,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皮影造型優美,人物個性特徵明顯、選料考究、製作精細。清乾隆、嘉慶年間,戲劇家李芳桂等文人、舉子,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許多傳統劇目,至今流傳,並被其他劇種移植、改編搬上舞台,久演不衰,為陝西的戲曲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