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是2018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炳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
- 作者:趙炳翔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9131505
《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是2018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炳翔。
《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是2018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炳翔。內容簡介序 趙山林 19、20世紀之交,京劇和秦腔、梆子、粵劇等地方戲曲蓬勃發展,爭奇斗...
民國《紅樓夢》京劇唱片研究 談京劇老唱片拯救工程 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的保護、採錄與整理——以中唱上海分公司為例 “百代”老唱片——見證五音戲輝煌 戲曲電影探索 《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拍攝的主要問題 兩版《梁山伯與祝英台》:港滬戲曲電影往事 淺議新世紀戲曲電影表演藝術 “十七年”電影的愛情補充——愛情...
1140 潘.天.潘健華現代戲曲舞美寫意性新辯 1150 趙炳翔民國年間上海京劇唱片概論 1169 趙炳翔論民國年間戲曲唱片資料的保護 —— 以中唱上海分公司為例 1183 孫韻豐強勢之態:田沁鑫戲劇作品身體研究 1200 朱振武中非文學的交流誤區與發展願景 —— 關於《雷雨》在奈及利亞的歸化改編 1223 趙乙嬙雅克·勒考克形體戲劇...
1969~1972年間,為了“看戲難”問題,普及樣板戲,北京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等,由謝鐵驪等執導,將它們先後拍成舞台電影片,在全國發行、放映;三百多種地方戲曲劇種還對樣板戲進行了移植;並被錄製成各類唱片發售。因為樣板戲被神化,拍攝電影、錄製唱片和移植成地方戲曲,都嚴格要求不能走樣...
著有《幾禮居戲曲叢書》、《幾禮居隨筆》、《讀曲類稿》、《枕流答問》等,後將所藏珍貴戲曲史料及唱片捐獻國家。30.馮雄(1900—1968),江蘇南通人。字翰飛,號彊齋。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後在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十餘年,編著水利、鐵道、世界文化史及大學叢書達四十餘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
專著《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唱腔精粹》主編,《中國戲劇史》主編,《影視藝術新概論》主編之一,《影視賞析》主編之一,《播音主持語言表達藝術》主編之一,《跨世紀大學生素質論》主編之一,《知我中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讀本》主編之一,《藝術教育——通向人生美好彼岸的一座橋樑》副主編...
1925年,上海高亭公司錄製戲曲唱片,梅蘭芳、王又宸、言菊朋、余叔岩等京劇名家均灌錄了唱片,陳小田也灌了一張《落花園》,由其父陳道安操琴。陳小田還和朱耐根合作灌錄了《探母回令》及《梅龍鎮》各一面。這批作品後來成為梨園經典唱片,仍為京劇界所珍藏。陳小田的母親是常熟人,20世紀20年代,其父一度定居常熟...
由於古琴絲弦的製作工藝歷經社會多次變革,已存有斷層現象,而本館所藏絲弦正為當今古琴絲弦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第四類,音響、音像、膠片藏品。收藏種類涉及琴人、琴會活動照片;民國年間製作的戲曲、器樂唱片;查阜西先生拍攝的英國、美國博物館所藏古琴樂譜資料(縮微膠片)等等歷史資料。本紀念館的業務隊伍以...
當時上海幾家外商經營的大唱片公司,都以能約到黎錦暉的作品為驕傲,每個公司的大堂上都高懸黎錦暉的巨幅畫像。在近現代中國的文化界,他是位多種成就集於一身的奇人。中國的音樂史、戲劇史、電影史、文學史、教育史他都占有重要席位,在有些領域,他更無愧於“奠基者”、“創始人”之譽,在上世紀20至40年代...
演出於共舞台。1988年參加’88香港中國地方戲曲展,由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茅善玉、徐俊等演出於香港新光劇場。1987年11月聯合演出實況由上海電視台製成錄像帶,中國唱片公司製成全劇盒帶。顧鼎臣 又名《雙玉玦》。劇情簡介:明代相國顧鼎臣退居家園,某日春遊,避雨鄉民林子文家,顧見林妻陸素貞儀態端莊,酷似其亡女,...
此外,卞教授父親趙元任博士(1892-1982)及母親楊步偉(1889-1981)的錄音,如推行國語運動時灌錄的國語語音唱片等,亦是卞教授捐贈的珍藏。卞教授在世界各地搜購不少書籍,其中大部分已絕版,如現代京劇樣板戲《紅色娘子軍》(1971)、《海港》(1973)等樂譜、圖冊和廣東說唱文本。除了影音資料及書籍外,藏品亦有卞...
《四十年藝壇回憶錄1902-1945》是2022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回憶錄,道盡民國上海藝壇的各種逸事奇聞。丁悚是漫畫家丁聰的父親,他不僅是一位創作頗豐的畫家,還是一位美術教育家、藝術活動家,因此他在清末民國時期,在藝術界交識人物之廣、閱歷之豐富,都是很少有人可比的。1944年至...
天下雜誌企劃、久大文化企劃主任、戰國社生活情報研究所總監、飛碟唱片研展室主任、企宣部長、華納唱片藝人暨產品總監、行銷處長、董事長室協理、飛碟電台副總經理、星光/輕舟出版社顧問、網站《最愛夢想台》台長、果陀劇場製作總監、我要音樂台總經理、銀河網路公司媒體總監、元氣娛樂公司策略長、中華音樂著作權仲介協會...
清末至民國初年時,《無錫景》並無固定歌詞,任由演唱者即興發揮,最早可查的文字記載,是民國十一年(1922年)上海文益書局出版的《時調大觀》(二集),至於最早發行的唱片,是1921年由百代唱片公司灌錄的《無錫景致》(署名湘林四小姐演唱)。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由無錫籍滬上灘簧演員王美玉演唱的《改良無錫...
另一支沿長江向東南發展,武漢、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地。山東快書早期因主要演唱武松故事,故稱唱“武老二” 的。1949年,高元鈞在上海錄製唱片時,才正式定名為“山東快書”。20世紀50年代初期,山東快書開始向全國發展,高元鈞主持連續舉辦山東快書培訓班,主要由軍隊選送人員參加學習。學員分布之廣,遍及大江...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文化特徵 唱詞 五音戲的唱詞極具民間口頭文學特點,多使用方言、歇後語、倒裝句,語言風格親切、形象、生動,...
銅鐘與鋼琴伴奏的配合等方面,對民族風格進行了初步嘗試。她的合唱《佛曲》和一些兒童歌曲,曾錄製了唱片。出版的歌集有《抒情歌曲集》、《戀歌集》(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35)、《兒童歌曲集》4冊(開明書店,1935)等。個人生平 從小顯露音樂天賦 周淑安於1894年5月4日誕生在鼓浪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是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