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工藝美術史》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英
基本介紹
- ISBN:9787204132348
- 作者:徐英
-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頁數:492
- 定價:98.00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藝術史系列叢書
《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工藝美術史》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英
《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工藝美術史》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英內容簡介《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工藝美術史》之架構旨趣,是從巨觀的角度,對中國北方草原地區遊牧民族及周邊地區諸多北方民族造型藝術的歷史,來一個很好的...
《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藝術史系列叢書》是2016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小飛。內容簡介 《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民間藝術史/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藝術史系列叢書》主要以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為主要研究對象,書中以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契丹、蒙古族等幾個北方遊牧民族的民間藝術為個案,在廣泛意義上討論...
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或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等科研項目10項,獲得省市級科研獎勵15項。代表作有《中國北方草原古代金銀器》、《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北方遊牧民族工藝文化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工藝文化的概念與特性 一...
在灤平縣春秋時期戎族墓內的許多富有草原遊牧民族特色的美術作品上面,有青銅耳環、青玉管,瑪瑙、綠松石等組成的項飾,有以動物形象造型的裝飾品,如蹲踞的虎、仆伏的蛙和犬、長方形的獸紋圖案等。這些作品的取材是同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喜好相聯繫的。北方許多遊牧民族多以動物紋作為藝術的特徵,...
工藝品簡介 內蒙古民族工藝品---簡介 內蒙古牛皮畫是一種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繪畫工藝,它具有著工藝精美古樸、畫面細膩、造型逼真等特點。皮畫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遊牧民族。起初羊皮地圖,原始裝飾畫最為常見。在漫長的演變中,民族氣息逐步濃郁。直到近代,經過幾代皮畫藝人的探索,才將其繪製在北方草原土生土長的牛...
本書將造型芸術的主要門類-繪畫、雕塑、工芸美術、建築芸術、宗教造型芸術等,置於中國北方歷史的框架下和遊牧民族文化的背景中進行了考察梳理,探尋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特指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造型芸術的奧秘,管窺了其與生俱來的北方草原芸術風格的民族學成因,附《中國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活動地區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長盛不衰,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極為罕見。造就這種獨特而偉大的文化發展現象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內在建構。在這個內在建構中,草原遊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進新的歷史變革與發展。中國歷史上北方草原民族總有一種向南融合發展的傾向,...
張鐵軍,1954年生人,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行政工作,近些年致力於社會主義理論和北方草原遊牧民的歷史研究,著有論文多篇。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 第一節 北方草原遊牧民族概況 第二節 東胡族系 第三節 匈奴族系 第四節 突厥族系 第五節 肅慎族系 第二章 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依賴的自然和社會環境 第...
第3節 青銅鳥獸尊 第4節 玉石、牙骨、漆木雕刻 第四章 戰國、兩漢的繪畫、織繡與書法 第1節 青銅器銘刻圖畫 第2節 帛畫與織繡 第3節 漆畫 第4節 宮殿、墓室壁畫 第5節 書法 第五章 秦漢建築與雕塑 第1節 秦漢建築 第2節 秦漢雕塑 第3節 古滇族與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美術 ...
他們或雄踞北方,或逐鹿中原,幾經滄桑,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交融相匯,激盪生輝,陰山岩畫、鄂爾多斯青銅器、嘎仙洞、石窟藝術、草原石人、北方瓷器、胡服、穹廬……凸現了北方遊牧民族文化鮮明的特色。目錄 第五集 匈奴 第一章 遊牧民族的搖籃(2)岩畫的啟示(3)遠古文化走向(8)先秦時期北方民族的遞變(16)第二章 ...
專著《中國北方草原古代金銀器》,系統研究了北方草原地區諸民族金銀器的考古發現、分類、造型藝術、文化交流等,並探討了北方遊牧民族工藝文化的內涵。專著《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哲學研究》,將石濤的畫學與海德格爾的藝術哲學進行了比較研究,進一步探討了中西藝術本體論的異同。編著有《中國美術史》高等院校教材,以...
這就要求種植技術和遊牧技術都有相當的進步,從而決定了遊牧經濟只有在較晚的時候才能形成。以種植業為主的農耕、畜牧相結合的混合經濟是人類賴以進入文明時代的最主要的經濟類型。中國北方遊牧業的興起是在青銅文化的背景下展開的。馬被認為是草原遊牧的象徵,馬的馴化和傳播是歐亞草原遊牧興起的關鍵。定居 遊牧民族...
發表《論中國北方草原地區的漢代金銀器》、《論遼代早中期金銀器的唐風格》、《遼代金銀器的器形、紋飾演變及工藝》、《內蒙古地區蒙元時期的金銀器》、《論內蒙古地區古代生態環境與飲食文化的互動》等六十餘篇論文,參與《草原文化》、《鞍馬文化》等書的編寫,著有《中北地區飲食文化史》、《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飲食...
第3節 青銅烏獸尊 第4節 玉石、牙骨、漆木雕刻 第四章 戰國、兩漢的繪畫、織繡與書法 第1節 青銅器銘刻圖畫 第2節 帛畫與織繡 第3節 漆畫 第4節 宮殿、墓室壁畫 第5節 書法 第五章 秦漢建築與雕塑 第1節 秦漢建築 第2節 秦漢雕塑 第3節 古滇族與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美術 圖版目錄 ...
和林格爾民間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古代生活在這裡的北方馬背民族,在他們的生活中開啟了剪紙藝術的先河。早在北魏時期,以遊牧為生的鮮卑族就表現出了剪紙藝術的鏤空透雕意識。這一點可以從北魏鮮卑墓出土的金銀箔透雕飾品以及同期蒙古族人民製作的氈繡、鞍韉、箭筒、弓衣、革囊及其他手工飾物上得到佐證。在這...
動物紋是北方草原常見的一種紋樣風格,分布的相當廣泛。此外,阿拉溝30號古墓葬中還隨葬有一件大型的銅盤和紅色的陶器。出土的女屍的頭顱上有一個鑽孔,這可能是導致死亡的原因。古代的北亞遊牧民族中有一個習俗:當人患有劇烈頭痛的時候,就由醫生在頭顱上鑽孔以減輕廬腔中的壓力,藉以減輕疼痛。不過很顯然,這樣...
在漫長的歷史中,在蒙古民族所創造的全部文化里,刺繡藝術也是十分瑰麗的一頁。蒙古族的祖先結合自己民族特點和地區特點,創造了適合自己民族需要的衣冠靴帽和器皿家具。早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主張“胡服騎射”,模仿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服裝改革。據應劭《漢宮儀》說:漢時的貂蟬冠始於...
剪紙(包頭剪紙)又稱刻紙。明中期以來,從走西口到建設包鋼,晉陝兩地的移民將原籍地的民間剪紙藝術攜至內蒙古包頭,在與包頭市當地固有的遊牧民族文化聯姻之後落地生根,形成了獨特的包頭剪紙。因此,包頭剪紙既反映出包頭市當地各民族圖騰信仰的符號化,又顯示出各民族、民間、民俗事象的共生、共融。內蒙古包頭剪紙,...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以後,回鶻人西遷進入塔里木盆地周緣地區,改遊牧為農耕。但定居後的維吾爾人仍然大量飼養牛羊,大量製作和使用畜產品,而且維吾爾人傳統上睡實心大土炕,毛氈因其柔軟隔潮、保暖,成為最好的鋪炕材料,個別情況下也被作為裝飾品掛在牆上。按維吾爾人的風俗,對於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和物品都要...
草原日出:內蒙古新石器時代文物專題陳列,展示中國古代北方草原先民新石器時代的農耕、狩獵、制陶、琢玉、居住、飲食、服飾、婚育、喪葬、文化、宗教和社會組織等內容。 草原豐碑 風雲騎士:內蒙古古代鞍馬文物專題陳列,展現中國古代北方草原遊牧民族馴養的馬種、馬具、馬的牧放馴養、馬對中原經濟文化的影響以及歷代騎兵兵器...
內蒙古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如繁星閃爍,遍布草原。東部地區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中南部的廟子溝文化、阿善文化、老虎山文化遙相呼應,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內蒙古草原原始文明,他們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祖先。紅山文化是屬於農耕經濟發達的原始文化,在遼海大地與中原仰韶文化並存,年代距今五...
南有烏台圖河,地下水充沛,村中有古井,大制瓷提供用水保障;南側山中貯藏大量的制瓷原料,至今仍在開採;山上林木茂密,為燒瓷業提供充足的燃料;離窯場10餘千米處的松山州為遼代商賈聚散地,由於該窯址燒造時間長,窯場面積大,產品特色鮮明,又處於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地區,因此被專家學者們譽為“草原瓷都”。
而觀眾通過觀看舞蹈動作,也能夠對開闊的草原中壯美的景觀有更好的感受。動作特點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蒙古舞有著豐富的造型以及多樣的體態,與其他舞蹈類型一...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以後,回鶻人西遷進入塔里木盆地周緣地區,改遊牧為農耕。但定居後的維吾爾人仍然大量飼養牛羊,大量製作和使用畜產品,而且維吾爾人傳統上睡實心大土炕,毛氈因其柔軟隔潮、保暖,成為較好的鋪炕材料,個別情況下也被作為裝飾品掛在牆上。按維吾爾人的風俗,對於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和物品都要進行...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牧民們在生活中創造了大量的音樂舞蹈,比如“擠奶舞”、“筷子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宗教 亞洲草原的古代民族大部分都信奉薩滿教。蒙古人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宗教傳統。...
68、馬背滄桑下的金銀器,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編:《成吉思汗——中國古代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69、絲綢之路上的象徵符號——駱駝,《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6期 70、唐俑藝術與社會生活,《乾陵文化研究》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71、唐代銅器簡論,《文博》2005年2、3...
作為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匈奴千年前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和中亞,甚至遊獵至歐洲左右了歐亞大陸的歷史,其文明卻湮沒在歷史之中。作為唯一確認的匈奴都城——統萬城,是1600年前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大夏國首都,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則村,在民族史、建都史以及考古和藝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匈奴背景 匈奴是中國...
中國北方的原始遊牧民族在綿延千里的陰山山脈,留下了大量記載他們生活歷史的岩刻(或岩畫)。這個地區的岩刻特點是,寫實性強,多以牛、馬、山羊、鹿、虎、豹等野獸和家畜為題材;原始藝術家們將圖形繪於緻密光潔的黑石上,後用專門磨出的尖銳硬石刻出圖形,成為石刻浮雕藝術的早期表現。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