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初期青銅器文化の研究》是九州大學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本一夫 白雲翔 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初期青銅器文化の研究
- 作者:宮本一夫、白雲翔
- 出版時間:2009年2月
- 出版社:九州大學出版會
- ISBN:9784873789842
《中國初期青銅器文化の研究》是九州大學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本一夫 白雲翔 編
6·《中國初期青銅器文化の研究》日文版(40萬字,兩主編之一及主要執筆者),(日本)九州大學出版會,2009年2月。7·《東亞的瓮棺墓·中國卷》韓文版(30萬字,主編及執筆者之一),韓國國立羅州文化財研究所,2010年6月。8·《中國考古學·秦漢卷》(150萬字;兩主編之一及主要撰寫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青銅文化,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技術嫻熟、內容豐富,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精華。國內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屬於甘肅馬家窯文化。青銅器分成兵器、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三大類。銅器花紋是銅器斷代的重要依據。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先生為當代中國創立十大銅建築,其中,靈隱銅殿、桂林銅塔、杭州雷峰塔及錢王銅殿,代表了中國...
1980年代以前,一般把成批出土青銅禮容器、兵器、工具、飾物等的二里頭文化,作為中國青銅時代早期文化。由於1980年代當時二里頭文化碳素測年的數據落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所以一般認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原地區在二里頭文化之前,僅有零星的用銅遺存發現。如襄汾陶寺遺址發現有紅銅鈴和砷銅齒輪形器、容器殘片等,但...
早期青銅器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名稱 早期青銅器 簡介 甘肅武威市發現一罕見大型早期青銅器 甘肅省武威市不久前出土的罕見大型青銅器日前經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鑑定,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這一...
《夜郎青銅文明探微:貴州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研究》是201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合榮。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將貴州出土的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比較全面的研究,採用類型學方法對其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可視為貴州出土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的首份類型學綜合研究成果。除了將貴州境內出土...
屬於楚文化範圍內的戰國早期隨縣擂鼓墩 1號墓所出保存完好的65件編鐘、繁複剔透的盤尊等器物極為精美,達到了這一時期青銅器製作的頂峰。第三階段戰國中期的楚國大墓,如湖北江陵藤店 1號墓、望山1號墓和沙冢1號墓,湖南湘鄉牛形山1、2號墓,河南信陽長台關大墓等,所出青銅器多為素麵,時代屬戰國晚期。墓...
5 中國獨特的青銅文明之路 第二講 向青銅時代邁進 1 夏王朝都城遺址的發現 2 夏代活躍的青銅文化 3 擺脫原始狀態的青銅工藝 4 青銅禮器初次登場 5 夏代最為活躍的青銅酒器 6 銅鈴是樂器嗎 7 青銅時代初期的兵器與工具 第三講 起步騰飛的時代 1 王室如何壟斷青銅冶鑄業 2 揭開商代青銅窖藏之謎 3 商代前期重酒...
戰國銅鏡以它規範化的形制、精美的裝飾紋飾,標誌著中國古代銅鏡已經從早期的稚朴走向了成熟。此外,戰國時期有青銅樂器,無論數量上、製造工藝及木架的裝飾方面,都達到了一個高峰,其代表就是湖北隨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其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緻清晰,並刻...
那么,相對青銅器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性而言,在中國古史缺乏可靠的文獻記載的情況下,青銅器也就合乎邏輯地成為解讀中國古文化必經的,或者說是最重要的途徑與手段了。對青銅器基本形態的研究,主要分為形制與紋飾兩個方面。其中,對紋飾的研究因為紋飾本身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變化較複雜而顯得相對困難一些,並且也...
書收錄了李先登先生近三十年來從事夏商周考古學以及青銅器、古文字研究的主要 論文40篇。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重點闡述作者對於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夏文化的觀點,自成一家之言,並提供了登封王城崗“禹都陽城”遺址出土的夏代初期青銅容器殘片以及陶器上刻劃文字的詳細資訊。第二部分,系統論述了中國...
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區,豫東地區也有分布,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
它的主要目的是對中國青銅時代文化與社會的若干主要特徵作整體性的討論。作者相信青銅時代的社會與文化的各方面的成分、因素與特徵,是彼此之間作有機性的聯繫的,而且它們之間的聯繫不是固定的、機械性的,而是經常變動的,並且分層分級的。研究青銅時代的每一方面,小自一件器物或它上面的紋飾,大到整個的中國政制...
《中國古代青銅器》是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馬承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上海文博名家名著之一種,詳細介紹我國古代青銅器。內容包括商、周青銅器概說,介紹了青銅器的鑄造,青銅的生產工具和兵器,商、周奴隸主貴族的青銅禮器,商、周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封建社會初期的青銅器;燦爛的古代青銅器,並附...
簋(guǐ) 盛食器,禮器。流行於商代至到戰國時期。形似大碗,圓口,雙耳,圈足。《周禮·地官·舍人》載:“凡祭祀,共簠簋”。青銅簋造型多樣,早期無耳,後來有雙耳、三耳或四耳簋,也有三足、四足或圓身方座簋。重要禮器。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與奇數鼎同時出現。簠(fǔ)盛食器...
《古代中國天命と青銅器》是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小南一郎 內容簡介 天命とは、天神が特定の支配者を選び、天下を委ねることを言うだけでなく、天命は分割され、全ての者が命を分け持つとされていた。中國初期王朝時期に屬する西周王朝の、こうした特徴ある體制理念を、同時代資料である...
《中國青銅器全集(東周二)》第8卷 是199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內容簡介 《中國青銅器全集(東周2)》選錄春秋和戰國韓、趙、魏及其周圍地區戒狄的青銅器精品170餘件(套),包括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出土和1949年以來若干次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典型器。春秋時期的晉國和戰國初期的...
(三)殷周釉陶器的發現和研究 (四)有關冶鐵工藝興起的考古發現 (五)東周礦冶遺址和鑄銅工藝 五 殷周時代邊遠地區諸文化 (一)北方草原的青銅文化 (二)西北地區的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 (三)四川、雲南的青銅文化 (四)閩、粵地區的青銅文化 第四章 秦漢時代 一 秦代考古的新發現 (一)秦都成陽的勘察與發掘 (二...
有的青銅器能依據其銘文確定其絕對年代,一般應確定其時代或分期(相對年代)。文化性質一般指的是中原青銅器或是巴蜀青銅器、滇文化青銅器。然後從其形制、紋飾、銘文及鑄造工藝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已知的古代青銅器及其研究成果進行比較,判斷其在中國古代青銅器本身發展歷史上、古文字學上、美術史上和鑄造史上的...
前面談到,墊片是用來控制澆鑄器壁厚度的有效工具,當時的鑄工往往會順手取來一些厚薄一致、但大小不均的小銅片,預先墊放在內外范的間隙處,當澆鑄成型後,銅墊片便留在器壁上,有的易見,有的難找,有的還十分對稱,左右相應。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是不用墊片的,這與當時鑄造工藝的不發達有關。但假造的青銅器,...
[8] 婦丁尊與西周早期青銅禮器的鉛同位素研究(第一作者),文物,2003年10期 [9] 殷商青銅器礦料來源與鉛同位素示蹤套用(合著),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4期 [10] 商代青銅器中高放射成因鉛原料的產地問題 — 答齋藤努博士等(獨著),中國文物報,2003年1月17日 [11] 跨入新世紀的中國鉛...
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銅器。宜侯夨簋於1954年6月在江蘇鎮江大港鎮煙墩山出土,共有銘文120餘字。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宜侯夨簋是西周初期的青銅器。據《左傳》等史料記載,周朝建立後周天子“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宜侯夨簋上的銘文記載了周天子冊封虞侯為宜侯的歷史事件,與《史記》記載...
這為研究商周關係,周與少數民族的關係,以及西周初期至中期的歷史、地理、職官和曆法提供了珍貴資料。西周甲骨的研究尚屬開始階段。關於文字的考釋和分期,意見還不一致。商代銅器 商代的銅器大都是銅和錫、鉛合金的青銅器,為商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商代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發展的繁榮、昌盛時期,銅器的種類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