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

1981年4月18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1981年,在京的38家科技出版社和印刷廠、發行部門共一千多人出席了大會。中宣部出版局、國家出版局、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的領導伺志到會祝賀並講了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
  • 屬性:組織
  • 成立時間:1981年4月18日
  • 地區:中國
回顧過去,當下,改革發展,建言獻策,完成任務,提升素質,組織出版,增強服務,

回顧過去

當時,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由常紫鐘 (農業出版社)、盧鳴谷(冶金工業出版社)、程力群(輕工業出版社)、羅見龍(科學出版社)、陳元直(機械工業出版社)、饒展湘(國防工業出版社)、沈靜藏(地圖出版社)、王維勇(水利出版社)、楊永生(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屠榮舉(中國鐵道出版社)、牛力民(海洋出版社)等11人組成。
常紫鐘為主任委員,盧鳴谷、程力群為副主任委員。
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在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的領導和統一規劃下組織科技出版工作者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訓科技出版千部,開展科技出版業務的研究活動,團結廣大科技出版工作者,加強同台灣、港澳地區以及海外僑胞中愛國出版工作者的聯繫和團結,密切與著譯者的聯繫,組織優秀圖書的評獎,開展同各國友好人士的聯繫和合作,進行文化交流活動,為促進科技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四化建設貢獻力量。

當下

30年來,科技出版業伴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與跨越:在體制機制上,科技出版社由原先的事業單位,過渡到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再到2010年基本完成轉企,多數科技社正在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並成立了中國科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出版的整體實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科技出版已成為國內出版戰線上一支舉足輕重的方面軍;在推動科技與教育事業發展上,科技出版緊貼科技發展前沿和實際需要,及時推出了一批批優秀的科技和教材出版物,對於推廣先進的科技理論與技術,傳播和傳承科技成果,提升全民族科技素養,做出了無愧於時代的巨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委員會作為全國科技出版的行業性、民眾性社會團體,在總署、中宣部出版局的關懷和中國版協的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出版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始終堅持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科技出版事業服務的正確方向和為行業服務的核心職能,為我國科技出版業的發展竭智盡力、盡職盡責,出色的發揮了橋樑紐帶、服務幫助、參謀諮詢作用,為我國科技出版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努力和貢獻。

改革發展

適應出版業總體改革進程,引導科技社做好體制機制改革。主動適應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大環境,加快科技社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和“由總量增長向優質高效轉變”的兩個根本轉變。積極適應國家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科技社對外開放和合作步伐。適應數字出版大潮,積極推動科技社由單一媒介向多種媒介轉變。適應發行體制改革需要,加快科技圖書發行的市場化進程。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科技社在轉變發展方式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進科技社改進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開展著作權保護活動,提高科技社著作權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開展出版新技術套用推廣活動,提高科技社套用高新技術的能力。

建言獻策

委員會成立以後,即把發揮黨和政府特別是出版管理部門和中國版協與全國科技社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作為自身重要職責之一。30年來,委員會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主管部門上呈的建議,總量達到近20次。可以說,凡是行業在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出版社帶有普遍性的呼聲,委員會都會高度關注,深入調研,並及時報送,以求上級及時體察,給予解決。

完成任務

組織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評選。組織編制“八.五”期間的重點科技圖書選題規劃。評審“三個一百”原創科技圖書。參與經營性圖書出版單位等級評估工作。

提升素質

20世紀80年代,促進恢復、發展,培訓全面開花。20世紀90年代,配合改革步伐的加快,在職輪訓、崗前培訓和證書班教育成為重點。進入21世紀前10年,適應改革深化和競爭加劇,著重編輯素養的提升。

組織出版

委員會克服重重困難,前後推出的出版物主要有以下5套:《星火計畫叢書》(700餘種)、《高技術重點圖書》(規劃選題是100多種,部分出書)、《當代科技重要著作叢書》(規劃選題200多種,部分出書)、《當代青年科普文庫》(35冊)、《中國西部開發信息百科》(17卷),總計800餘種。除此之外,20世紀90年代中期地方工作部還組織過一套37冊的《科教興農精選叢書》。

增強服務

創辦《科技與出版》雜誌。出版《全國科技圖書總覽》。出版《全國地方科技新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