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光學學會會士
- 外文名:COS Fellow
會士條件
會士提名
會士遴選
![中國光學學會會士 中國光學學會會士](/img/e/abe/AMmhjYhVGOjVjYiVjYzUGMwYWNjNmZjdTYyQDZkJTNykTNwYTYyY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中國光學學會會士,是 為表彰傑出會員對光學和光學工程發展及學會工作做出的卓越貢獻,中國光學學會設立會士(英文名稱為COS Fellow)制度。中國光學學會會士條例經2015年1月10日中國光學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會第五次會...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是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授予在光學工程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創造性的貢獻和成就的會員的一種稱號。發展歷史 2024年7月16日,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根據《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評選辦法(試行)》 的相關規定,學會授予3位70周歲以下的兩院院士和8位國際院士“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稱號。按照《中國...
肖雲峰,男,漢族,1981年1月出生,江西省高安市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會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肖雲峰於1998年9月—2002年7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學士學位;2002年9月—2007年6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8月—...
李傳鋒,1973年2月生於 山 東萊蕪 ,中國光學學會會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傑出講席教 授、碩士、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 主任 。李傳鋒於1990年—1994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1994年—1999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講師;2005年...
謝樹森,1940年10月出生於新加坡,福建 福州人 ,漢 族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光學學會會士,福建師範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 師 ,福建師範大學雷射與光電技術研究所 所長 。謝樹森於196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後留校 任教 ;1974年任教於福建師範大學;1989年遴選為碩 士生導師 ;1989年—1990年在...
,中國光學學會會士 ,美國光學學會會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博士生 導師 。張衛平於1983年獲得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博士學位;1989年6月—1992年4月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2年4月—2000年12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
李寶軍,男,1964年9月生,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光學學會會士,美國光學學會 會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 院長,暨南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 。李寶軍於1987年獲得西北師範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1993年獲得蘭州大學碩士學位;1998...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 士 ,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型感測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子科技大學)副主任。蔣亞東於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讀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後獲得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工學學 士學 位 ;1986年7月—1992年11月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
,國際光學與光子學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會士,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同濟大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上海市數字光學前沿科學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全光譜高性能光學薄膜器件與套用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主任 。王占山於1985年7月獲得...
陳錢,1964年11月生,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光電子技術專家,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會士,中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陳錢於1983年9月—1987年6月就讀於華東工學院光電技術系光電成像技術專業,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1987年7月—1988年8月任華東工學院光電技術系年級主任;1988年9月—1991年3月就讀於華東工學院...
劉旭,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會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 導師。劉旭於1984年獲得浙江大學光儀系學士學位;1990年7月獲得法國馬賽工程師學校博士學位,10月起在浙江大學任教,後任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
2023年9月,當選中國光學學會會士;10月,被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任命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長(試用期一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學軍長期從事光學系統先進制造技術及其在大型光電設備中的工程化套用研究,在大口徑非球面自動化加工設備、大口徑高精度非球面加工...
2018年,當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會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孫洪波研究方向為超快雷射超精細特種製造;研究超快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製備微光學、微電子、微機械、微流控、微光電、感測、生物和仿生結構與器件;開拓超快光譜研究方法,探索前沿光電和電光轉換動力學,系列...
2007年11月12日,組建成立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中國全國委員會(SPIE-China),委員會由中國光學學會牽頭組成,受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會的領導;學會建立了專用官網。2015年1月10日,中國光學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光學學會設立會士(英文名稱為COS Fellow)制度。2023年6月28日,民政部根據...
2015年7月,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2016年,入選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入選中國光學學會會士;同年11月,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22年11月,擔任武創院醫療與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所長。2022年12月28日,擔任河南省科學院院長。2023年7月,...
山東省光學工程學會 組織會員 會員種類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員分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個人會員單位包括:學生會員、普通會員、高級會員、會士。入會和退會 1、基本條件 申請加入學會,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擁護學會的章程;(二)自願加入學會,能夠積極參加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三)在學會業務領域中具有一定的影響...
郭團,男,1979年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郭團於1 997年9月—2004年7月在西安石油大學儀器系攻讀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04年9月—2007年7月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加拿大...
劉澤金,男,1963年10月21日出生於山東省無棣縣小泊頭鎮,1979年畢業於無棣縣第四中學。雷射技術專家,曾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央軍委科技委某領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雷射專業;1995年至1999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套用物理系副教授...
王健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評選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IEEE光學學會(IEEE Photonics Society)武漢分會副主席,《IEEE光子學雜誌(IEEE Photonics Journal)》主編,《光電子學前沿(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執行主編,《中國光學快報(Chinese Optics Letters)》副主編,《Optics Letters》編輯。人物評價 ...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套用光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42年被英國伯明罕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歷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長春光機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兼)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防軍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
陳衛標,1969年11月生,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所長、研 究員 ,中國科學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主 任 。陳衛標於1988年9月—1992年7月就讀於中國海洋大學,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1992年9月—1997年7月就讀於中國海洋大學,畢業後獲得...
學會會士 。2019年,當選為中國光學學會 會士 。2020年,當選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會士 2021年,當選為中國圖象圖形學 學會 會士 。2023年8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 人名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王涌天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成像和照明光學系統設計和CAD,新型光學元件,3D顯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胡以華,1962年5月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教授,脈衝功率雷射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光學工程學科首席專家,光電對抗領域專家,中國光學學會會士,軍隊科技領軍人才,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兼職副主席。2017年、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初步候選人(信息技術科學部)。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現任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四川省政協常委,民進四川省委常委,中國光學學會光學製造專委會主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主席,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光學學會會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國際光子學與雷射工程學會會士,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93年...
Accelerator Supplements獎;2013-2015年被評選為 IEEE Distinguished Microwave Lecturer。姚建平教授是美國光學學會(OSA)會士(Fellow)、IEEE/LEOS和IEEE/MTT的院士(Fellow)、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E)。所獲榮譽 2024年7月,被授予“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稱號。
202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同年11月23日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24年7月,被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授予“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稱號。常瑞華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納米結構材料的合成、性質和器件,寬頻光通信,VCSEL,光學微機電結構。人物經歷 1982年,常瑞華本科畢業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士...
2024年7月,當選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李爾平在晶片及其封裝電磁研究領域,提出了基於全波S參數的宏模FDTD與電路仿真耦合的新方法,高效分析高速互聯中的信號完整性,解決了任意形狀的多個互聯及其在多維環境中的計算機高效表征的問題。為模擬真實的電磁環境,發明了可移動直接激勵的電子攪拌...
曾獲得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還獲得“光華”獎。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成果多項,出版著作4部,參撰著作4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學術兼職 美國光學學會會員、中國通信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