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元素》是2018年7月1日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矯友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元素
- 作者:矯友田
- 出版社:濟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7月1日
- ISBN:9787548832935
《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元素》是2018年7月1日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矯友田。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是指的中國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而成為一種情感內蘊深厚的慶典的過程。傳統節日豐富的民俗、慶祝活動,凝聚著這一國家或民族穩定的心理、情感和...
中國節日,是指中國的法定節日及紀念日、民間節日、其他中國承認的國際日以及重要日期等。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節,放假1天(...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
中華傳統節日,是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從這些傳承的世俗民風節日裡,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的“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除夕 ——年獸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
節日時間 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類型 中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各地、海外華人聚居區 [76] 節日起源 自漢代起即在元宵燃燈,由此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風俗 [76] 節日活動 賞燈、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 節日飲食 元宵、湯圓 節日意義 傳承與...
小年(Xiao Nian),中國傳統節日,也稱“交年節”、“灶神節”、“祭灶節”、“小年下”、“小年節”等。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風俗有較大差異,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
花朝節,是指中國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也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花朝節”有遊春撲蝶...
中國傳統節日 展開12個同名詞條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 0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是祭祀、祭祖和掃墓的節日 [92]。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項,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藥、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
傳統節日儀式與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歲節`(年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中和節,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是農曆二月初二,不過當時的日期是在農曆二月初一,隨著歷史的演化,改為二月初二。相傳“中和節”是唐代設立的節日,始於唐德宗貞元五年(789)。由於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也是民間祭社(土地神)的...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的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
中國旅遊日,是由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的節日,節期是每年的5月19日。2000年11月6日,浙江省寧海縣發出《徐霞客旅遊俱樂部宣言》,在全國第一次以書面形式提出將“5·19”(《徐霞客遊記》開篇日)設為“中國旅遊日”的倡議。2011年4...
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農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個中華傳統節日首次以各具形象的標誌出現。徵集主辦方 中華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 標誌含義 標誌用一個雙九的圖案,結合中國古老的毛筆畫元素和菊花,寓意歡慶又幸福圓滿的美好生活。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蒼龍七宿的...
中秋:標誌以嫦娥逐月為設計元素,還原了中秋賞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間活動,寓意中秋月圓人團圓的美好願景。 重陽:標誌用一個雙九的圖案,結合中國古老的毛筆畫元素和菊花,寓意歡慶又幸福圓滿的美好生活。意義 傳統節日形象標誌的“出爐”...
臘八節,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前身為古代的臘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終祭祀日,起初並沒有固定時期,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才固定在臘月初八。十二月初八也是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經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25年起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因為從2025年開始直到2029年,連續五年的除夕都是“...
年度入圍:嫦娥一號飛天成功、三大傳統節日設定法定假日、奧運五福娃源於中國五行 5、年度社會活動推動獎: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 年度入圍: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國際孔子文化節 、中國元素國際創意大賽 6、年度設計推動獎:北京奧運...
節日內涵 元宵 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元夜等。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
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中華民族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是農曆二月初八的三朵節,三朵節是...
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家人的團聚能夠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一家大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是一種幸福的時光。歷史發展 春節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久、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漢族過春節,時間較長,一般...
漢代統一全國後,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為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此後七夕的風俗漸出現於文獻上記載。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是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源於“牽牛婺女”星宿...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寒食節禁火、冷食習俗。寒食節...
元宵習俗,中國民間習俗,全國各地習俗不盡相同,其中吃湯圓,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都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有自己的特點。正月是農曆的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