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位於首都北京市朝陽區,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一流學科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畫”、“珠峰計畫”、“111計畫”,擁有自主招生權,是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做出了重要基礎性的貢獻。近年,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廣播電視、數字媒體技術方向)等一級學科穩居全國第一,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中國語言文學等一級學科名列全國前1% 。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唯一直屬學院,負責全校本碩博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資格。學院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等六個教研室,兩個部級科研機構設定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分別是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基地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經濟發展道路協同創新中心分中心,學院還擁有一個校級科研機構暨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大眾化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屬性:直屬學院
- 主管部門:中國傳媒大學
- 院訓: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 院歌:《校園裡有一排年輕的白楊》
學院簡介,機構設定,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與政策)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
學院簡介
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全校本碩博13000餘名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資格。學院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等六個教研室,兩個部級科研機構設定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分別是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基地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經濟發展道路協同創新中心分中心,學院還擁有一個校級科研機構暨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大眾化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3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講師14人,博士學位獲得者19人。學院多年來堅守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最前沿,不斷改革創新,連續多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以來,張付、林媛、王錦剛、王宇英、葛耘娜、張露璐、楊雁鴻、趙瑞琦等教師先後在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獎;毛明華、張付、馬成瑤等教師榮獲中國傳媒大學教學名師、北京市師德榜樣和北京市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等稱號;2016年,趙波、陰軍莉兩位教師受聘為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師;劉東建教授主講的《媒介與社會》入選“國家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研究生三十餘人,學院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特別是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傳媒政治、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傳媒倫理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2016年5月,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團委共同成立了中國傳媒大學首屆“青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努力為黨培養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機構設定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要承擔全校本科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該課程為中國傳媒大學優質示範課。同時教研室還承擔學校部分的平台課和本院研究生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修課程。它是適應大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幫助大學生科學認識人生,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應有的法治觀念,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課程。作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
目前教研室擁有專兼職任課教師十餘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教學和科研上不斷地走向成熟和發展。目前的教學隊伍,職稱與年齡結構均較為合理,協作精神好,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較高。
為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教研室積極推進教學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適當增加了實踐教學的分量以及課外學習的比重,形成了以中班教學、“2+1”等為特色的教學新模式。
為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教研室積極推進教學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適當增加了實踐教學的分量以及課外學習的比重,形成了以中班教學、“2+1”等為特色的教學新模式。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
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為主要研究對象和教學內容的教學科研機構。教研室承擔了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任務,為其他院系學生開設了3門平台課,為全校本科生開設了5門公共選修課,為本學院研究生開設了15門專業課。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是中國傳媒大學校級精品課。
教研室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現有在編教師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碩士生導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教研室教師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較為合理,團結向上,銳意進取,具有良好的發展態勢。
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
教研室主要開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國史通論》、《世界史通論》、《中國近代人物選講》、《社會心理學》等課程。其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為中國傳媒大學校級示範課、校級精品課程。
教研室由5位教師組成,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3人,3人擁有博士學位。教研室全體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立德樹人、授業解惑,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均較強。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認真備課,勤奮學習,特別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積極引導大學生形成求真務實的歷史觀。教學團隊的教學效果一直非常突出,在歷次教學檢查及學生評教中,均達到或接近優秀水平,受到同行和學生的一致好評。教師同仁以身作則,求學問道,屢獲殊榮。毛明華老師被評為2013年度中國傳媒大學教學名師,2016年度北京市師德先鋒、中國傳媒大學師德標兵;張露璐老師分別榮獲2015年第八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八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優秀獎。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是根據教育部05版新課改方案實施後於2005年設定。本教研室現有四人,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兩人,講師一人。教研室承擔全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世界文明史觀研究》、《博物館中的文明史觀》、《宗教學概論》等本科生必修課、平台課和公選課的教學任務。其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已經建設成為校級優質示範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成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課程教學中,教師指導的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在近幾年“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社會實踐優秀論文”評選中連續獲得過兩項特等獎、五項一等獎、五項二等獎的佳績,三人次榮獲優秀指導老師榮譽,同時為中國傳媒大學贏得四次優秀組織獎的榮譽。
教研室組建以來,一直致力於教學改革和研究。主持承擔多項課題,其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研究”獲得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學團隊一直致力於教書育人,多人次獲得各種榮譽。一人榮獲2016年度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和北京市大學專科院校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稱號,一人榮獲2015年“第八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獎。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和《形勢與政策》兩門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科研。教研室現有教師四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三人、碩士學位一人。
學校早在1985年就正式開設了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相關課程,是全國較早開設該門課程的學校之一。2010年7月,《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課納入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第三批優質示範課建設之列。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學校為全面落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而將其以必修課的形式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的,2006年9月,《形勢與政策課》做為必修課在我校正式開設。
“中國傳媒大學《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模式初探”獲得2008年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形勢與政策》課被成功列為校級示範課建設工程項目。2011年《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獲教育部社科司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網站”共建團隊資格,參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網站”《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網站共建工作。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理論課教研室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而設立的。主講課程有全校碩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自然辯證法》等,及博士生公共政治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一是重“教”,從教師遴選、確定選題內容,到集體備課、深化授課內容、確定課程指南、結課論文題目及考核考評方式等,都經由集體討論決定;教研室注重對教學效果的評估,自2011年以來,堅持面向全體上課學生組織對授課教師的授課內容、授課形式和授課效果的測評調查;教研室還注重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授課,受到學生們的好評。二是重“研”,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學,深入挖掘學科內涵,牢固把握學科發展前沿,在教學運行機制和教學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教”與“研”相結合,努力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精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