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公益指數

中國企業公益指數

中國企業公益指數是由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對全國203家大中型企業和1285名市民進行調查後得出的結果。結果顯示其指數得分僅為44.0(滿分100),處於“不及格區”。

[1][2][3][4]表現不合格,調查原因,公益領域,意義,

[1][2][3][4]表現不合格

現階段中國的企業公益尚停留在起步階段,指數得分為44.0分(總分為100分,60分為合格)。具體表現為企業缺乏公益戰略部署,缺少系統、固定的公益計畫;2008年,企業公益投入雖然“井噴”,但持續性公益投入明顯不足;企業公益行為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與公益慈善組織缺乏合作,同時,相關公益人才匱乏;政策法規環境尚可,但社會公益氛圍仍需提升。
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大部分企業都缺乏根據自身組織結構和經營特點,制定較為系統、完善與合理的企業公益戰略。企業的公益行為往往以臨時應對為主,只有不到四成的企業有每年制定基本的年度公益投入計畫的習慣,而只有不到三成的企業會為每個具體的公益項目制定計畫。同時,只有1%的企業設有專門的公益部門。

調查原因

組織不健全也是中國企業公益指數不高的一大原因,根據調查,只有1%的企業設立了專門的公益部門,而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則根本沒有明確負責公益的部門。
調查發現,2008年企業公益投入領域多集中在扶貧救濟與教育援助領域,對於更加分散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的疾患群體的扶助行為卻十分有限,2008年,只有不到7%的企業實施了疾患扶助活動。
調查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與國外同行“高調做慈善”相比,國內企業的公益行為卻是非常的低調。
數據顯示,國內有接近7成企業沒有對公益項目進行媒體宣傳,而進行了宣傳的企業中,絕大多數也是依靠企業自身宣傳,而不是藉助專門的公關公司代理。作為對比,跨國企業對自身公益行為進行媒體宣傳的比例約為70%。

公益領域

調查顯示,除了針對地震等突發事件的救災活動以外,受調查企業的企業公益投入領域,排位第一的是扶貧救濟,占比超過40%,其次是教育援助占28.4%。但疾患群體的支持卻缺乏關注,整體化的衛生保健領域關注也較少。

意義

“企業公益指數”是衡量中國企業的公益行為發展水平的一個指標集合,企業公益指數將企業公益行為變數納入指標體系,包括企業公益的組織化程度、企業公益投入、企業公益戰略等幾個方面。而如企業公益意識、企業公益的大環境等會對企業公益行為產生間接或直接的影響,雖不納入指數計算範疇,但也納入了研究範疇。
“企業公益指數”可以持續監測企業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整體狀況,樹立企業參與公益活動的風向標,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各類企業參與到公益事業當中,也可為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和完善公益慈善相關法律法規提供重要參考。另一方面,“企業公益指數”可以幫助包括NGO在內的社會各類主體了解企業參與公益的意願和行為特徵,有效的促進各方的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