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文化哲學的意蘊和文化歷史的視閾來體悟和詮釋中國人的信仰及宗教理解,探究宗教的社會、政治、文化及精神意義,追溯中國人宗教信仰的歷史發展和範式轉變,分析中國本土宗教的特色和世界宗教在華本土化的歷程,描述多種宗教在中國社會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多元共存、多元通和,展示中國宗教文化的絢麗多姿、異彩紛呈,反映當代中國社會宗教的真實存在,並進而說明中國宗教的現實社會文化作用。
作品目錄
|
| | |
一、信仰的意義 二、政治信仰 三、文化信仰 四、民族信仰 五、宗教信仰 | 一、宗教的意義 二、宗教精神追求 三、宗教社會存在 四、宗教與民族傳統 五、宗教與政治關係 | 一、中國宗教傳承 二、儒家與儒教 三、中國道教 四、中國民間信仰 |
| | |
一、中外文化交流與宗教傳播 二、中國佛教 三、中國伊斯蘭教 四、中國古代景教 五、中國天主教 六、中國東正教 七、中國基督教 | 一、宗教文化精神 二、宗教文學發展 三、宗教藝術創作 四、宗教景觀建築 五、宗教養生健身 六、宗教生態文明 | 一、憲法保障宗教自由 二、政府依法管理宗教 三、引導宗教適應社會 四、發揮宗教積極作用 五、發展宗教公益慈善 六、促進宗教文化建設 七、推動宗教友好交流 |
|
創作背景
宗教的觀念與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華夏傳統中,與祭祀相關的宗教活動、與戰爭相關的軍事活動均視為國家大事,國家層面的宗教事務、宗教活動及相關的宗教制度也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在全球化時代,如何從全球視角重新看待中國宗教的發展,中國的宗教信仰是如何參與到世界宗教信仰的發展中,並在此過程中展示出中國文化的珍貴品質與獨特貢獻?卓新平《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對這一問題給予了深刻嚴密的解答。
作品思想
該書作者認為,多元融合的宗教精神的源頭是中國上古豐富多元的宗教信仰。“信仰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現象”,是人在處理自身與自身、自身與外部、自身與超驗等諸多關係時所抱持的信念。中國人的“
天人關係”信仰,正是這樣一套擺正關係的信念體系。另一方面,從認知的角度講,中國人有著“道與言”的獨特信仰,言不盡道,意在言外的“不可道”之“道”,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與審美情趣。作者進而從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與宗教信仰四個方面,立體展現了中國人的信仰體系。受此影響,中國人的宗教傳統獨具特色。“從歷史傳統來看,中國宗教信仰的人文性、此岸性、功效性很強。因此與社會有更多的關聯,對政治也有更多的依附。”政治性、學理性的宗教發展多走“上層路線”,民間宗教和民間信仰則更為草根、隱性,故而,“對中國宗教信仰的承認、包容和寬容,是今後中國社會繼續健康發展所不可缺少的。以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的歷史為鑑,可以洞若觀火,啟迪未來。”在此基礎上,該書對中國宗教的精神追求、社會存在,及其與民族傳統、政治的關係,逐一進行了分析介紹。
在如何面對外來宗教方面,該書理性客觀地回顧了外來宗教的中國化,和中國宗教的世界化。在作者看來,
張騫通西域“拉開了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歷史戲劇的序幕”,在這個交流之路上,中外文明不僅進行了物質的互通有無,更進行了宗教信仰的相互影響。甚至可以說,“在這前後近兩千年的古代絲綢之路歷史中,宗教的傳播和交流占有很大的比重,起過重要的作用。許多外域宗教沿著絲綢之路而傳入中華,豐富了中國的宗教文化,促進了中外民眾信仰生活的相遇和融通。同樣,在與中國社會文化的深入接觸中,這些外域宗教亦經歷了在華本土化的過程,有些逐漸融入了中國文化成為‘中國化’的宗教,有些甚至在中華文化的更新和創新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歷史事實,對現代中國仍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該書在面對如何立足當下,發揮中國宗教信仰的精神,解決中國人所面臨的宗教問題方面,也進行了深刻剖析。作者指出宗教問題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複雜捲入既是社會存在使然,亦是歷史必然。重在立足歷史、回歸現實,冷靜分析、正確對待。並從七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宗教現狀:憲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引導宗教適應社會、發揮宗教積極作用、發展宗教公益慈善、促進宗教文化建設、推動宗教友好交流。較為全面地梳理了中國的宗教現狀,並建設性地指明了今後宗教研究、宗教實踐和宗教管理的趨勢和隱患,為讀者展示了成績,也指出了問題。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卓新平,1955年生,男,土家族,湖南慈利人,中共黨員。1987年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系畢業,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