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五十五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的前身是第48軍軍部及第144師和49軍第145師、第21兵團第215、第219師等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
  • 外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
  • 前身系:1947年10月由冀察熱遼軍區
  • 時期:1947年10月
相關信息,大事記,

相關信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的前身是第48軍軍部及第144師和49軍第145師、第21兵團第215、第219師等部。

大事記

1947-1949年記事
第144師的前身系1947年10月由冀察熱遼軍區烏丹軍分區直屬部隊的熱遼軍分區一部合編組成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3師。1948年3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1縱隊成立時,獨立第3師改編為第33師,歸第11縱隊建制,縱隊副司令周仁傑兼任師長,陳文彪任政治委員。該師組成後,先後參加了隆化、平泉、昌黎、北戴河、綏中、錦西等戰鬥。1948年10月,參加冀東及北寧線作戰。同年1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第144師,副軍長周仁傑兼任師長,鐘文法任政治委員。1949年4月,隨軍南下,參加渡江、贛南追擊等戰役,配合兄弟部隊解放了湖北及贛西南廣大地區。9月。該師兼寧都軍分區,張書祥兼任司令員,李庭序、鐘文法分別兼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員。擔任寧都、雩都、興國、石城、廣昌、會昌、尋鄔、瑞金等地的剿匪任務。
1945-1949年記事
第145師的前身系抗戰勝利後,在阿城成立的哈東保全司令部,何延川任司令員,下轄3個大隊。1945年11月,溫玉成率新四軍200餘名軍政班幹部到達哈東後,以哈東保全司令部為基礎組在哈東軍分區,溫玉成任司令員,董浩然任政治委員,並將原轄之3個大隊入編為第1、第2、第3團。擔任哈東地區的警戒和松江地區的剿匪任務。1946年11月,為適應形勢的需要,奉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哈東軍分區機關一部及第1、3團與哈北軍分區之第4團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2師,溫玉成任師長,張池明任政治委員。該師組成後,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和東北夏、秋、冬季攻勢。1948年2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2縱隊成立時,獨立第2師改編為第34師,歸第12縱隊建制。10月,參加解放東北最後一戰。11月28日,第12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第34師改編為第145師,溫玉成任師長,譚友林任政治委員。同年12月,參加了天津戰役。1949年4月,隨軍南下,先後參加了渡江、衡寶、廣西等戰役。1950年1月,兼管平樂軍分區,執行剿匪任務。
1949-1951年記事
第21兵團第215、第219師,前身均系1949年11月長沙起義之國民黨軍。11月28日,將起義軍中一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2軍第215師,張景白任師長,江騰蛟任政治委員,一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3軍第219師,周篤恭任師長,王恨任政治委員。改編後,經過一年的教育和整訓,使部隊得到脫胎換骨的改造。1951年1月,進入廣西,參加桂林、柳州、南寧地區的剿匪作戰。
1952-1953年記事
1952年3月15日,中南軍區奉中央軍委命令,將原第21兵團兵團部改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荊江分洪工程司令部,並將原轄之第241、第217師改為荊江分洪工程部隊,另以第48軍軍部及所屬第144師,第49軍所轄第145師和第21兵團第215、第219師,組成新的第21兵團。第48軍軍部改組為第21兵團兵團部 ,第48軍番號撤銷。陳明仁任司令員王振乾任政治委員,歐致富任第一副司令員,鐘文法任第二副司令員,高起任參謀長。原第48軍第144師仍為第144師;原第21兵團第215師;原第49軍第145師與第219師合編為第219師,第145師番號撤銷。
5月初,遵照中南軍區的指示,在全軍普遍開展了文化教育,該兵團和各師均組織了專門的文化速成學校,調集大批班幹部離職學習。同時,在各級機關中成立了文化補習學校,用以提高在職幹部的文化水平,部隊以營為單位,按照戰士的文化程度編成若干級的教學班進行學習,經半年多的文化教育,在全兵團基本上消滅了文盲,提高了部隊的文化素質。
10月8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第21兵團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陳明仁任軍長,王振乾任政治委員,仍轄第144、第215、第219師。
1953年2月,第55軍奉中南軍區命令,由廣西桂林地區移防至廣東湛江地區,擔任守衛雷州半島的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