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機械化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機械化集團軍誕生標誌著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這個軍的前身是紅軍部隊,解放戰爭時期組建成軍的建制,從東北戰場一直打到雲南邊境,轉戰13個省市,以善打大仗、硬仗、惡仗而聞名,“四戰四平”、“鏖戰天津”,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中,共殺傷和俘虜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1萬多人,打出了國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機械化集團軍
  • 誕生時間:1985年7月
  • 參與重要戰役:“四戰四平”、“天津攻堅戰”、
  • 軍種:陸軍
現代化的視窗,現代化戰爭,英雄部隊,新成員,原始指揮通信退出,機械化集團軍,變革,軍事訓練,檢驗演習,

現代化的視窗

機械化集團軍建設是中國軍隊現代化的一個標誌,也是陸軍現代化的一個視窗。機械化集團軍是個新事物,單憑
直覺經驗無法形成對各個組成部分和總體作戰能力的認識,只有對構成集團軍作戰能力諸要素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和論證,才能提出符合實際的任務目標,並在此基礎上研究戰法。通過論證研究,可以加強合成意識,重視兵種建設和使用;可以最佳化武器裝備結構,為改進現行編制裝備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指揮員和機關的軍事素質。具體工作大致劃分三個階段:一是調整擴編、接收裝備,進行基礎訓練,可以稱作是“硬體建設”階段;二是進行機械化集團軍作戰能力論證和作戰行動研究,可以稱作是“軟體建設”階段;三是進行機械化集團軍進攻戰役實兵檢驗性演習,可以稱作是綜合驗收階段。整個試點工作形成三個互相聯繫、互為前提,並且一環扣一環的系統工程。

現代化戰爭

中國軍隊第一支機械化集團軍,在演習現場,展示了現代化立體戰爭的場面。坦克疾馳,裝甲車飛奔,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盤旋……炮兵、工程兵、裝甲兵、防化兵、陸軍航空兵、偵察兵、通信兵等10多個軍兵種一起上陣。
紅軍的新型照相裝甲偵察車穿越叢林、丘陵對藍軍重點目標實施偵察,偵察兵們採用聲納和光電技術對藍軍進行監控,僅半個多小時,藍軍的炮陣地、裝甲群等重要目標就被紅軍偵察連摸得一清二楚。
在紅軍進攻前,藍軍對紅軍通信樞紐實施電子干擾,紅軍的雷達監視器一片雪花,指揮所與一線部隊失去了聯繫。關鍵時刻,紅軍電子部隊實施反干擾,強大的干擾波壓制了藍軍電子干擾,紅軍雷達和通信迅速恢復正常。
藍軍為爭取戰場主動,採取以集群坦克為主的諸軍兵種的立體打擊方式,迅速突破紅軍第一道防禦陣地,藍軍坦克群快速向紅軍縱深陣地推進。
危急時刻,紅軍的工程兵利用兩山間的峽谷,用火箭布雷車實施布雷,不到5分鐘將上千枚地雷安置在藍軍坦克群正面,形成了長1公里、縱深數百米的反坦克雷場。
隨後,紅軍步兵開始發射反坦克飛彈;炮兵則用反坦克炮組成道道火牆。藍軍坦克群的兇猛進攻被迫停滯。
遠處馬達轟鳴,黃煙滾滾,紅軍的反攻開始了!數百輛坦克在上千輛裝甲車、步戰車的伴隨下,飛馳而來。紅、藍兩軍在諸軍兵種的配合下,進行了一場坦克大會戰。
在坦克戰場的上空,雙方武裝直升機進行了激烈空戰,紅軍最終取得了制空權。紅軍的航空火力開始向藍軍坦克群攻擊,它採用光學瞄準、紅外跟蹤、有線制導的火控系統,攜帶反坦克飛彈,對藍軍裝甲目標實施懸停攻擊和水平攻擊。只見紅軍武裝直升機俯衝、發射、拉起……火光閃閃,飛彈嗖嗖,反坦克機載飛彈在藍軍坦克群中紛紛開花。
紅軍地面炮兵部隊突然萬炮齊鳴,加農炮、火箭炮鋪天蓋地向藍軍坦克群傾瀉,電閃雷鳴,煙波如潮。紅軍裝甲師和機械化步兵師實施最後衝擊;裝甲師的自行榴彈炮、數十管的自行火箭炮以排山倒海之勢覆蓋藍軍陣地;自行高炮實施對空監視,掩護坦克群的進攻。紅軍坦克排浪般一波疊一波的連續突擊,把現代戰爭坦克進攻的戰役密度和進攻厚度呈現得令人驚嘆不已!
戰鬥進入雙方坦克短兵相接的白熱化程度。在數十公里的開闊地面上,硝煙瀰漫,火光沖天,藍軍坦克群終於敗下陣來,潰不成軍。
現代化戰爭大演習,使記者目睹了機械化集團軍精彩的戰鬥場面,領略到中國陸軍的現代化風采。

英雄部隊

中國軍隊第一支機械化集團軍,該機械化集團軍是一支歷史悠久、戰功卓著的部隊,以善打大仗、硬仗、惡仗而享有盛名,“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都是該軍的“傑作”。作家魏巍筆下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描寫的就是這個軍的指戰員。
1984年4月1日,中國軍隊第一支機械化集團軍,在我軍率先由以步兵為主的野戰軍改編成諸軍兵種合成的機械化集團軍。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名稱改變,它標誌著中國陸軍開始走向現代化的軍兵種合成。1985年7月,該軍正式宣布組建成機械化集團軍。

新成員

炮兵———改編成集團軍後,炮兵成為軍中第一大兵種,配備了高炮和地炮,大口徑火炮的種類有榴彈炮、加農炮、高炮、火箭炮、加農榴彈炮、滑膛炮、反坦克炮等,形成強大的火力系列。
裝甲兵———裝甲兵在加入這個軍之前是獨立兵種,改編成集團軍後,成為軍隊的主要突擊力量,裝備各種型號的坦克、裝甲車、步戰車、自行火箭炮、自行高炮、自行榴彈炮、反坦克飛彈發射車等。
陸軍航空兵———其作戰能力開始實現由“地面合成”向“立體合成”的飛躍,標誌著軍隊現代化建設又跨出新的步伐。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使軍隊陸軍防空火器形成了高射機槍、高射炮、防空飛彈的不同空域防空體系,命中率大大提高。
電子部隊———在集團軍中屬於新兵種,擔負著對敵方實施電子偵察和電子干擾的任務,包括雷達對抗部隊和無線電通信對抗部隊。
偽裝部隊———能夠進行植物偽裝、迷彩偽裝、人工遮障偽裝、假目標偽裝、煙霧偽裝、燈火偽裝、音響偽裝和電子偽裝等,能有效地對付高科技偵察手段。
軍隊的氣象兵、偵察兵、通信兵等專業兵都有長足發展,新組建的兵種專業有幾十個,加上原有的已達上百個。

原始指揮通信退出

把計算機運用於軍事領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在機械化集團軍,已見不到軍號、手旗、喇叭、信號彈等傳統的指揮和通信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指揮自動化系統。
1980年以前,這個集團軍還沒有一台計算機,軍、師、旅、團均配備了電腦,集團軍新換裝的武器裝備大都實現了電腦化,全集團軍的技術兵已有1/3依託電腦工作,湧現出許多“電腦連長”、“電腦團長”、“電腦師長”。全軍師、旅指揮自動化已與全軍聯網。

機械化集團軍

機械化集團軍還有一個師在全軍率先實現了電腦配備到連、聯網到連;下轄的“鋼8連”則在全軍率先實現計算機配備到班、聯網到班。記者來到這個連的7班,班長袁成虎正在網上給幾名戰士展示各國的武器裝備,他輕點幾下滑鼠,法國的幻影2000戰鬥機、美國的F16戰鬥機、M60主戰坦克、“康定級”護衛艦等陸海空三軍裝備,一一呈現在計算機螢幕上,戰士們看得聚精會神。
在集團軍演習指揮部,計算機用於“機械化集團軍進攻戰役演習”的精彩場面,使用的是野戰指揮自動化系統。
集團軍野戰指揮方艙,各種現代化指揮設備:計算機、攝像機、投影儀、傳真機、電台等先進的設備應有盡有。野戰指揮自動化系統集情報、智慧型、決策為一體,各種戰場信息從四面八方會聚到野戰指揮方艙。集團軍指揮員在計算機上運籌帷幄,一個個命令通過先進的通訊設備傳往前沿部隊。
軍長按動遙控器,紅、藍軍陣地和縱深地帶的地形、地貌以及道路、方位物、支撐點等清晰地映現在投影螢幕上。命令立即在投影螢幕上顯示出來。同時,微機操作員迅速把命令列印成文,電文立即發出。最高指揮員可以同前沿任何一個戰鬥單位直接通話,指揮諸軍兵種部隊協調一致,形成強大的整體打擊能力。
20世紀70年代末以後,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實行了戰略性的轉變。當時作為陸軍轉型的基本內容,是從騾馬化步兵向摩托化步兵再向機械化陸軍的轉變。我有幸親歷了這個進程。
1985年1月,我從北京軍區的一個騾馬化的步兵師師長職位調任某軍軍長。臨上任前,軍區秦基偉司令員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你去的這個軍是一支有光榮歷史、號稱‘萬歲軍’的部隊,是全軍組建集團軍的試點單位。你去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機械化集團軍的試點工作,不僅是編制調整,還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諸如內部工作程式的建立、新裝備的熟悉掌握,特別是由高級戰術兵團上升為戰役軍團的作戰指導等問題,都要很好解決。軍委楊尚昆副主席指示,組建集團軍是我軍過去沒有搞過的,試點工作只能搞好不能搞壞,只準成功,不許失敗。”當我起身告辭時,秦司令員握著我的手,囑咐說:“你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戰爭年代成長的最後一批幹部,要把我軍優良作風和戰鬥力傳承下去!”秦司令員與部屬談話就像下達作戰命令一樣,威嚴而簡短,鏗鏘而明確,使人不由得產生一種不容猶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變革

機械化集團軍從1983年初到1985年10月先後進行三次整編,第一次是按照上級頒發的“摩托化步兵軍暫行編制”進行整編。第二次是按照上級頒發的“陸軍合成集團軍編制試點方案”進行整編。最後一次基本定型是1985年7至10月,根據中央軍委對全軍精減整編的部署和北京軍區的命令,實行“機械化集團軍試驗編制”,並重新任命集團軍領導成員。這次整編,集團軍是軍區的先行單位,任務很重,擴編與縮編、撤銷與新建、調入與調出、改建與轉隸的單位,多達數百個。1985年11月1日正式執行機械化集團軍新編制。軍委、總部和軍區對集團軍試點工作非常重視,楊尚昆副主席、余秋里主任、張愛萍部長、秦基偉司令員都曾親臨部隊視察指導。

軍事訓練

從戰術訓練為主轉變到以戰役訓練為主;從步兵訓練為主轉變為專業技術訓練為主;從單一兵種訓練為主,轉變為合成訓練為主。
各級指揮員、機關部門領導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積累了大量數據,方便了工作,對作戰的客觀物質基礎和作戰運用做到心中有數,為隨後進行的戰役演習打下了軍事學術基礎。對機械化集團軍試驗編制裝備存在的問題、今後的發展構想、戰役行動應抓住的關鍵問題,向上級提出了有根據的建議。特別是通過論證工作,為集團軍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各級機關樹立了科學嚴謹工作作風,其成效是非常明顯的。
10年以後,軍事科學院代表團到美國訪問,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副參謀長斯凱爾斯將軍介紹了他們建立的數位化模擬系統。

檢驗演習

1986年6至8月,在北京軍區首長和機關直接領導下,在內蒙朱日和地區進行機械化集團軍實兵檢驗性大演習,以驗收機械化集團軍試點成果。
這次演習有4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投入現代化裝備多,當時幾乎所有的我軍陸軍最新裝備都用上了。二是實兵對抗並進行部分實彈射擊演習,由於組織工作嚴密,沒有發生意外傷亡事件。三是節約經費,講求實效。由於這次演習事先沒有下撥專項經費,而這樣大規模的演習,按正常訓練經費是難以完成的,我們只能從本集團軍內部調劑,以保證演習的最低需求。四是活導活演,貼近實戰。
機械化師在長途開進中,方面軍連續4次變更開進路線和輸送方式,有的駕駛員48小時沒合眼。張美遠師長在裝甲指揮車裡,向軍指揮所報告開進情況和處置決心,部隊按時到達集結地域,展開進攻準備。
集團軍機關開進到朱日和地區後,在1461高地開設指揮所,開始進行現地偵察,研究判斷情況,定下進攻戰役決心和完成作戰部署。搭設集團軍基本指揮所,建立包括集團軍各指揮要素在內的指揮中心。
內蒙朱日和地區大演習,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動用坦克和裝甲車輛最多的一次實兵實彈對抗檢驗性演習。在國際上都有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