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內戰爆發後,為保衛東北邊防,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邊防軍
- 成立時間:1950年7月
- 部隊首長:粟裕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肖勁光、肖華分別任副司令員和副政治委員
朝鮮內戰爆發後,為保衛東北邊防,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
朝鮮內戰爆發後,為保衛東北邊防,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為了保衛東北邊防,並在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作出了一個重要決策,決定調幾個軍到東北地區,加強東北邊防...
韓戰爆發後,1950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兵團進駐東北,改編為東北邊防軍。8月,成立東北軍區防空司令部。12月,成立軍區摩托裝甲兵領導機構和東北鐵道運輸司令部。1951年4月,成立軍區炮兵領導機構。11月成立旅大軍事部。1952年1...
中國第二十九軍是抗日戰爭前夕駐防中國華北平、津、冀、察地區的中國部隊。其前身為馮玉祥將軍西北軍的一部,1930年中原大戰失敗後退入山西南部,並被張學良收編,同年12月被賦予東北邊防軍第三軍番號。1931年6月改稱第二十九軍,軍長...
1950年7月,由於韓戰爆發和美國宣布武裝入侵朝鮮,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擔負保衛東北安全的任務。1951年原邊防機構和邊防部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公安部隊,從內衛部隊抽調5個師、4個團,連同原有的17個團共10萬人...
6月,第40軍奉命進至遼寧省安東(今丹東)地區,編入東北邊防軍。10月,第40軍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中,第40軍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區抵抗了“聯合國軍”與南韓軍隊3個師及一個旅...
1949年4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以南下工作團第3團(原東北軍區整訓第4師大部)為基礎組成第15兵團領導機關。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洪學智任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二十個兵團之一,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建制,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兵團改編而成,其前身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前方指揮所。兵團組建 1947年秋,東北民主聯軍(後改稱東北人民解放...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軍改編而成。部隊介紹 軍長吳瑞林,政治委員周彪,下轄第124、第125、第126師。1950年7月,編入東北邊防軍。10月8日,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9日入朝參戰。先...
中國人民志願軍(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0年10月至1959年1月期間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方面部隊。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改編而成,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改編而成。部隊介紹 軍長吳信泉(後張竭誠)、政治委員徐斌洲(後李雪三、吳信泉兼),下轄第115、第116、第117師。1950年7月,編入東北邊防軍。10月8日,改編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改編而成。簡介 主詞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 軍長傅崇碧,政治委員龍道權,下轄第187、第188、第189師。1950年8月被編入東北邊防軍二線部隊,位於陝西三原地區...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改編而成。軍長溫玉成,政治委員袁昇平(後溫玉成兼任),下轄第118、第119、第120師。1950年7月,編入東北邊防軍。10月8日,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9日入朝...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軍改編而成。軍長曾思玉(後唐子安),政治委員王昭(後黃文明)。下轄第190、第191、第192師。1950年8月被編入東北邊防軍二線部隊,位於陝西寶雞地區整訓。11月,進...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改編而成。軍長蕭應棠(後王道邦兼),政治委員王道邦,下轄第193、第194、第195師。1950年8月,被編入東北邊防軍二線部隊,位於寧夏境內整訓。11月,進至山東兗州...
國民革命軍隊。 1927年2月2日,湘軍唐生智部第8軍所屬第2師在湖北擴編為第35軍,下轄第1、第2、第3師,軍長何鍵;另一支為1931年1月晉綏軍一部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第7軍,6月17日依國民革命軍的番號順序改稱第35軍,下轄第72...
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建制歷史可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1947年2月10日,朱德第一次以“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的名義與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共同簽署了組成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的命令。各地八路軍、新四軍及東北民主聯軍也陸續更名為中國人民...
九一八事變後該犯叛國投敵,為偽滿傀儡政府之柱石,先後充當安東省長、通化省長,1942年調任偽參議府參議,即協助溥儀審核批准外交、軍事、偽國大事,嚴重危害東北人民。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軍法處判丁超死刑。
邊防部隊隨著國家的形成而產生。公元前27~前23世紀,古埃及已在東北部和南部邊境駐兵設防,到前13世紀出現了邊境軍屯部隊。古羅馬在公元3世紀正式設定邊防部隊。14~15世紀,俄國組建了邊防軍。在中國,《史記・伍子胥列傳》已有“使...
4月20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1師。8月18日炮兵5師47團歸屬炮兵1師建制領導(1950年12月27日該團調歸炮兵5師領導)。1950年3月炮兵1師調歸東北邊防軍領導;10月8日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1師,隸屬志願軍總部;10月19日時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