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改編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
- 外文名:40th Corp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
- 軍長:溫玉成
- 政治委員:袁昇平、溫玉成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改編而成。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改編而成。軍長溫玉成,政治委員袁昇平(後溫玉成兼任),下轄第118、第119、第120師。1950年7月,編入東北邊防軍。10月8日,改編為中國人民志...
10月,第40軍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中,第40軍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區抵抗了“聯合國軍”與南韓軍隊3個師及一個旅的進攻,第120師第360團第1連副班長曹慶功、第358團第3連班長王...
劉維漢(1925—1951年4月29日),男,湖南省桃源縣人,194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所在隊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20師358團1營3連。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1951年4月29日犧牲,時年26歲。人物生平 劉維漢,1925年生於湖南...
1948年11月參加革命,1950年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40軍第119師第355團第8連班長。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擔任守備諸鶴山西南725高地任務,英勇頑強。1951年4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授予他“二級英雄”榮譽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
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勳典禮大會上,又獲“二級戰士”榮譽勳章一枚。1951年,在一次戰鬥中犧牲。革命經歷 秦永發,1928年生於遼寧省西豐縣。1949年5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0月隨軍赴朝鮮參戰,同年12月入黨。曾任志願軍40軍...
王學風(1926-1951),安徽省碭山縣人六區王寨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時期,王學風跟隨所在的志願軍第40軍踏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征途。時任120師358團1營3連副班長的他,因驍勇善戰先後榮立大功兩次。1953年4月,...
1948年在東北參加革命,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時為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118師354團三營戰士,參加了平津戰役和進軍華南的作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赴朝作戰,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1953年春季反登入...
中國人民志願軍40軍360團3連3班班長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第一天,40軍在溫井地區與韓國軍第1師一部和第6師一個加強營遭遇,當二十多名敵人撲向360團3連3班陣地時,他抱起兩根爆破筒,撲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溫井戰鬥是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擊潰南韓軍並攻占溫井的重要戰鬥。1950年10月19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含其指揮的南韓軍)占領平壤, 隨後分兵多路向朝中邊境推進,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作戰部隊入朝。南韓軍第6...
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第二次進攻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一部對高浪浦里西北馬踏里西山—梅峴里東南山“聯合國軍”守軍實施的進攻戰鬥。馬踏里西山—梅峴里東南山位於高浪浦里西北4千米處,分別由“聯合國軍”土耳其旅第1營第...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朝鮮溫井西北兩水洞地區,與南韓(韓國)軍第6師一部進行的遭遇戰。是志願軍入朝參戰後的首次殲滅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含其指揮的南韓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9師奉命首先殲滅清川江東岸蘇民洞、龍水洞地區美軍第2師第38團,然後向西倉穿插,割裂德川地區的南韓軍部隊和清川江地區美軍部隊的聯繫,保障第38、第42軍殲滅德川、寧遠地區的南韓軍部隊。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第352團第3營的榮譽稱號。1951年2月11日,志願軍在朝鮮橫城地區發起戰役反擊。第352團奉命直插廣田、台峰,切斷南韓(今韓國)軍第8師退路,第3營擔任尖刀營。在營長李玉才帶領下,全營從上榆洞以南山...
喬恆志,志願軍第40軍120師358團2營衛生所所長。解放戰爭中多次出色地完成戰地救護任務,立大功6次,獲“戰鬥英雄”“紅色救護員”稱號。1950年9月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抗美援朝前線,數次冒著美軍飛機的...
余進凱,男,1929年出生,瀘州籍抗美援朝老戰士。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8師354團1營4連的班長,余進凱先後擔負戰備機場搶修和朝鮮戰場傷員運送、犧牲戰士善後工作。參軍的幾年間,余進凱因為表現突出,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
李玉才(1921.1—1945.8)山東安丘人,生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8師352團3營營長。1945年8月犧牲。人物生平 李玉才,山東安丘人,1921年1月生。生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8師352團3營營長。曾立一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
至此,第42軍切斷南韓軍第8師主力與位於橫城的師指揮所的聯繫,並占領梨木亭至陵谷公路以西以南地區。從正面由下高垈、新垈里突擊的第40軍突破後,左翼第118師迅速楔入南韓軍縱深,打亂了南韓軍第8師戰鬥隊形;右翼第120師突破...
1950年11月25日黃昏,在清川江以北整個西線,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於博川向英軍第27旅、第66軍於泰川向南韓軍第1師、第39軍於寧邊向美軍第25師、第40軍於球場向美軍第2師、第38軍於德川向南韓軍第7師、第42軍於寧遠向南韓...
鄭需凡,1922年8月(農曆7月17日)生,山東龍口人。原名鄭煦蕃。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偵察處處長,華南工作團軍報助理,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人物經歷 1935年冬輟學去青島威海路中國聚記制鏈廠當學徒工。19...
陳金成(1925年-1950年),男,福建省漳平縣和平鄉和平村人。 1949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第40軍120師360團2營9連戰士。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於1950年10月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1950年11月在戰鬥中犧牲。人物生平 1...
馬順天(1921年-1950年11月4日),男,河北省灤縣馬家莊人,1938年5月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20師359團政治委員,於1950年11月4日犧牲。人物經歷 1938年5月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20師359團政治委員。犧...
這是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的一個老戰士寫的抗美援朝“紀事”。他跟隨自己的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全過程。“紀事”除比較詳細地記述了自己在近三年的火與血的殘酷鬥爭中所經受的考驗和鍛鍊以及成長的過程外,則主要是記述了他的...
湯景仲(1917年9月-1952年5月15日),男,山東省壽光縣孫家集街道湯家莊人,1937年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8師參謀長,1952年5月1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遭敵機空襲犧牲。人物經歷 1937年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
徐德新(1926年-1953年),男,福建省浦城縣萬安鄉富湖村人。1949年10月參加革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120師358團戰士。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隨所在部隊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赴朝參戰,參加了第一次至第五次戰役、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