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簡稱政協信陽市委員會或信陽市政協)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組織,是信陽市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第四章第四十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自治州、設區的市、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凡有條件的地方,均可設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該地方的地方委員會。”原信陽專區潢川專區信陽地區均屬省派出機構,不設立政協組織。

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第五屆委員會主席:馮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
  • 外文名:Xinyang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 機構簡稱:政協信陽市委員會或信陽市政協
  • 主要職能: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 現任領導:馮鳴 
歷史沿革,機構設定,現任領導,主席,副主席,秘書長,

歷史沿革

政協組織是政協存在與開展活動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後,現信陽市的行政區劃和行政體制經歷了多次變化。先後經歷了設專區(專員公署)、地區(行政公署)、設立信陽市等不同行政體制。
最初,信陽專區(1970年改稱信陽地區)、潢川專區(1952年撤銷)各縣市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信陽市成立協商委員會。
1956年至1964年,縣級信陽市、潢川縣、固始縣等3個主要縣市政協委員會相繼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間,政協工作受到嚴重乾撓被迫中斷。
1980年開始,信陽地區9縣1市相繼恢復或建立政協委員會,中共信陽地區委員會統戰部負責組織駐區的省政協委員開展活動和指導縣市政協工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
1984年,中共信陽地委為便於更好地開展政協工作,在地委統戰部增設中共信陽地委政協聯繫科,後相繼升格為中共信陽地委政協聯絡處、信陽地區政協工作聯絡委員會。
1996年更名為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信陽地區工作委員會;1998年信陽撤地設市後,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撤銷信陽地區設立地級信陽市的批覆》和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建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信陽市委員會。
政協信陽市委員會成立後,緊緊圍繞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就信陽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對每個時期的巨觀戰略思想、總體布局、實施方案、工作目標等,都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目前,政協信陽市委員會已歷經一、二、三、四屆,至2017年6月進入第五屆。

機構設定

根據政協章程規定和工作需要市政協機關設定工作機構:辦公室、調研室。辦公室下設秘書科、人事保衛科、行政科、聯絡接待科。調研室下設調研科、信息宣傳科。
設立九個專門工作委員會: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農業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學習和文史資料委員會、港澳台僑民族宗教委員會、縣區政協工作委員會、委員聯絡工作委員會。各委員會下設綜合科,其中委員聯絡工作委員會還增設了信訪科。
另設市政協機關黨委、市政協機關紀工委。

現任領導

主席

馮鳴

副主席

霍勇、周慧超、王勇、周保林、楊淑萍、吳正先、陳豫

秘書長

李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