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

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保障工作的領導機關,朝鮮戰場後方對敵鬥爭的指揮機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
  • 外文名:Logistic Headquarter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
  • 成立時間:1951年5月19日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根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10月8日簽署的命令,志願軍以東北行政區為總後方基地,一切後方供應事宜統由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調度指揮並負責保證之。東北人民政府指定政府副主席李富春,會同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李聚奎),專門負責志願軍的後方勤務保障工作,並於10月23日在朝鮮境內設立東北軍區後勤部前方後勤指揮所,由東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張明遠、東北人民政府農林部部長杜者蘅負責,下轄3個後勤分部、7個大站、6個醫院、3個汽車團及其他輜重、警衛部隊。1951年2月,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中南軍區後勤部部長周純全為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東北軍區後勤部原部長李聚奎為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秘書長張明遠為政治委員。2月22日前方後勤指揮所改為前方後勤指揮部,由周純全和張明遠、杜晚腿者蘅負責。
志願軍在朝鮮作戰,一切物資均由國內組織運送。特別是志願軍發起踏棵嬸第三次戰役後,戰線由鴨綠江畔迅速前推至“三八線”南北地區,部隊保障任務日益繁重,而後勤組織機構極不健全,後勤保障力量薄弱,無法適應戰爭保障的需要,加之美國空軍嚴密封鎖後方疊說兵交通線,志願軍的後勤保障十分困難。為加強志願軍後方勤務工作,改變朝鮮戰場後勤保障工作的被動局面,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不斷從國內抽調力量,增加志願軍的後勤保障力量。1951年5月19日,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負責管理朝鮮境內的一切後勤組織與設施,組織指揮志願軍的供應、運輸、衛生和後方防空、警備、維持秩序等事宜。6月,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成立,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兼任組嚷乃協司令員,周純全任政治委員,張明遠任副司令員,杜者蘅任副政治委員,下轄司令部、政治部、軍械部、運輸部、供給部、衛生部。到1951年10月,志願軍後方勤務部隊發展到6個分部、28個大站、4個警衛團另9個營、13個汽車團、27個輜重運輸擔架團、3個公路工程大隊、39個兵站醫院、4個高炮營、3個通信營、8個運輸營,共14萬餘人(不含軍以下後勤人員)。另配屬1個公安師、1個步兵師及6個工兵團、8個高炮營等約8萬人。後勤保障人員與參戰部隊的人數比例,由出國參戰時的1∶40提高到了1∶6.4。
此後,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力量不斷得到加強,編制體制也根據戰爭的需求進行調整。1951年11月,增設幹部管理部。1952年7月,運輸部改組為車管部和油料部,供給部改組為財務部和軍需部。1953年1月,吳先恩任後方勤務司令部副司令員。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時,志願軍夜汗射拜後方勤務司令部下轄5個後勤分部、23個大站、17個汽車團、5個警衛團、3個基地醫院和16個兵站醫院、9個高炮營、1個軍械修理廠端歡照和1個軍械修理所,並指揮1個公安師、13個工兵團。朝鮮停戰之後,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縮編為志願軍後勤部,張明遠任部長。1958年10月,志願軍撤離朝鮮回國,志願軍後勤部建制於1959年1月撤銷。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按照志願軍首長意圖,組織和領導志願軍在朝鮮境內的一切後勤保障工作,包括籌劃作戰物資的接收、轉運、保管、分配;收容流散人員;組織醫治和後送傷病員;統一領導並指揮配屬的高射炮兵、工兵、公安部隊等,維護交通、防空作戰,確保倉庫和交通運輸線的安全;組織並負責橋樑道路的維護和搶修,保證運輸暢通;領導並負責後方的警備、維持治安、剿匪肅特、倉庫建設等後方勤務工作。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在志願軍首長領導下,逐步探索並建立了與現代戰爭相適應的後勤保障體制,建成了前後貫通、左右銜接、縱橫交錯的兵站運輸網,基本保障了戰爭的需要,並實現了後勤職能由一般組織供應向“指揮戰鬥、組織供應”祝刪付的轉變,補給方式由分散的就地取給和取之於敵為主向主要依靠國家組織統一供應的轉變,供應對象由以步兵為主向多軍兵種合成部隊的轉變,後勤編成由少數業務部門和勤務部隊向包括作戰、業務、技術等多專業、多勤務編成的組織與對敵鬥爭戰鬥集體的轉變,為保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向著現代化後勤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