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

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抗美援朝作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從物資和技術等方面保障部隊作戰、生活和建設需要的後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
  • 發生時期:抗美援朝作戰期間
主要問題
抗美援朝作戰中,志願軍後勤工作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①主要依靠國內保障。
②保障任務重。
③後方鬥爭激烈。志願軍後勤必須在戰鬥中保障,在保障中戰鬥。志願軍後勤經過不斷調整與改進,提高了後勤保障能力,出色地完成了保障志願軍作戰的任務。
保障志願軍出國作戰 
1950年7~10月,志願軍後勤以東北戰略區為總後方基地,進行了人力、物力和技術力量的緊急動員和突擊補充。東北軍區和邊防軍各部隊按戰時需要,迅速恢復、建立和充實了各級後勤機構,組建了3個後勤分部;開設了3條通向戰區的縱向兵站線;除補齊參戰部隊的攜、運行物資外,還在邊境地區儲備了5個基數的槍彈、20個基數的炮彈和1.67萬噸糧食;組建了有4.5萬個床位的醫院(後擴展至10萬個床位)和3萬人的民工擔架隊,保證了部隊及時入朝作戰。10月23日,東北軍區後勤部組成前方後勤指揮所入朝,統一領導和組織戰區後勤工作。
保障志願軍實施戰略反攻作戰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聯合國軍”投入各型飛機1 100餘架(後增至1 700餘架),重點攻擊志願軍後勤補給線,使志願軍後勤人員、車輛、物資遭受嚴重損失。僅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就損失汽車600多輛,占總數的46%。面對嚴重困難,志願軍實施了後勤工作戰鬥化的一系列舉措:後勤分部增至7個(後調整為6個),人員達8.5萬人;把主要工作轉入夜間進行,以減少美機空襲造成的損失;調大批鐵道部隊、高炮部隊和工兵部隊入朝,加強了對鐵路、公路的搶修和對空作戰;在主要公路沿線設定萬餘人的防空哨(後增至2萬餘人),專司對空監視報知勤務;大量構築防護工程,將主要物資和設施轉入地下。在作戰補給方面,通過延伸兵站線實施跟進保障;開設臨時供應站實施定點保障;突擊前送彈藥、炒麵,對重點地區實施越級保障。前線廣大指戰員面對供應困難,加大攜行量,利用戰場繳獲補充自己,並就地向朝鮮政府和人民民眾借用部分糧食,保證了作戰任務的完成。
保障志願軍實施戰略防禦作戰 
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防禦作戰。
1951年5月19日,中央軍事委員會作出了關於加強志願軍後方勤務工作的決定,提出成立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將執行任務的工兵、高射炮兵、公安、通信、運輸等部隊劃歸後方勤務司令部領導與指揮。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兼任後方勤務司令部司令員,周純全任政治委員。10月,志願軍後勤部隊和配屬的部隊達到18萬餘人,汽車3 700餘輛。11月,在安州成立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統一領導與指揮總兵力達5.3萬人的鐵路運輸部隊、搶修部隊和護路的高炮部隊。對物資嚴密組織疏散並加強偽裝,有計畫地構築地下、半地下倉庫和掩體,把人員、物資、車輛轉入防護設施內;組織對鐵路、公路的搶修,在鐵路受阻地段組織物資的倒運、接運;加強高炮部隊的對空防禦和民眾性的對空射擊活動。同時,變革供應體制,把整個戰區劃為戰役後方和戰術後方兩個層次:從鴨綠江邊的中國口岸到一線各軍駐地為戰役後方,構成志願軍後方地域,將其劃分為若干供應區,每區設一個後勤分部,負責對區域內部隊的直接保障,取消兵團後勤,由分部直供到軍;從軍後勤到前沿陣地之間為戰術後方,構成部隊後方地域,以軍後勤為主體,按軍、師、團建制系統實施保障,形成了新的劃區供應與建制供應相結合的體制。在變革後勤體制的基礎上,通過建設縱橫交錯、相互連線的鐵路、公路網,並沿主要交通線配置以兵站為核心的各類保障實體和掩護部隊,使整個戰區成為既能運、能儲、能供、能修、能醫,又能打、能防的後勤保障體系和對敵鬥爭體系。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志願軍後勤共接運從中國運往朝鮮前線的物資260餘萬噸,補充槍械48萬多支(挺)、火炮1.3萬多門、汽車2.1萬輛,救治傷病員83萬餘人次,修復槍枝7.5萬多支(挺)、火炮1.4萬多門次,新建公路2 500多千米,加修公路8 100多千米,新建倉庫1.5萬多座、病房6 900多間、簡易營房1.5萬多座。汽車運輸204.4萬多台次,運量480餘萬噸;鐵路運輸38.5萬多車,運量800餘萬噸。後勤部隊共有4.8萬餘人和766個單位榮立戰功,出色完成了繁重的後勤保障任務,為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