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 (Chinese 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CSHCFR),源於1979年4月在成都召開的全國史學規劃會議上的倡議, 正式創立於1981年5月在廈門大學召開的成立大會暨首次學術討論會。本會是在國家民政部註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代管的全國性學術團體,現有會員近800人,均為博士生以上或中級職稱以上的科研、教學和出版人員。遍布全國所有的省、市和自治區(包括港、澳、台)。學會下設中外文化交流史、中日關係史、絲綢之路史等3個專業委員會。現在是第八屆理事會主持工作。學會出版了譯叢5集,論叢19集。原定每年出版一期通訊,已出版25期;自 2011年5月 16日起,創立本會專屬網站。
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於1981年5月在廈門大學成立,並舉辦了第1次學術討論會。會議選舉孫毓棠(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為理事長,韓振華(廈門大學)、姚楠(上海譯文出版社)為副理事長,馬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任秘書長。當時共有會員50人。
學會於1986年9月在寧波召開了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次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主題是“中國歷史上的閉關和開放”。會議選舉韓振華任會長,姚楠任副會長,夏應元任秘書長。
學會於1988年8月,在河北北戴河舉辦第3次學術討論會,繼續討論“中國歷史上的閉關和開放”問題。
學會於1992年在揚州召開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4次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主題是“揚州在中外關係史上的地位”。會議選舉韓振華為會長,夏應元、謝方(中華書局)和蘆葦(暨南大學)為副會長,夏應元兼秘書長。
學會於1994年3月,在深圳大學舉辦第5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是“中國華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學會於1997年11月,在廣西東興與暨南大學歷史系合作,召開了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6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史”。會議上夏應元當選為會長,黃時鑒(杭州大學)、郁龍余(深圳大學)、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高偉濃(暨南大學)和莊國土(廈門大學)為副會長,耿昇兼任秘書長,會員約200人。
學會於1998年,與北京外國語大學、杭州大學合作在杭州召開了第7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是“16-18世紀的中西關係史”國際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1999年11月,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北京行政學院、香港中華萬年網和廈門大學合作,在廈門召開了第8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是“海外漢學及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期間,根據國家民政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檔案要求,70歲以上的學者不再擔任全國性學術團體的主要負責人的決定,會議對理事會進行了改選。夏應元不再擔任學會會長,由耿昇接任會長。會議又增補了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周偉洲(西北大學)為副會長,萬明任秘書長,夏應元任名譽會長。學會會員已有300餘人。
學會於2000年,在蘭州,與西北民族學院等單位合作,舉辦第9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為“絲綢之路與西北少數民族的歷史”。
學會於2001年10月,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中心、廣東社會科學院、雲南社會科學院、香港中華萬年網、雲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在昆明召開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0次學術討論會,也是學會成立20周年的紀念大會。會議的主題是“西北、西南與海上三條絲路比較研究”。大會選舉耿昇任會長,郁龍余、莊國土、周偉洲、張西平、張國剛(南開大學)、厲聲(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紀宗安(暨南大學)、賀聖達(雲南社會科學院)、鄧開頌(廣東社會科學院)、石源華(復旦大學)、吳志良(澳門基金會)為副會長。陳佳榮(香港齡記出版公司)、曲德林(北京語言大學)為名譽會長,萬明任秘書長。學會會員已有500餘人。
2001年12月,學會與寧波文化局、浙江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寧波召開第11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是“寧波港與海上絲綢之路”。
2002年11月,學會與深圳大學合作,在深圳召開第12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為“中國海外貿易與海外移民史”。
2003年8月,學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新疆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在烏魯木齊召開第13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史”。
2003年11月,學會與澳門理工大學、澳門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在澳門召開“16-18世紀的中西關係與澳門”國際學術討論會,也是本會的第14次學術討論會。
2004年2月,學會與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單位合作,召開第15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是“中國與東亞漢文化圈國家關係史”。學會會員已經突破700名。
2004年11月,學會與暨南大學合作,在珠海召開“中外關係史百年學術回顧”的國際學術討論會。這是本會的第16次學術討論會。
2005年5月,學會與杭州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合作,召開了“明清以來的中外關係史”學術討論會,這是學會的第17次學術討論會。
2005年8月,學會與延邊大學、瀋陽東亞研究中心合作,在延吉市召開了“多元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同時召開了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這是本學會的第18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經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了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學會會員近800人。會議選舉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為會長。郁龍余(深圳大學)、莊國土(廈門大學)、吳志良(澳門基金會)、厲聲(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紀宗安(暨南大學)、賀聖達(雲南社會科學院)、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石源華(復旦大學)、武斌(瀋陽故宮博物院)、姜龍范(延邊大學)、晁中辰(山東大學)、方鐵(雲南大學)、萬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苗普生(新疆社會科學院)、王曉秋(北京大學)、龔纓晏(浙江大學)為副會長。萬明兼任秘書長。
學會於2005年12月與寧波市文化局、浙江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召開“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學術討論會。這是本學會召開和參與召開的第19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6年8月間,與新疆社會科學院、暨南大學文學院、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新疆師範大學歷史系、喀什師範學院等單位聯合,在喀什舉辦了“絲綢之路與文明的對話”學術討論會。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20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6年12月,與深圳大學聯合舉辦了“中國對外開放史”的學術討論會,這是本學會組織的第21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7年5月,與瀋陽故宮博物院、澳門基金會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在瀋陽召開了“明清之際的中外關係史”學術討論會。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22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8年3月 在三亞,與瓊州大學、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聯合舉辦“新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研究”學術討論會,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23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8年8月,與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所聯合在阿拉爾召開“環塔里木中外文化交流”學術討論會。這是本學會的第24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8年10月間,與聯合國泛絲綢之路系列活動組委會、魯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蓬萊市人民政府聯合,在山東蓬萊舉辦了“登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25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9年5月,與陝西師大西北民族研究中心、華東師大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榆林學院聯合主辦,在陝西榆林召開“草原絲綢之路”學術討論會,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26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09年9月,與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在雲南蒙自舉辦“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學術研討會,同時召開了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這是本學會的第27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經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了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選舉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為會長。郁龍余(深圳大學)、邱 進(華僑大學)、苗普生(新疆社會科學院)、莊國土(廈門大學)、吳志良(澳門基金會)、厲聲(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紀宗安(暨南大學)、賀聖達(雲南社會科學院)、石源華(復旦大學)、武斌(瀋陽故宮博物院)、姜龍范(延邊大學)、晁中辰(山東大學)、方鐵(雲南大學)、龔纓晏(浙江大學)、萬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常務)、譚廣濂(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朱政惠(華東師範大學)、王 欣(陝西師範大學)、王 川(四川師範大學)、戴建兵(河北師範大學)、 齊木德·道爾吉(內蒙古大學)為副會長。萬明兼任秘書長。
學會於2010年7月-8月,與西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合作, 在蘭州舉辦第28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的主題為“2010絲綢之路與西北歷史文化”。
學會於2010年8月,與新疆新和縣人民政府共同發起主辦,由新和縣人民政府承辦“絲綢之路與龜茲中外文化交流”學術討論會,在新疆新和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29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0年11月,和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由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承辦“東亞共同體與中日韓關係”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0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0年11月,與華僑大學聯袂發起和主辦,由華僑大學具體承辦“多元宗教文化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學術討論會,在福建泉州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 31 次 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1年4月,和中國南海研究院、海南師範大學南海區域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由海南師範大學南海區域文化研究中心承辦“南海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2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1年7月,和中國先秦史學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旅遊學院、三星堆博物館和三星堆研究院等聯合舉辦“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中國西南與歐亞古代文明國際研討會”,在四川省廣漢市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3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1年8月,與遼寧省歷史學會、瀋陽故宮博物院聯袂舉辦,由瀋陽故宮博物院承辦“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30周年紀念會暨學術討論會”,在遼寧瀋陽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4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1年11月,與廣州大學、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由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承辦首屆“廣州十三行與清朝中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5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與杭州市佛教協會合辦,由杭州市佛教協會主辦,杭州市宗教研究會、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協辦,杭州佛學院承辦“第十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6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與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由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承辦“城市與古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7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3年8月10日至11日,與南澳縣人民政府、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南澳一號’與‘海上陶瓷之路’”學術研討會,在南澳島召開,這是由本學會組織的第38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3年10月19-20日,與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聯合舉辦“歷史上中外文化的和諧與共生”學術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同時舉行了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這是本學會的第39次學術討論會。會議經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了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選舉丘進為會長,萬明(法人代表) 為執行會長,莊國土、紀宗安、吳志良、石源華、
武斌、李國強、鄭曉雲、張一平、田衛疆、朱亞非、朱政惠、王欣、王川、王勇、戴建兵、
孫光圻、張倩紅為副會長,孫泓為秘書長,蔡鴻生、周偉洲為學術委員會主任,耿昇為名譽會長。
學會於2014年3月31日,與太湖文化論壇聯合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絲綢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恆通途”) ,在巴黎召開。這是本學會的第40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4年9月15-18日,與北方民族大學合作,在寧夏銀川舉辦“絲綢之路與西北少數民族”學術研討會。這是本學會的第41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4年10月10-14日,與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合作,在鄭州召開本會2014年年會:“全球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研究”學術討論會。這是本學會的第42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5年9月2-9日,與塔里木大學及其西域文化研究院合作,在新疆阿拉爾等地召開“絲綢之路核心區高峰論壇”並考察。這是本學會的第43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5年9月18-19日,與陝西師範大學及其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合作,在西安召開“中外關係史視野下的‘一帶一路’學術研討會”。這是本學會的第44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5年10月16-18日,與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政法司、華文學院合作,在北京聯合主辦“華僑與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討論會。這是本學會的第45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6年10月27-30日,與大連大學中國東北史研究中心、中外文化交流史專業委員會合作,在大連聯合主辦“絲綢之路的互動與共生”學術討論會。這是本學會的第46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7年5月25-29日,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舉辦“海陸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同時舉行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這是本學會的第47次學術討論會。
學會於2017年6月16-19日,與青海省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院、青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聯合舉辦“中外關係史視野下的絲綢之路與西北民族” 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寧召開。這是本學會的第48次學術討論會。
建設宗旨
學會的宗旨是從事中外關係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科研、教學、出版工作。
組織機構
學會秘書處設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中外關係研究室內。
分支機構:
1、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專業委員會,2003年4月成立;
2、絲綢之路研究專業委員會,2003年4月成立;
3、中日關係史研究專業委員會,2003年4月成立。
理事成員
(一)現任領導成員名單(2009年9月——)
會 長:耿 昇(兼法人代表)
副會長:郁龍余、丘 進、苗普生、莊國土、吳志良、賀聖達、紀宗安、厲 聲、石源華、武 斌、姜龍范、晁中辰、方 鐵、萬 明(常務)、譚廣濂、朱政惠、龔纓晏、王欣、王川、戴建兵、齊木德·道爾吉
秘書長:萬 明(兼)
(二)歷屆領導成員名單
第一屆領導成員(1981年5月——1986年9月)
會 長:孫毓棠
副會長:韓振華、姚 楠
秘書長:馬 雍
第二屆領導成員(1986年9月——1992年9月)
會 長:韓振華
副會長:姚 楠
秘書長:夏應元
第三屆領導成員(1992年9月——1997年11月)
會 長:韓振華
副會長:夏應元、謝 方、盧 葦
秘書長:夏應元(兼)
第四屆領導成員(因會長年齡超出規定,1999年11月進行了調整)
(1997年11月——1999年11月)
會 長:夏應元
副會長:黃時鑒、郁龍余、耿 昇、高偉濃、莊國土
秘書長:耿 昇(兼)
(1999年11月——2001年10月)
會 長:耿 昇
副會長:黃時鑒、郁龍余、高偉濃、莊國土、張西平、周偉洲
秘書長:萬 明
第五屆領導成員(2001年10月——2005年8月)
會 長:耿 昇(兼法人代表)
副會長:郁龍余、莊國土、周偉洲、張西平、張國剛、厲 聲、紀宗安、賀聖達、鄧開頌、石源華、吳志良
秘書長:萬 明
第六屆領導成員名單(2005年8月—2009年9月)
會 長:耿 昇(兼法人代表)
副會長:郁龍余、苗普生、莊國土、吳志良、賀聖達、紀宗安、張西平、厲 聲、石源華、武 斌、姜龍范、晁中辰、方 鐵、萬 明(常務)、王曉秋、龔纓晏、丘進、謝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