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背景
歷史背景
中國的
十二生肖,約在公元前3世紀即已有之,具有悠久的歷史。
十二生肖,亦稱十二相屬,系中國祖先採用“
天干地支”紀年時創造的方法,以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將此與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之十天干對應,以六十年為一周期,即所謂花甲,循環往復,以利紀年。
設計過程
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在具體雕刻過程中,雕刻師黃福德通過觀察虎體的受光面,然後採用高低深淺不同點線塊面的技法,勾勒描繪物象輪廓,結合嫻熟而巧妙。明亮處的虎斑走刀平滑暗色的虎斑施用“麻刻”刀法,走刀細膩,這像中國山水畫的皴法——作皴如芝麻小粒,聚點成皴的表現形式,刻出虎斑皮毛的紋理、陰陽向背和穿插疏密之變化。“麻刻” 刀法較易表現虎皮毛膚色的斑斕。
山崗按浮雕的需要在一些局部做了相應改動:山石與虎的腿、腹之間,間隔空隙拉大,主要是為了強化點形的威風和動感的張力;開合的虎嘴、粲然的虎鬚、卡背的弧度、虎首虎尾的扭動方向、虎尾的一翻一前,以及它們之間相互的剪影關係,和山岩、虎形、樹木等作畫元素的不同肌理的變化和過渡、各種輪廓線的弧度等,都做了雕刻技法上的刻意強調。
發行原因
為了傳承中國傳統的生肖民俗文化和慶祝中國農曆丙寅虎年的到來,中國人民銀行於1986年發行一套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質紀念幣和銀質紀念幣各1枚。
制幣參數
幣面圖案
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主題圖均為北京故宮
太和殿,太和殿上方環刊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幣面下方用篆書橫刊“故宮”和用阿拉伯數字橫刊年號“1986”字樣;背面圖案主題圖均為何香凝所繪《猛虎圖》,老虎的左邊橫刊對應的面額“150元”“10元”,老虎的後面豎刊中國農曆紀年“丙寅”及何香凝的落款印鑑。
錢幣賞析
正面圖案
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所描繪北京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被列為中國古代建築之首。太和殿襯托出紀念幣的雄偉和莊重。另外,從1985年
中國乙丑(牛)年金銀紀念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才正式出現於生肖紀念幣的幣面上,且該版的國號字為繁體隸書,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的國號改成簡體字,並一直沿用。
背面賞析
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的原作《猛虎圖》創作於1953年,其時,作者
何香凝已經年逾七旬。儘管如此,老人仍以酣暢淋漓的筆墨,為人們勾畫出一隻栩栩如生的猛虎形象。深秋的風帶著無拘束的野性,在山谷間迴蕩,陡峭的山岩之上,瀰漫著蕭瑟的寒氣。猛虎是從山林中呼嘯而下的,身體碩大,卻機警,卻機靈,貼著峭壁而行,面廓半側,雙目炯炯,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她的筆觸是細膩的,她的情感是奔放的,她的技術是粗獷的,下山虎的猛勁,衝勁,野勁,全在畫面上表現了出來。
從柔軟的宣紙紙質,到堅硬的金屬材質,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上再現《猛虎圖》,有其失,也有其得。相比之下,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少了國畫烘托的斑斕色彩,少了國畫渲染的瑟瑟氛圍,也少了國畫線條的逼真與生動。但從另一個角度,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鑄造時特有的浮雕工藝,深處濃烈,淺處平淡,突出了動物虎本身的肌理,原作中的“柔”被大大減弱,原作中的“烈”被大大增強。一減一增之間,何香凝《猛虎圖》完成了藝術升華的二度創作。
其實, 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上的虎圖與原作《猛虎圖》,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猛虎的角度有細微的調整。原作上的虎,是下山虎,意態生動,帶有更多狂野之勁。而該套金銀紀念幣上的虎,是出山虎,雖也虎氣十足,但理性的成分更多一些。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畢竟是生肖金銀幣,生肖中還帶有賀歲色彩,故此平和一些,理性一些,更符合生肖文化本身的內涵,也更貼近它本身的主題。
外界評價
何香凝的畫作《猛虎圖》兼工帶寫,較為傳神,通過設計師、雕刻師的二次創作把其帶進中國丙寅(虎)年金銀紀念幣幣面上,具有賞玩之美感。
(上海市錢幣學會理事、中國金幣總公司顧問黃瑞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