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遙遠的往事》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俊科。
基本介紹
- 書名:並不遙遠的往事
- 作者:馮俊科
- ISBN:9787020079087
- 頁數:351頁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並不遙遠的往事》內容簡介:任何一個作家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記憶,都是其重要的寫作資源,俊科先生這部散文集的相當一部分篇章,就是寫自己十八歲前在鄉村經歷的一些事情。
比如第一次吃牛肉,比如聽廣播,比如洗澡,比如過年,比如吃棗……俊科在講述這一件件一樁樁鄉村舊事時,變換著使用兩種眼光:一種是親歷者的眼光。這使他的文字妙趣橫生,使事件異常生動地重現在我們眼前,給人一種聽童話的感覺。
作者簡介
馮俊科,1972年參軍,翌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現任北京市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出版有《帝王治國策》、《西方幸福論》、《兩槐居論稿》等專著和散文集《寫在牆上的思念》、雜文集《有話直說》等。
圖書目錄
序
親人
爺爺
奶奶
外祖父
生死情
去姥姥家
外祖父的那一群羊
魂歸自然
寫在牆上的思念
驕陽下的父親
葬父
燈光中的母親
母親的老話
哥哥上大學
三姑
均舅
鄉親
鄭知縣
法爺與槓爺
懂中藥的五爺
烈士沒名
兩個老虎
土匪李山
膽大的旺爺
白眼狼廣叔
咬蛋蟲吳畝三
小偷二蛋
痞子狗旺
天殺的天法
晨讀
同桌的她
村花巧英
劁豬匠牛小方
老瞌睡鄭林
憨俊
劉氏豫鄉廚
辛山和狗
辛民的車謠
悲劇人物王增
回鄉知青丁茂
老幹部江岳
上吊自盡的老黑媽
農會主席麥垛
生產隊長老跑
戰鬥隊長馬細
標語能手王老標
追星者瘸根
荒草
古伯
老癱
兒子
八隊隊長譚老四
燃燒的玉米地
村事
第一次吃牛肉
農村人洗澡
小時候聽廣播
鄉村過年
大躍進的夜晚
農村中的順口溜
大棗的往事
憶苦思甜
拾紅薯
分菜
麥收
鐵棍山藥
春雨
村煙
村夜
南院
北院
水愁
地愁
樹愁
溴河
黃河灘
梨花村
哭泣的老槐樹
故鄉的傳說
後記
圖書序言
2010年開年讀的第一批作品,是馮俊科先生的新散文集《並不遙遠的往事》。大約因為我倆都是農家出身,加上又都有當兵的經歷,又都是由中原來到北京客居,所思所想有共同之處,故讀他的作品,有一種分外的親切和感動。他那質樸而飽含真情的文字,把我又帶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河南故里,帶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鄉親們中間。
俊科先生寫得最撼人心魄的,是寫他摯愛著的親人們的作品。這部分篇什,因寫的都是他最愛最熟悉的人,他的文字不事雕琢,只求用最貼切的語言把親人們的音容笑貌呈現出來,把他們美好的內心世界袒露給世人,把他們的人生經歷和人生追求告訴給讀者。爺爺、奶奶,外祖父、姥姥,父親、母親,哥哥,三姑,這些與俊科血脈相連的親人,經他的筆,活靈活現地站到了讀者面前:那是嘴噙菸袋、手拿火鐮的爺爺,這是從容指揮先辦喜事後辦喪事的奶奶;那是挑著豆腐擔子的外祖父,這是背著老中醫來家給外祖父看病的姥姥;那是在驕陽下勞動在青紗帳里的父親,這是在煤油燈下做針線活的母親;那是興沖衝去開封師院報到的哥哥,這是八歲被賣給他人的姑姑……這一組親人的文學畫像,既是一個中年男子對親人們的思念和回望,也是一個作家對家族親人的一份文字回報。讀著俊科那些飽蘸真情的語句,我不由得也想起了自己的親人。我們這些在農村長大的人,我們這些獲得讀書機會的鄉村娃,我們這些由農村走進北京的外省人,哪個人不是浸在親人們的深愛和厚望里?俊科的這些文字,會誘使我們去回想曾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親人們;會提醒我們不要在燈紅酒綠華服美食里忘了親人;會警示我們不要在掌聲笑聲車馬喧鬧中忘了自己的來路;會告訴我們,在看似平凡普通的親人們身上,其實閃耀著許多值得我們珍視和承繼的東西。
俊科雖然生活在北京城裡,但遠在河南故里的鄉親依然是他關注和牽念的對象。於是,鄉村社會裡的各種人物,凡俊科耳聞目睹給他留下過印象的,排著隊走到了他的筆下和文章里。有在清末當過知縣的鄭春魁,有當過清朝大炮隊隊長的法爺,有懂中藥的五爺,有土匪李山,有生產隊隊長譚老四,有四類分子王老六的兒子王增,有護秋員林八爺,有憨子郭俊,有“追星族”瘸根等等。俊科寫他的鄉親,下筆時有三個特點:首先是含滿溫情,善於捕捉他們身上每一點人性的閃光。比如《燃燒的玉米地》里的護秋員林八爺,他不過是一個極普通的鄉下老人,可俊科卻發現他在保護偷玉米的小女孩這件事上,含蘊著人類寶貴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於是把玉米地里的那一場大火寫得很輝煌,那火既意味著部分勞動成果的毀滅,也意味著美好人性的瑰麗閃光。其次,是敢於直視暗處。俊科對鄉親們身上的愚昧、自私、猥瑣,甚至骯髒的一面,也沒有避諱,敢於直筆寫出來。比如那個八隊隊長譚老四,俊科不僅寫了他對村民的粗暴和兇惡,而且在文章的最後,還把他最齷齪骯髒的行為一下子托出,在令譚老四無地自容的同時,也令讀者無比意外和震驚,從而把人性的複雜和黑暗之處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了我們。再次,是敢於暴露左右農民命運的外部因素。我們讀俊科這一組寫鄉親的文章,有時心裡會很沉重,會不由得在心上發問:鄉親們怎會這樣生活?讓我們對鄉村生活發問,可能也是俊科寫這組文章的目的之一。不用諱言,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我們的農村政策出了問題,所以才導致了農民的生活狀態如此不堪。在《憨俊》一文里,那個名叫郭俊的鄉村婦女,僅僅因為藏了一點黃豆,命運竟發生了如此可怕的變化,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反省。
任何一個作家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記憶,都是其重要的寫作資源,俊科先生這部散文集的相當一部分篇章,就是寫自己十八歲前在鄉村經歷的一些事情。比如第一次吃牛肉,比如聽廣播,比如洗澡,比如過年,比如吃棗……俊科在講述這一件件一樁樁鄉村舊事時,變換著使用兩種眼光:一種是親歷者的眼光。這使他的文字妙趣橫生,使事件異常生動地重現在我們眼前,給人一種聽童話的感覺。像《黃河灘》里學游泳和借宿的事情,他講得惟妙惟肖,讓人如身臨其境,獲得了一種探秘般的閱讀快感。另一種是審視者的眼光。用成熟的現代的科學的眼光去審視這些往年舊事,使人看清一些事件的荒唐、荒誕和可悲性,從而去思考有關鄉村變革的種種途徑。像《大躍進的夜晚》里,工作組長老靳為了營造夜晚大幹社會主義的場面,讓各小隊糊了很多紙燈籠,一到晚上,就在村外的大樹、小樹、墳頭、土崗、河堤、井旁掛滿了紙燈籠,遠遠望去,田野里遍地燈火。作者在描述時的目光分明是嘲弄和痛恨的,分明是在告訴我們,這哪裡是在種田,這是遊戲土地和農民的生存!
俊科的正業是做官,但文學始終是他鐘情和摯愛的另一個對象。他一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堅持寫作,這些年,已有幾本書先後出版,他堅持不懈的精神令我欽佩。作為他的朋友,我有幸先讀了他這部新散文集的書稿,說了以上的讀後感,權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