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年拜祖大典

後人為紀念黃帝的功德,每年三月三這天都要舉行各種拜祖活動,尤其到了春秋時期,鄭國名相子產更是讓這一民間活動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興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於河南新鄭,系黃帝活動遺蹟)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並形成民俗一直延續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丙戌年拜祖大典
  • 地點黃帝故里(河南鄭州新鄭市)
活動簡介,三月三拜祖的由來,洪洞大槐樹,黃帝陵,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

活動簡介

“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定於2006年3月31日在河南省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隆重舉行。拜祖大典活動從今日至4月2日結束,歷時3天。
據大典執委會透露,截至昨晚7時,參加拜祖大典的海外來賓已達2800多人,宗親團體有14個。宗親團體最少的有2人,多的有200多人,分別來自加拿大、泰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羅豪才三位國家級領導人出席拜祖大典儀式,另有100多位省部級領導和1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大典活動。
丙戌年拜祖大典
邀請的海內外嘉賓已超過3000人,其中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世界之窗常務董事伍淑清,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潮州同鄉會會長、澳門歸僑總會副會長、創世企業集團董事長劉藝良,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秘書長任興亮,澳大利亞首富、鑽石控股公司董事長劉海燕,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張曼新等。據統計,屆時將有1萬餘人現場參加拜祖大典。
拜祖儀式大禮9項
2006年3月31日上午,參加拜祖大典的來賓,分3組車隊,將從鄭州出發,二、三組車隊直達黃帝故里,9時20分前進入拜祖大典現場,沿途將可看到巨龍起舞、盛世鑼鼓等表演。
第一組車隊9時行至第一牌樓——迎賓樓時,舉行“盛世迎親”儀式,儀式共三項,河南新鄭市委書記趙武安首先致歡迎詞;隨後新鄭市市長吳忠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贈送黃帝故里——新鄭市的城門鑰匙;最後由30名青少年學生向參加儀式的領導獻花。
行至第二牌樓——祈福樓時,觀看百家姓旗陣、太極表演、少林弟子表演。在第三牌樓——昌運樓,全體人員下車接受56個民族的代表敬酒,主拜人、貴賓等沐浴更衣,禮儀小姐為所有領導及嘉賓佩戴黃帝絲巾,鄭州市市長趙建才向領導報告大典程式準備完畢,隨後各位領導在武警禮兵的引導下,進入黃帝故里。9時30分,在主會場舉行歡迎儀式,司儀介紹參加大典的領導及來賓,並請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主持拜祖大典。
拜祖大典儀式於9時50分開始,寓意“九五至尊”,儀式共九項:第一項中共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致歡迎詞。主持人王全書主席宣布大典開始。
第二項肅立鳴炮。鳴禮炮34響,代表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第三項敬獻花籃。有關領導人分三組向黃帝像敬獻9個花籃(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敬獻花籃;請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河南省省長李成玉、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敬獻花籃;請鄭州市市長趙建才、鄭州市政協主席楊惠琴、新鄭市委書記趙武安敬獻花籃)
第四項點火上香。由奧運會冠軍、河南姑娘陳中點燃聖火。省部級領導、港澳台來賓和華僑華人代表,分三組向黃帝像上香。
第五項行施拜禮。全體來賓向軒轅黃帝像三鞠躬。
第六項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恭讀《拜祖文》。
第七項吟唱頌歌。全體人員跟隨1000名大學生和100名少年兒童合唱《黃帝頌》。
第八項樂舞敬拜。在音樂聲中,由黃河流經省份的代表和海外華僑代表9人向巨型龍頭注入黃河水,以二龍吐珠形成龍的傳人互動儀式。
第九項大典告成。(梁建輝 張都 孫海濤 陳曉東)

三月三拜祖的由來

黃帝在涿鹿打敗蚩尤之後,回到有熊國(今河南新鄭)。為了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制定一套法律、法規,要大家都去遵守,決定在西泰山(今河南新鄭市西北)大會諸侯。
三月三這一天,西泰山上黃色旗幟飄揚,山下東方青旗,西方白旗,南方紅旗,北方黑旗,迎風招展,各諸侯盟國的圖騰旗幟如林。
黃帝登上西泰山,先命祭祀天地山川,然後與各諸侯國君共同商量國家大事,各諸侯國君一致擁戴黃帝為天子,定國號為有熊帝國,國都設在有熊,並融合各部落圖騰,即用熊的頭、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虎的掌、鷹的爪……組成龍旗,作為國旗。定過國旗之後,黃帝又給各諸侯國劃定了疆界,給群臣封了號,頒布了有熊國的法律、法令,大家簽了約遵照執行。就這樣,在古有熊國(今河南新鄭),中華民族的第一個王朝誕生了。
後人為紀念黃帝的功德,每年三月三這天都要舉行各種拜祖活動,尤其到了春秋時期,鄭國名相子產更是讓這一民間活動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興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於河南新鄭,系黃帝活動遺蹟)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並形成民俗一直延續下來。1992年,新鄭市決定每年農曆三月三舉辦尋根拜祖節,後演變為炎黃文化節,拜祖大典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典故典故

洪洞大槐樹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句坊間流傳久遠的民謠,源於元末明初規模浩蕩的移民運動。據山西省政府參事薄生榮考證,朱元璋建明王朝後,著手恢復中原農耕,充實邊關軍隊,啟動鳳陽皇陵工程,從“人多地少”的山西河東一帶強征農夫離鄉別井,釀成歷史上一樁罕見的移民運動。悠悠600年,大槐樹移民先祖子孫繁衍,生生不息,如今已遍布海內外,在他們心目中,共同的根是古槐,共同的老家是洪洞,洪洞大槐樹成為億萬海內外華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黃帝黃帝

黃帝陵

陝西橋山的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之陵,被譽為“中華第一陵”。公祭黃帝陵起源於春秋時期,唐代被列為國家祭典,至今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清明節公祭如今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

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

具茨巍巍,溱洧泱泱。軒轅之丘,天降軒皇。
聖明睿智,光耀朝陽。赫赫偉績,惠澤八方。
先民之世,天蠻地荒。繼炎而起,肇造華章。
甲子算數,律呂岐黃。六書製作,文字輝煌。
舟車指南,五穀蠶桑。修德振兵,鑄鼎開疆。
設官司職,政體濫觴。宇內一統,萬民景仰。
二十五子,分姓六雙。代代有繼,堯舜禹湯。
龍脈賡續,乃至今昌。世界文明,彰顯華邦。
三個代表,指明方向。立黨為公,民本至上。
改革開放,人神共襄。多黨合作,國是共商。
發展經濟,民富國強。先進文化,人人分享。
神六飛天,民氣高昂。中華兒女,再譜新章。
炎黃子孫,五洲六洋。海外同胞,念祖思鄉。
海峽兩岸,骨肉情長。統一復興,義不容讓。
科學發展,振興總綱。中華民族,雄立東方。
中原兒女,奮發向上。農業先進,工業興旺。
科教發達,環境優良。社會和諧,人民安康。
英才輩出,自強爭光。中部崛起,指日可望。
黃河滔滔,嵩岳茫茫。緬懷祖德,光大發揚。
謹告我祖,伏惟尚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