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腦底核變頻刺激對帕金森步態的調節作用研究

《丘腦底核變頻刺激對帕金森步態的調節作用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加福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丘腦底核變頻刺激對帕金森步態的調節作用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加福民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凍結步態(FOG)是常見於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一種中線症狀,臨床表現為起始猶豫,行走困難,致殘性極高。研究表明,儘管丘腦底核高頻刺激(STN-HFS)能有效改善PD患者的運動症狀,對FOG改善相對有限。而相對的低頻刺激(LFS)則僅對FOG等中線症狀有效果,患者常常面臨兩難的選擇。針對以上問題,本課題組首次提出變頻刺激(VFS)假說,而且前期小規模的臨床試驗證明HFS和LFS交替刺激能夠綜合改善PD的症狀。然而,如何確定頻率的種類以及每個頻率持續的時間等參數,以及選擇的依據,成為制約STN-VFS後續臨床推廣的關鍵因素。本項目擬依託兩個VFS相關的臨床試驗,重點研究刺激持續時間對STN不同刺激頻率發揮作用的影響規律,初步探索STN核團電生理特性及其調節在步態調控中的作用機制。本研究旨在為STN-VFS治療FOG提供可行的程控操作解決方案,並進一步闡明STN在PD步態中的作用機制。

結題摘要

凍結步態(FOG)作為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常見的一種中線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上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療方法。腦深部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是一種新興的神經調控技術,已經用於多種神經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在前期臨床實踐及國內外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變頻刺激理論(variable frequency stimulation, VFS)。本項目旨在對STN進行交替的 HFS和LFS刺激,即VFS刺激,預期能夠結合兩種模式的優勢,對 PD 患者的運動症狀和中線症狀實現綜合改善。本項目總計納入54例受試者,隨機對照結果顯示,與CFS相比,VFS可顯著改善受試者凍結步態症狀。此外,通過對患者刺激參數的分析,表明不同刺激觸點、電壓、頻率、刺激時間等參數設定對於患者中線症狀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對臨床程控操作具有指導意義。機制研究進一步闡明了STN在PD治療中的作用機制。本項目的研究結果對帕金森病的治療,綜合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此外,本項目對於新治療模式的探索亦具有指導意義。項目資助發表核心論文1篇,待發表1篇,申請專利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