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丘明中學
- 創辦時間:1960年
- 所屬地區:山東肥城市高新區
- 主要獎項: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 現任校長:劉慶健
學校概況,歷史沿革,學校建設,學校教育,學校大事記,學校榮譽,知名校友,
學校概況
校徽
地球背景——國際化
“丘”字變形的飛鳥——以“品德禮儀生本”為辦學主線,以弘揚左丘明先進文化為特色
金色的國際左丘明文化研究會會長丘恩處先生題寫的校名——閃光的精品校園人生
綠色的外環——綠色校園
歷史沿革
1960年建校,時稱肥城礦務局職工子弟學校,
1968年學校改名為肥城礦務局中學,
1986年,肥城礦務局第二中學建立,肥城礦務局中學改名為肥城礦務局第一中學。
1997年,一、二中合併,成立肥城礦務局中學,
1998年改制為肥城礦業集團公司中學,
2008年1月,移交肥城市管理,更名為肥城市礦區中學,
2010年更名為丘明中學。
學校建設
丘明中學教代會自2008年1月成立以來,歷時三年多時間。在這三年中,學校教代會在肥城市教育工會、校黨總支和行政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不斷豐富和夯實丘明文化底蘊,突出“品德·禮儀·生本”的辦學主線,強化以左丘明優秀文化為主體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著力打造具有獨特地域、環境、文化、傳統特色的精品化國際學校為主旋律,團結廣大教職工,在民主管理、師德建設、文體活動、生活保障等方面有計畫有目標地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了工會組織作為黨聯繫民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增強了全校教職工的凝聚力,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丘明中學
學校教育
學校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結合我校學生學業水平相對較低、學業層次差別較大的現實,在特色辦學、學生德育工作上做了積極探索。學校的工作框架是:提煉一條主線,重視五項屬性(發展的全面性、面向的全體性、差異的多樣性、教育的基礎性、學習的自主性),健全配套制度,落實相關責任,動員內外力量,抓緊兩個抓手(選課走班和社團),實現育人教書。
一、儒家文化引領,提煉“品德·禮儀·生本”育人主線
丘明中學根據國家的素質教育精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經過大量論證,決定以當地歷史文化名聖“左丘明文化”為依託,從“敬德、尊禮、保民、慎罰”的儒家思想中,提煉出“品德·禮儀·生本(學會生存、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育人主線,開展全方位的育人活動,面對學業層次差距較大的的學生群體,為學生創建進一步發展提升的平台和空間,讓老師和學生們都能夠發現和發展自我,從而實現學校的德育特色。
二、規章制度引導,狠抓責任落實,強化學生的習慣養成
1、學校有計畫地對各班進行常規檢查評比,對學生紀律、兩操、衛生、安全等方面進行嚴格管理,從各方面的具體小事抓起,促進學生更好地養成優良的行為規範和學習習慣。
2、通過班會、團隊會、百日誓師會、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丘明文化講壇等,有目的、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勵學生奮發圖強、立志成才。
3、學校編印了《高中學生髮展規劃指導書》,指導學生規劃好高中人生階段,在學校和教師的指導下,走好人生最關鍵的一步。
4、學校注重通過德育目標化整為零、集零為整、集腋成裘的方法,階段性樹立德育目標並採取措施推動實現,開發編撰了“十個一”素質行為養成校本教材,開展“十個一”素質教育活動,逐步實現學生品質的轉化,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品質素養。
5、在“禮儀”教育方面,編撰了《禮儀》、《淑女》、《文明禮儀讀本》等校本教材,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課程教育,實施禮儀培訓,開展了文明伴我行活動、文明禮貌月系列活動。
6、在“生本”教育中,以“學會生存、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為著力點,開展生存技能、生活品質、生命價值系列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認識自我、關注自我、提升自我的意識。
三、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實現學校與家庭、社會三方力量協力共建
學校更名為丘明中學後,得到了國際左丘明研究會、中華丘氏聯誼總會以及周邊服務企業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實現了學校辦學在內部人力資源、學生資源和校外資源三個資源的協力共建。
學校建立了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並通過家校聯繫簿、家校導報(融信息交流、家長函授學校、學校輿論宣傳為一體)、《礦區教育》、節假日致家長一封信、電子信箱、開放式教學(學生家長進課堂)、到服務企業登門召開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廣大家長了解學校的辦學現狀,徵求家長對學校辦學的意見;通過“校長與學生面對面”活動,傾聽來自學生的反饋。政教處面向家長和學生的“每周一信”還得到了山東省教育廳張志勇副廳長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
學校還先後與多所重點高中、知名培訓機構、省內高校合作,聘請優秀教師、專家教授、具有特殊才藝的離退休人員定期來校開班講學、對口指導。新思想、新理念使學校的具有藝術特色的德育教育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特長培養渠道。
學校與山東理工大學(留學培訓)、泰安市體育運動學校(橄欖球與短跳)、濟南體育舞蹈學校(體育舞蹈)等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實現師資、培訓、場地器材的資源共享。學校作為韓國嘉泉大學留學預科培訓基地,每年可選送一定數目的高三畢業生進入韓國嘉泉大學等高等學府就讀,為學生開拓了國際交流的空間。學校與其他國外高校的合作也在國際左丘明文化研究會的幫助下積極的運作之中。
四、推動學生選課與社團建設,為學生的自主性發展搭建平台
學校尊重學生差異,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潛質為著力點,強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多種興趣小組,組建了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如:英語角、桌球訓練隊、橄欖球社團、羽毛球社團、美術社團、文學社團、合唱社團、體育舞蹈社團、文辯社團、影評社團等。我們大膽運用選課走班,從學生入校開始,進行學業水平的選課走班,第一學期結束,根據觀察、篩選,實現第二學期特長生的選課走班,在無特長、專業水平又較為薄弱的學生中開展了文管類選課走班。學校實施了周四下午大走班,為社團讓路,周六、周日實施專家指導的辦法,促進社團建設的發展。社團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成長渠道,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品質和自主能力,提高了學生素質,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歡迎。
五、高度重視教師的德育示範帶動,全力打造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
學校重視教師的德育示範帶動,成立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了師德行為“十九個嚴禁”、常規管理“九個一”、“四問”工作法等管理措施。教師從備課、上課到輔導、檢測,都能有嚴格的規範對照。通過狠抓各項教學常規的落實,向“精嚴細實”要質量,努力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
學校始終把培養一支肯吃苦、能鑽研、勇於創新、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放在首位。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等校本培訓,努力促使每位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技能。其中趙承琳、牛安樂、劉華三位教師分獲山東省優質課、研究成果和電化教學一等獎,多名教師分別獲得泰安市、肥城市優質課一等獎;有2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20多人先後被評為泰安市教學能手、教壇英才、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趙承琳老師還代表泰安市在省教研工作會議上講了公開課。
六、加快硬體設施建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才環境
學校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提高辦學條件,補充教學儀器設備,改善教學硬體設施。學校配有400mm天文望遠鏡、設施先進的探究實驗室,閱覽室、網路中心、微機室、音樂教室、舞蹈室、美術教室、體育館、各類實驗室、功能室一應俱全,圖書室藏書近四萬冊。教師人人配備了品牌筆記本電腦,班班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了校園網、遠程教育網、網際網路班班通的學校教育教學平台。去年,學校又先後投資建成了太陽能集熱浴室,檢修了學生宿舍採暖設施,完成了放心水工程,努力給學生提供最優秀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校大事記
2011年12月16日,山東省肥城市丘明中學成立“左丘明文化研究會”,當日研究會編輯並印發了第一期會刊。研究會的成立得到了來自海內外丘氏宗親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截止目前已有近百名會員申請並加入研究會,其中包括部分丘明中學在校生及教工。
丘明中學校長嚴鐵軍在左丘明文化研究會揭牌儀式上介紹說:“弘揚左丘明文化,就是傳承先儒‘敬德、尊禮、保民、慎罰’的思想,不學習民族歷史,就不能掌握民族精神;不了解左丘明文化,就不能領悟完整的國學。作為教育工作者,面對傳承民族精神、弘揚左丘明文化的重擔,丘明中學走在了前列,這是丘明中學的責任,更是丘明中學的光榮。”
學校榮譽
1、山東省規範化學校
2、山東省文明單位
3、山東省綠色學校
4、全國師德建設示範基地
5、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
6、山東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重點實驗基地
7、泰安市校園文化建設“AAA”單位
8、泰安市綠色學校
9、教育科學研究重點實驗基地
10、肥城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知名校友
張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