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政策審議機構

WTO基本工作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對成員國內貿易政策進行監督。這項工作的中心是貿易政策審議機制(TPRM)。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和個人都有必要儘可能多地了解貿易條件和狀況。因而,確保貿易政策法規的透明度是至關重要的。在WTO框架下,這一目標的取得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1)成員政府通過正常的“通知”程式,將特定的貿易措施、政策法規告知WTO及其成員;(2)WTO對成員進行正常的貿易政策審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政策審議機構
  • 外文名:WTO
WTO基本工作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對成員國內貿易政策進行監督。這項工作的中心是貿易政策審議機制(TPRM)。
眾所周知,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和個人都有必要儘可能多地了解貿易條件和狀況。因而,確保貿易政策法規的透明度是至關重要的。在WTO框架下,這一目標的取得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1)成員政府通過正常的“通知”程式,將特定的貿易措施、政策法規告知WTO及其成員;(2)WTO對成員進行正常的貿易政策審議。
WTO框架下貿易政策審議的目的在於:(1)通過定期監督,提高成員國內貿易政策和貿易做法的透明度;(2)改進WTO對這些問題辯論的質量;(3)加強就成員貿易政策對世界貿易體制影響的多邊評估工作。
貿易政策審議的重點是成員國內的貿易政策和實踐。但是這一審議也包括更為廣泛的議題,如成員的巨觀經濟政策、發展目標和發展需求以及所處的外部經濟環境。這一工作有助於督促成員政府遵守WTO紀律和履行自己的承諾。貿易政策審議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1)增強外界對有關成員貿易政策與環境的了解;(2)獲得對自己在世界貿易體制下行為實績的信息反饋。
WTO所有的成員都要被審議,每一成員接受審議的頻率取決於該成員在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迄今,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美國、歐盟、日本和加拿大等4個最大的貿易夥伴,每2年進行一次審議。在貿易額排行榜中,從第5到第20名的成員每4年審議一次。其他成員每6年審議一次。對最不發達成員的審議可能還會更長。
為籌備成員的貿易政策審議,在審議之前將由世貿組織秘書處提供一份關於該成員的詳細貿易政策情況獨立報告,該成員政府提供一份關於自身貿易政策的詳盡說明性檔案,供成員審議。
除定期開展對成員國別貿易政策審議外,WTO每年還由秘書處出版和發行全球貿易政策動向及其對國際貿易體制影響的年度報告。
WTO總理事會通過與其平行並由WTO所有成員組成的貿易政策審議機構(TPRB)實施對成員的貿易政策審議。該機構每年第一次會議在成員代表中選舉當年度該機構的主席。為了加強貿易政策審議機構的具體辯論工作,在每次審議會議前都要從成員中挑選出一至兩位主評人(discussant)。主評人以個人身份發表引導性評論,但不代表其政府發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