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聊齋志異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聊齋志異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聊齋志異(2012新版)(青少年版)》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多數小說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願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蒲松齡在《聊齋自志》中說:“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在這部小說集中,作者是寄託了他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深沉和孤憤。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聊齋志異》奇異有趣的故事,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而應該深入地去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悅,以及產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聊齋志異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頁數:197頁
  • 開本:16
  • 品牌:智之虎
  • 作者:梅傑 蒲松齡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2725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聊齋志異(2012新版)(青少年版)》是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聊齋》作者蒲松齡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盤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後來,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6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1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蒐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超然樓內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經人蒐集編定為《蒲松齡集》。他的書中常常出現“故家子”、“故大家子”(均指出身於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等,是作者本人的真實寫照。

圖書目錄

一 阿寶
二 陳雲棲
三 崔猛
四 公孫九娘
五 嬌娜
六 李遏雲
七 蓮香
八 呂無病
九 苗生
十 青娥
十一 紉針
十二 僧術
十三 珊瑚
十四 畫皮
十五 王成
十六 王子安
十七 武孝廉
十八 西湖主
十九 仙人島
二十 向杲
二十一 小翠
二十二 小梅
二十三 顏如玉
二十四 楊大洪
二十五 楊於畏
二十六 葉生
二十七 嬰寧
二十八 於去惡
二十九 雲翠仙
三十 司文郎

名人推薦

走進名著經典的世界裡,與它一起優雅,一起蕩漾,一起芬芳

編輯推薦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聊齋志異(青少年版)》編輯推薦:在我們年少時,總會讀過幾本好書,它們或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或幫我們慰藉了失落的心靈,或讓我們對於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為了將這份感動和領悟傳承下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安徽智之虎文化有限公司2012聯袂奉獻出一套傳世經典——《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2012升級版)。108本巨著本本經典,古今中外大師佳作雲集,為孩子們承托起了一片真善美的天空!

目錄

一 阿寶 1
二 陳雲棲 7
三 崔猛 14
四 公孫九娘 23
五 嬌娜 30
六 李遏雲 38
七 蓮香 43
八 呂無病 53
九 苗生 62
十 青娥 66
十一 紉針 75
十二 僧術 82
十三 珊瑚 84
十四 畫皮 93
十五 王成 98
十六 王子安 106
十七 武孝廉 108
十八 西湖主 112
十九 仙人島 120
二十 向杲 127
二十一 小翠 130
二十二 小梅 139
二十三 顏如玉 147
二十四 楊大洪 151
二十五 楊於畏 153
二十六 葉生 161
二十七 嬰寧 165
二十八 於去惡 176
二十九 雲翠仙 182
三十 司文郎 189

序言

蒲松齡(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人。他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名震一時。但隨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為歲貢生。因生活所迫,蒲松齡除了應知縣孫蕙之請,做了幕賓數年之外,主要在本縣畢際友家做塾師,長達三十餘年。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也是在畢際友家完成的。
在當時那個時代,蒲松齡寫《聊齋志異》,是非常孤獨、寂寞的。因為這些文章被讀書人看不起,在他們心中遠抵不上科場中的八股文。但蒲松齡卻把《聊齋志異》看作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蒲松齡死後50年,《聊齋志異》才刊行於世。在此後的100多年裡,《聊齋志異》版本眾多,當中許多故事為百姓熟知,但在士子階層中,仍然只把它當“閒書”看。直至民國初年,由於大學者胡適等人的推崇,《聊齋志異》一躍成為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作,從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上層知識分子的追捧。
雖然蒲松齡寫的是傳奇志怪之文,但在他的心目中,並非完全視六朝和唐宋時期志人志怪小說家為同路。更讓他激賞的是“二十四史”的開山祖司馬遷。在《聊齋志異》中,很多篇末綴以“異史氏日”,議論橫生。究其本質,蒲松齡恐怕還是把自己的小說當“史”來看待,這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說家。
雖然,蒲松齡未必懂得什麼叫歷史小說,可是他的小說反映的是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在蒲松齡的筆下,當時的政治是非常黑暗、殘暴的,特別是中下層封建官吏與豪紳、惡霸,他們像一群惡狼一樣吞噬著弱者的生命、利益,用蒲松齡的話說,就是“花面逢迎。世人如鬼”。
蒲松齡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因此他看穿了科舉制度是一種坑人的制度。這種制度並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反而毒害了不少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在蒲松齡的筆下,他寫了很多讀書人的生活,讓人感到荒唐、可笑。同時,蒲松齡還關心婦女問題,譴責了包辦婚姻制度、由於妻妾製造成的家庭不和等等,並謳歌了許多卑微女子的善良品德。
此外,蒲松齡還像畫風俗畫一樣,為讀者描寫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底層百姓的生活,塑造了眾多的風采各異的人物形象。越是下層的生活和人物形象,越令讀者感到親切、生動和真實。
作為今天的讀者,我們更多是讀出故事的味道,從中獲得許多啟迪和智慧,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健康、自由的發展。
編者
2011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