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是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近年來,該縣逐步形成涵蓋歌謠、節令、習俗、耕技等方面內容、獨具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統,並先後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全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
- 發源地:萬年
- 性質: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萬年是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近年來,該縣逐步形成涵蓋歌謠、節令、習俗、耕技等方面內容、獨具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統,並先後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全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萬年是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近年來,該縣逐步形成涵蓋歌謠、節令、習俗、耕技等方面內容、獨具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統,並先後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全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遺產介紹文化部公示第四批...
稻作文化走向世界 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安江沅水西岸岔頭鄉的高廟遺址先後發掘了大量的出土文物,經考古發現,7400多年前,神農氏在高廟發明種植粳稻,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發源地。7400年後,袁隆平院士在安江沅水東岸...
3、而稻作文化是指人們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生存和發展方式的文化。發源地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洞穴遺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矽石標本,將浙江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
萬年神農宮風景區(稻源旅遊度假區)由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涵蓋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仙人洞、吊桶環遺址、仙人洞吊桶環遺址陳列館等);中國最美的地下河——神龍宮(神農宮);中國首家原生態洞穴探險三部分組成。景區薈萃了大自然的形態美、...
2012年,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為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之一——江西萬年親筆題下“野稻馴化,萬年之源”。2016年1月,萬年貢米業產業化聯合體成立,以萬年縣龍頭企業為核心,包括糧食合作社22個、家庭農場36個、糧食加工廠...
萬年縣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從2004年起,萬年已連續舉辦三屆國際稻作文化旅遊節。本屆旅遊節期間將舉辦“滄海論壇-稻米產業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稻米精品暨地方土特產博覽交易會、經貿洽談暨項目推介會等活動。萬年貢米...
考古發現表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化最早的發源地。迄今為止最早的即125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是在永州道縣玉蟾岩發現的,8500年前在洞庭湖澧縣一帶已有大規模的水稻栽種,改寫了“中國稻作是7000年前從印度傳進的”定論。無獨有偶,20...
景區文化底蘊 稻源·盤古情旅遊度假區稻源部落景區,是人類稻作生產和農耕文明的搖籃,是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定居勞作、繁衍生息,古老神奇的土地孕育出源遠流長、積澱深厚、光輝燦爛的稻作文化。...
安江農校紀念園的“雜交水稻發源地紀念館”主要展示袁隆平及其科研團隊研究雜交水稻的歷程以及雜交水稻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涉及農耕文化和稻作文明,反映一代工匠科技強國、科研報國的崇高精神。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完整保留了袁隆平故居、...
長江中下游流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稻作文明發源地,餘姚河姆渡文化蘊含了豐富的史前稻作文化發展進程,因此,餘姚就成了片中內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片主創團隊採訪了許多中國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該片拍攝組的足跡遍布中國的東北...
江西省自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項文化基礎設施——江西省博物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2] 2008年5月 江西省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1] 2020年9月27日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3] 2022年9月 江西...
《印象上饒》是中國首部純地域風情旅遊大戲,每晚7:00-8:00精彩上映。 《印象上饒》,節目以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龜峰以及中國最美鄉村婺源、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和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萬年仙人洞(即一山一水一村一峰一洞)等本...
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最早的水稻植矽石標本,這一發現震驚了世界農業考古學界,將世界稻作歷史提前了幾千年。皇陽牌萬年貢米產於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江西萬年縣荷橋、龍港一帶,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異(該地位於懷玉山北麓的丘陵...
組織召開《閻立本繪畫藝術研究及其文化產業創建 古畫復原技術研究》江西省科技支撐項目 工作座談會。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玉山縣總支委員會赴萬年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 仙人洞,神龍宮、石林等 景區,考察調研文化與旅遊工作。《讀懂閻立本、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