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二年(1941年)1月,國立第十一中學職業部改名為湖南省第十一職業學校。
1950年2月,湖南省第十一職業學校更名為湖南省安江農林技術學校。
1958年,學校下放黔陽老區,湖南省安江農林技術學校更名為黔陽專區農學院。
1959年,黔陽專區農學院更名為黔陽農業專科學校。
1962年,黔陽農業專科學校收歸為湖南省農業廳管理,翌年恢復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校名。
1977年,湖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下文,成立了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研究室,翌年恢復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校名。
2008年3月,經袁隆平院士同意將安江農校正式定名為“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紀念園”,並親自題寫園名。
2009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書面報告,請求將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紀念園特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安江農校紀念園,完整地保存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自二十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所修建的校園建築及雜交水稻科研設施,如袁隆平故居、李必湖舊居、大禮堂、校訓碑、青年教工宿舍、教學樓、放生池、紅房子、雜交水稻研究試驗田、玻璃溫室、遺傳實驗室、大壠試驗田、雜交水稻發源地紀念碑、農藝場等,重現了袁隆平院士在安江農校工作、生活及科研場景。
主要建築
院士舊居
院士舊居,園內袁隆平院士的第二處居所,是袁院士早期攻關雜交水稻期間居住之處,自1964年至1983年,院士全家居住於此,3個兒子先後誕生於此,雜交水稻研究從立項到三系配套成功以至推向全國(1964年至1976年),基本是在居住於此期間完成。
校訓碑
校訓牌,全稱為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校訓牌,又名毛主席語錄牌,建於二十個世紀六十年代,牌面文字幾經更易,初為“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毛澤東”,後改為“文明進取,勤奮務實”,今為“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和“文明進取,勤奮務實”。
青年教工宿舍
青年教工宿舍,建於二十個世紀五十年代,蘇式風格,曾為安江農校青年教職員工宿舍,袁隆平院士於1964年在此結婚,袁院士自畢業分配來校工作,在此共生活了11年。
放生池
安江農校紀念園近代以前為千年古剎勝覺寺廟址,該塘為寺廟僧眾放生魚龜之所,為正方形布局,形似古代官印,所以又名印堂。
專家樓
專家樓建於1980年,初為雜交水稻研究室,後改建為專家樓,供袁隆平、
李必湖兩家居住。
紅房子
紅房子建於1939年,美式魚鱗板建築,為抗日戰爭末期
湘西會戰的中美聯合指揮所。
大禮堂
學校大禮堂,學校通常用於舉辦各種活動,如演講、會議、音樂會、婚禮等。
教研樓
教研樓,袁隆平曾在此備課、批改作業。
教學樓
教學樓已經闢為“雜交水稻發源地紀念館”。
試驗田
1964年,袁隆平院士在這幾塊試驗田裡發現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開始用“三系”法研究雜交水稻。也正是這個原因,安江農校紀念園被譽為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
價值意義
安江農校,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對中國乃至全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學校,特別是袁隆平院士在安江農校從事教學和雜交水稻研究歷時37年,並在這裡成功地研究出“三系”雜交水稻,雜交水稻從這裡發源並由此走向世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培育超高產水稻的國家。到2009年,中國累計推廣6000 億畝,增產糧食 600多億公斤,年增產稻穀可養活160 多萬人口,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糧食自給難題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國際同行稱為“東方魔稻”,安江農校也被稱為“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具有極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
安江農校是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中國農業科學家衝破當時經典遺傳學理論的束縛,創造了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奇蹟,見證中華民族的創造力。這裡是傳承袁隆平學術思想,弘揚袁隆平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安江農校對於中國雜交水稻的研究推廣及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是集雜交水稻科研和稻作文化展示於一體珍貴的文化遺產,是見證人類稻作文明階段性的一個重要載體。
安江農校紀念園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和保護利用價值。
保護措施
2004年9月,安江農校被懷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懷化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8月20日,安江農校紀念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增補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路線
地理位置
交通指南
公共運輸:乘坐安江鎮至大畲坪公車至安江農校紀念園。
開放時間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