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的一個貴族家庭,祖父約翰·羅素勳爵(Lord John Russell)在1840年代曾兩次出任英國首相,父親安伯雷子爵(Viscount Amberley)是一名無神論者。羅素的母親也出生貴族,她在羅素2歲時便去世了,2年後,羅素的父親去世。在雙親去世後,羅素和他的哥哥富蘭克·羅素(未來的第二代羅素伯爵)由祖父母撫養長大。1890年羅素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哲學、邏輯學和數學,1908年成為學院的研究員,並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20年羅素訪問俄國和中國,並在北京講學一年,與美國人文哲學家杜威同時間在中國講學。在長沙時,青年毛澤東曾經擔任記錄員。回到歐洲後他著有《中國問題》一書,孫中山因此書而稱其為“唯一真正理解中國的西方人”。
這一時期羅素因為參與反戰活動而被劍橋大學開除,他通過出版各種有關物理、倫理和教育方面的書籍謀生。1927年夫婦倆人共同建立了一所教育實驗學校皮肯·希爾學校(Beacon Hill School)。當徐志摩遠赴英倫想拜羅素為師時,羅素已經離開劍橋大學。
Luigi Colani(路易吉·克拉尼)(1928年 8月2日~),世界著名的德國設計師,響譽國際的著名工業大師。出生於德國柏林,早年在柏林學習雕塑。20世紀50年代,路易吉·克拉尼在美國加州負責新材料項目。他曾參與過美國太空梭、寶馬、賓士、法拉利汽車以及上海崇明島生態科技城等設計工作,是當今時代最著名的也是最具顛覆性的設計師之一,被國際設計界公認為“21世紀的達·文西”。路易吉·克拉尼
收錄、2012年影響因子為4.115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術》(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國際期刊總主編、《現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 Francis)系列叢書主編和多家SCI收錄的國際期刊編委,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江南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十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多次應邀出任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重要國際學術大會主旨演講人和歐盟框架計畫、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等特邀項目評審等多項重要國際職務。 由於他在世界食品工程領域所作的突出貢獻和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先後於2000年和2006年被素有農業工程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CIGR)授予CIGR傑出獎,2007年被授予印度食品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協會會士(AFST(I)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2008年獲CIGR成就獎,2010年被授予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會士(CIGR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並於2004年被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大獎。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3月,他獲頒由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等兩岸三地富有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評選的2012-2013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神舟九號飛行乘組等獲獎個人和團體同台領獎。2013年5月,他又榮獲國際食品保護協會(IAFP)頒發的冷凍食品基金會冷凍研究獎(Frozen Food Foundation Freezing Research Award),成為美國本土以外首位獲得該著名獎項的科學家。孫大文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會見孫大文院士13年1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會見孫大文院士
根據湯森路透集團出版發行的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資料庫2010年7月1日有關全球農業科學家排名,在匯集和分析過去十年另4個月ISI Web of Science(SCI)(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所收錄SCI論文系統的數據統計,全球共有2554名科學家排名進入農業科學專業領域前1%的“最被引科學家”(Most Cited Scientists),其中孫大文名列前茅,列前31位。
胡先驌
Hu Xiansu(胡先驌,1894年5月24日~1968年7月16日)植物學家、教育家、文化學者。中國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中國近代生物學的開創人之一。生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聯圩鄉,早年在家中後園培英書屋從師受業,習《三字經》、《千字文》等。1904年奉母命赴南昌府應童子試。1906年科舉制度廢除,得沈曾植關照,入南昌府洪都中學為插班生。1909~1913年在京師大學堂預科學習。1913~1916年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1916年回國後任江西省廬山森林局副局長兩年。1918年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後改名為中央大學、南京大學)農科教授,兼生物學系系主任。1923年又赴美留學,入美國哈佛大學學習植物分類學,獲碩士和植物分類學哲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後任東大教授和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主任。1928年,與秉志等人在北京創辦靜生生物調查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任調查所植物部主任。長期主持編輯《靜生生物調查所匯報》,併兼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1932年任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參與發起中國植物學會,為中國植物學會第一任會長。 主建廬山森林植物園、雲南省農林植物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1940年任中正大學(後更名為國立南昌大學)首任校長。1948年,胡先驌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68年7月16日逝世於北京。胡先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