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大湖總面積約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液態淡水水域。五大湖流域約為766100平方公里,美國占72%,加拿大占28%。南北延伸近1110公里,從蘇必利爾湖西端至安大略湖東端長約1400公里。湖水大致從西向東流,注入大西洋。除密西根湖和休倫湖外水平面相等外,各湖水面高度依次下降。
五大湖是始於約100萬年前的冰川活動的最終產物。在20世紀,五大湖位於當年被冰川活動反覆擴大的河谷中。地面大量的冰也曾將河谷壓低。現在的五大湖是更新世後期該地區陸續形成許多湖泊的最後階段。五大湖水面遼闊,對氣候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面積容量
單獨而言,五大湖均屬世界14大湖之列(見表)。五大湖在歐洲人到北美洲的殖民與開發中曾起關鍵作用,數十年來吸引著人口和工業;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以及密西根湖南部各沿岸地區均有龐大的人口聚居地。然而大湖本身未因開發而受益,相反,已受到嚴重污染。20世紀末,人們對五大湖命運的關心達到高峰,美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和私人均在尋求辦法挽救多年來湖水使用不當造成的後果。
五大湖是大聖
羅倫斯水系的西部。該水系從明尼蘇達州的
聖路易河(該河流入蘇必略湖)大致東行,通過五大湖和聖羅倫斯河,在聖羅倫斯灣注入大西洋
。成因
五大湖是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五個相連湖泊的總稱,它們從上而下依次為蘇必利爾湖、密西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蝕而成。
第四紀冰期時,五大湖地區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陸冰川中心,冰蓋厚2,400米,侵蝕力極強,原有低洼谷地的軟弱岩層逐漸受到冰川的刨蝕,擴大而成今日的湖盆。當大陸冰川後退時,冰水聚積於冰蝕窪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
自然特徵
地形
五大湖大致自西向東流,注入大西洋。除密西根湖和休倫湖外,各湖海拔逐一降低,造成逐漸加快的流速。
蘇必略湖周邊為
安大略省、上密西根半島、威斯康辛州和
明尼蘇達州,是最北和最西的湖,可視為該水系的源頭。平均深度148米(487呎),為最深湖,海拔183米(600呎),通過
聖瑪麗斯河注入休倫湖,平均流量2,141立方米/秒(75,600立方呎/秒)。
密西根湖位於蘇必略湖南部,周邊為上、下密西根半島、印第安納州、伊利諾州和威斯康辛州。平均深度84米(276呎)。水面平均海拔176米(579呎),通過
麥基諾水道(Straits of Mackinac)向北注入休倫湖,平均流量1,353立方米/秒。
休倫湖較密西根湖稍大,位於相等海拔高度。但平均深度僅59米(195呎)。兩岸為安大略省與密西根州。通過
聖克萊爾河(St. Clair River)、
聖克萊爾湖的淺盆地和
底特律河注入伊利湖,平均流量5,120立方米/秒。
伊利湖周邊為安大略省、紐約州、
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南部。平均深度19米(62呎),為五大湖中最淺者。湖底自西向東傾斜,西端7米(24呎)深,東端64米(210呎)深。海拔174米(570呎),流出量平均5,717立方米/秒。出水水道為尼加拉河,在
尼加拉瀑布驟然下洩,然後到達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在該水系中面積最小。但平均深度居第二位,為86米(283呎)。位於安大略省與紐約州之間,海拔75米(245呎),流入
聖羅倫斯河時平均流量為6,849立方米/秒。
水文和氣候
五大湖湖水最終來自降水,降水自西向東逐漸增多。蘇必略湖區年平均降水量760毫米,休倫湖和密西根湖區為787毫米,伊利湖區為864毫米,
安大略湖區為914毫米。年降水量65%∼85%被蒸發掉,伊利湖蒸發量最大(伊利湖水大部來自休倫湖)。蘇必略湖部分水源通過長湖-奧戈基河(Long Lake-Ogoki River)改道由
哈得遜灣水系提供。密西根湖部分水經芝加哥環境衛生和航行運河流出。
五大湖對周圍地區氣候有很大的和緩作用。湖水在暖月吸收大量熱氣,然後在冷月釋放到大氣中去。因此使夏季較涼爽,冬季較溫暖。各湖東岸降水量均顯著較高,造成一條雪帶,使賓夕法尼亞州的伊利、紐約州的
水牛城及位置相似的城市感到不便。湖上有時出現寒冷的大風,尤在秋末冬初較多。大風能達到7∼9級,吹起3米(10呎)或更高的大浪。冬季水面大片結冰,但在湖中央通常有小片無冰水面。
動植物
矽藻(有玻璃狀矽殼的微小藻類)為主要的藻類。不過,夏季在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西根湖中綠藻和藍綠藻也很豐富。小型甲殼動物中的橈足動物和枝角目動物是重要的浮游生物類。上湖在春季的幾個月中浮游生物最為繁盛,而在下湖及上湖的某幾個多產地區,浮游生物的數量在春秋兩季可達兩次高峰。
生活在淺水水底的生物是與大部分小湖相同的各種螺、蛤、蠕蟲、蜉蝣和石蛾。但在深水中則不然,只有北緯較冷的深水湖中的生物才會在此發現,包括味道鮮美的糠蝦、深水蚤(一種甲殼動物)、兩種橈足動物和深水杜父魚(一種多刺的大頭魚)。在80年代期間,兩種非本地的甲殼動物——刺水蚤和條紋貝進入湖區並大量繁殖,已經對本地動物的食物網造成了威脅,條紋貝還會阻塞進水泵、覆蓋魚蝦產卵的礁石和黏污船殼,因而令人厭惡。
北美的大部分魚類在五大湖及其支流中均有發現。湖紅點鮭、
白鮭和大口白鮭一直是湖區的重要魚類,在較暖的淺水中,鱸魚、梭鱸、巴司魚和鮎魚都很豐富。魚的數量在過去的100年中有很大的變化。在1880年期間,築壩與支流的污染已導致
大西洋鮭魚的滅種,白鮭也大為減少。
與此同時,鱘魚被人為地過度捕撈,鯉魚則被引進。銀白魚在1927年進入密西根湖,很快就分布至整個湖區。食肉類的海七鰓鰻在30年代移入上湖並在這裡繁殖後代,致使休倫湖和密西根湖中的湖紅點鮭在50年代初幾近絕跡。其他大型食肉類魚種也因海七鰓鰻的出現而大為減少。
結果,灰西鯡在1931∼1954年間移入上湖時,幾乎沒有遭逢競爭和吞食,很快就成為數量最多的魚。但灰西鯡沒有什麼商業價值,而且不時會有數百萬條死魚被衝上海灘腐臭,需要花費許多錢去清除。一項控制海七鰓鰻的國際合作使這種魚大為減少,到60年代期間,海七鰓鰻似乎已得到控制,人們重新引進了湖紅點鮭。引進的還有銀大麻哈魚和
大鱗大麻哈魚,這兩種魚被用來為人們垂釣提供魚種和控制灰西鯡。引進的另一種魚是小型的梅花鱸,這種魚靠吃當地魚的魚卵生存。
銀鷗和環嘴鷗以及燕鷗是最為常見的鳥類,小島是它們營巢的重要去處。拾貝潛鴨和長尾鴨等將五大湖作為其重要的越冬地。各種濱鳥和鳴禽則在春秋兩季飛遷時經過這裡。沿湖岸線的許多地方,如伊利湖邊的皮利角(Point Pelee,加拿大安大略省)等,都是賞鳥的好去處。
五大湖
蘇必利爾湖
蘇必利爾湖(Superior,lake)是
北美洲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是世界僅次於
裏海的第二大湖。湖東北面為加拿大,西南面為美國。湖面東西長616公里,南北最寬處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積8210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萬立方公里。有近200條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貢和
聖路易斯河為最大。湖中主要島嶼有
羅亞爾島(
美國國家公園之一)、
阿波斯特爾群島、米奇皮科滕島和聖伊
尼亞斯島。沿湖多林地,風景秀麗,人口稀少。蘇必利爾湖水質清澈,湖面多風浪,湖區冬寒夏涼。季節性漁獵和旅遊為當地娛樂業主要項目。蘊藏有多種礦物。有很多天然港灣和人工港口。主要港口有加拿大的
桑德貝和美國的塔科尼特等。全年通航期為8個月。該湖1622年為法國探險家發現,湖名取自法語,意為“
上湖”。
休倫湖
休倫湖(Huron,lake)為北美五大湖中第二大湖。它由西北向東南延伸,
長331公里,最寬處163公里。
湖面積59570平方公里。有
蘇必利爾、
密西根湖和眾多河流注入。湖水從南端排入
伊利湖。湖面海拔
176米,最大深度
229米。東北部多島嶼。湖區主要經濟活動有伐木業和漁業。沿湖多遊覽區。4月初至12月末為通航季節,主要港口有
羅克波特、羅傑期城等。
休倫湖是第一個為歐洲人所發現的湖泊,名源出休倫族印第安人。
密西根湖
密西根湖(Michigan,lake)也叫
密執安湖,是北美五大湖中面積居第三位,唯一全部屬於美國的湖泊。湖北部與休倫湖相通,南北長517公里,最寬處190公里,湖盆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775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77米,最深處281米,平均水深84米,湖水蓄積量4875立方公里,湖岸線長2100公里。有約100條小河注入其中,北端多島嶼,以比弗島為最大。沿湖岸邊有湖波沖蝕而成的懸崖,東南岸多有沙丘,尤以印第安納國家
湖濱區和州立公園的沙丘最為著名。湖區氣候溫和,大部分湖岸為避暑地。東岸水果產區頗有名,北岸曲折多港灣,湖中多
鱒魚、
鮭魚,垂釣業興旺。南端的
芝加哥為重要的工業城市,並有很多港口。12月中至來年4月中港灣結冰,航行受阻,但湖面很少全部封凍,幾個港口之間全年都有輪渡往來。
伊利湖
伊利湖(Erie,lake)是北美五大湖的第四大湖,東、西、南面為美國,北面為加拿大。
湖水面積25667平方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長388公里,最寬處92公里,湖面海拔174米,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是五大湖中最淺的一個,湖岸線總長1200公里。底特律河、休倫河、
格蘭德河等眾多河流注入其中,湖水由東端經
尼亞加拉河排出。島嶼集中在湖的西端,以加拿大的
皮利島為最大。西北岸有皮利角國家公園(加拿大)。主要港口有美國的
克利夫蘭、
阿什塔比拉等。沿湖工業區曾導致許多湖濱遊覽區關閉,上個世紀70年代末
環境破壞得到控制。
從高處的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的的尼亞加拉河上形成了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Ontario,lake)是北美洲五大湖最東和最小的一個,北為加拿大,南是美國,大致成橢圓形,主軸線東西長311公里,最寬處85公里。水面約19554平方公里,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蓄水量1688立方公里。有尼亞加拉、傑納西、奧斯威戈、
布萊克和
特倫特河注入,經韋蘭運河和尼亞加拉河與伊利湖連線。著名的
尼亞加拉大瀑布上接伊利湖,下灌安大略湖,兩湖落差99米。湖水由東端流入
聖勞倫斯河。安大略湖北面為農業平原,工業集中在港口城市多倫多、
羅切斯特等。港灣每年12月至來年4月不通航。
五大湖是中美洲最大的自然奇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群,也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水體。為人們所不能理解的是,一塊陸地竟會有如此大的
淡水湖群,船舶駛出後,看不見岸,可以一直航行一天以上,甚至會在洶湧的波浪中沉沒,這種事情時有發生。
可是這些變化多端的大湖確實存在著。在地圖上可以看出湖水向東和向南奔瀉。安大略是加拿大唯一依傍湖群的省份,它沿著湖群的北岸延伸開來。而美國則有8個州聚集在湖群的南岸。
讓我們沿著最佳路線去觀賞五大湖:我們應登上一艘輪船從安大略湖出發。安大略湖是五大湖中最小的一個,但與其他的4個湖相比,安大略湖更加迷人。飛濺直下的尼亞加拉瀑布早已成了它和其他4個湖之間的一座虛幻的屏障。而奔流在安大略湖東端的聖勞倫斯河又把安大略湖水引向大海。
韋蘭運河全長27 英里,共有8道水閘。這些水閘使船舶隨水升高越過
尼亞加拉瀑布急斜面至伊利湖。運河兩岸風光旖旎。船在農家後院、果園和小巧農舍後門廊之間漂泊。衝破最後的一道水閘後,船便駛入了伊利河。
伊利源以突如其來的的暴風雨而聞名。它的湖水在五大湖中最淺,有時如玻璃清澈透明、平如鏡面,可是幾小時以後,在不可捉摸的天空下捲起無情的巨浪,伊利湖岸低矮,湖灘狹窄,但沿岸卻一派田園風光,情趣盎然。
在一天的航行之後,船在黃昏時分經過特律河燈塔。這樣,底特律就在我們的身邊了。底特律城燈火閃爍,機器轟鳴,人聲鼎沸。
比較
五大湖水面面積245,66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蓄水量22,800立方千米。貝加爾湖面積31,50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8,最大深度達1680米,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達23,600立方千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淡水湖泊總蓄水量的1/5。
經濟
五大湖早期引起人們興趣的是因為它提供了進入大陸腹地的便利通道。很快人們認識到該地區浩瀚森林與肥沃土地的價值,於是伐木與農業變得重要起來。沿漫長湖岸或附近地區發現大片煤田和鐵、銅、石灰岩及其他礦床。這些豐富的資源再加上充足的水源自然促使五大湖周圍發展起了龐大的工業和巨大的都市區。如今人口仍在繼續成長,可以預測,
特大城市最終會從威斯康辛州的
密爾瓦基和芝加哥繼續擴展,繞過密西根湖南岸,穿過密西根州到
底特律,又沿伊利湖南岸擴展,並會將安大略湖北岸的多倫多-漢米敦地區囊括在內。
資源
雖然1910年前已將原始
松林砍伐殆盡,但森林培育受到重視,並得到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支持。美國沿湖各縣約有一半土地用於耕作,1/3鄰近加拿大的各縣土地用於農業。主要作物為玉米、大豆、牲畜飼料,以及水果和蔬菜,也生產豬肉和乳製品。
大湖提供的水源對沿湖工業及大城市具有重大意義。聖瑪麗斯河、尼加拉河和聖羅倫斯河上有水力發電站。湖周圍無數的火力發電廠和核電廠是用水大戶,它們把湖水當作冷卻用。
工業交通
五大湖地區工業包羅萬象。伊利諾、
印第安納、俄亥俄州和安大略省的大型鋼廠和以底特律地區為中心的汽車工業生產的鋼和汽車在北美洲占很大比例。但更多工人從事服務業。
包括鐵礦石、煤和糧食的航運總量大部分供應沿湖各港,但有些貨物是透過聖羅倫斯航道運往海外。韋蘭運河繞開尼加拉瀑布使船隻可以從安大略湖抵達伊利湖。聖瑪麗斯河上的航道和船閘使244公尺(800呎)長的船只能到達蘇必略湖。
漁業遊樂
商業性捕魚曾是五大湖一項主要行業,但一些有利可圖品種的減少導致漁業的衰退。不過少量商業性捕撈仍在繼續,主要是白鮭等品種。重點已轉向消遣性垂釣。
五大湖在內容廣泛的遊樂活動方面有無法估量的價值。汽艇運動和
帆船運動已成為備受歡迎的活動,已建成許多小艇停靠站。各湖湖岸有若干哩的沙灘。州有的、省有的、聯邦的和縣有的土地提供數百個野營、野餐和公園地區,促使旅遊業繁榮起來。
人類影響
對五大湖的多項利用往往互相衝突。例如,船運業和水力發電業要求高水位,而沿岸地主則認為高水位加重湖岸的侵蝕。
對五大湖利用不當已十分明顯,1950年後因污染而關閉的沙灘數目日益增加,大概是最明顯的例子。但有毒物質在野生動物(主要是魚和食魚鳥類)體內的積累卻不易被注意,但卻是更嚴重的問題。現已普遍認識到,污染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所有各項利用——會提高水淨化成本,殺害有價值魚類的品種或使另一些品種不能食用,對旅遊業及沿岸產業的價值產生不利影響。自1970年代以來,加拿大和美國各有關當局已採取控制污染的重要聯合行動,並已使水質有所改善,某些魚群有所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