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理論

世代理論(generation theory)史上最(不論有無血緣關係)在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和衝突,及其與社會穩定和變遷關係的理論。本特遜等人將該理論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7—20 世紀 50 年代為第一階段,以傳統觀點審視年齡群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主要觀點:(1)研究年齡群對理解社會變遷有重要意義(孔德、米爾和曼海姆);(2)幾代人為順應社會而產生的衝突是客觀存在的, 它並不表明社會解組(帕森斯);(3)幾代人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但對衝突的程度應結合社會變遷的具體情況加以分析(戴維斯)。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是著重研究青年運動的階段。圍繞幾代人的差異性和一致性問題,有三種看法:(1)存在巨大的代溝(斯萊特);(2)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上基本一致(杜文、阿德爾森等);(3)存在有選擇的一致性,即兩代人對傳統價值的看法和實踐有明顯差異,但在成就和行為方面有很大的一致性(希爾)。70 年代初至今,是進一步發展階段,主要研究:(1)世代的定義;(2)幾代人的差異性和一致性;(3)集體意識的持續期限;(4)同齡群的內聚力對社會及其變遷之影響程度;(5)幾代人與社會結構其他方面的關係,如社會變遷的速度對各代人發展的影響,技術創新與幾代人的關係,大眾傳播工具對幾代人的影響,同齡群怎樣建立新的文化觀和生活方式等。在各發展階段,人們還不斷尋求解決幾代人衝突的途徑。1985年(國際青年年)前後,該理論已被許多國家的社會學者和教育社會學者用來就幾代青年或大學生進行比較研究。中國就兩代人對現代觀念和傳統觀念的看法問題,已初次開展大樣本實證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