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成語)

不識廬山真面目(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成語“不識廬山真面目”,形容由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尚不全面,故不識事物其真正本質;微畫雕《不識廬山真面目》取蘇軾《題西林壁》詩意,用圖像化方式來刻畫出從正面、側面;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我自己身在廬山之中。所以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要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識廬山真面目
  • 拼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結構:複句式成語
成語釋義,成語辨析,成語出處,成語示例,古詩出處,

成語釋義

【拼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廬山廬山
【解釋】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事物真相不易弄清楚,或指未能真正了解某人某事。
【用法】複句式;作謂語、分句;形容不識事物的本質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結構】複句式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fail to see the truth about a person or a matter
【成語出處】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引

成語辨析

正音:廬,不能讀作“hù”。
辨形:廬,不能寫作“滬”。

成語出處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語示例

革命家,終會在大風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夠——只見長江滾滾來,不識廬山真面目!——郭小川《萬里長江橫渡》詩

古詩出處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