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漢語成語)

不置可否(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不置可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ú zhì kě fǒu,意思是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置可否
  • 外文名: refuse to comment oneself; to hedge two indifferent.
  • 拼音:bú zhì kě fǒu
  • 釋義: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
解釋,出處,舉例,用法,詞語辨析,

解釋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指不表明態度。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溫欽差聽了一笑,也不置可否。”

舉例

吳孫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轉身就坐在一張椅子裡。 ★茅盾子夜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不敢發表意見。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bzkf
【近義詞】:不置褒貶不置一詞、模稜兩可。
【反義詞】:涇渭分明旗幟鮮明
【燈謎】: 口;呵。
【英文】: make no comme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