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主義

不婚主義

不婚主義是個新名詞。如果時光往回走幾年,這個名詞可能很少人聽到,更談不上流傳。然而這幾年,你走在大街上,待在辦公室,或穿梭於小胡同,都會偶爾聽到這個原本陌生的辭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婚主義
  • 詞性:名詞
  • 相關現象:同居  戀愛
  • 特點:不結婚
  • 主要人群:花花公子、思想獨立者
引言,漸成常態,不婚原因,同居現象,不婚理由,

引言

讓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持續不斷地生活在一起……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是一種極其不自然的狀況。 ——羅伯特·布里伏爾特《最與性》
婚姻,名詞。一個群體的狀態或情形。這個群體由一個男人,一個主婦和兩個奴隸構成,總數為兩人。 ——安布羅斯·比爾斯魔鬼詞典
愛情從它的本質來看,必定是曇花一現的。……人類社會最神聖的紐帶就是友誼。 ——瑪麗·沃爾斯通克拉夫特《為女權一辨》
流行起來的時尚,就是我們關注的話題。近年來人們發現,越來越多處於婚齡的都市女性遲遲沒有跨入婚姻這道門檻,而這群人中又以“白領”居多。日益增多的“不婚”現象已儼然成為一道都市風景。
婚姻成為男人的墳墓婚姻成為男人的墳墓

漸成常態

由於美國大量男性選擇不婚,加上美國女多男少,美國出現了大量婦女找不到結婚對象,美國《紐約時報》17日報導,根據人口統計發現,2005年美國婦女有51%獨自生活,沒有配偶。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獨自生活婦女人數超過有配偶婦女。
更追求個體的歐洲,不結婚已經被稱為“軟革命”,法國社會對於“只要愛情不要婚姻”,大多持寬容態度,因為“結婚不會帶來任何東西,也不會拿走任何東西”。
在日本,已經因為結婚率迅速下降而嚴重影響到人口增長。焦急的日本社會學家們奔走相告,呼籲年輕人的父母“壓迫”子女去尋找另一半。
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不婚漸成為常態確實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婚姻從一種普世的價值已經變成了純粹個體的選擇,我們習慣了以“家”的概念來面對社會,而以後可能要徹底作為單個人面對周遭,家族主義在下降,而與現代化隨之而來的個人主義迅速上升。

不婚原因

來自英國媒體的調查顯示,大約有50%的已婚婦女對自己當初對婚姻的選擇追悔萬分;同時有48%的女人正在琢磨另一件事情——找個人一塊兒私奔,1/3的女人更是認為她們的性生活非常乏味。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深圳一家社會調查機構研究顯示,深圳市28歲以上的未婚女白領近20萬名,其中包括離婚後未能成功再婚的。

同居現象

其實,不婚不等於沒愛或沒性,不婚女性也應有自己的生育權。在沒有給婚姻制度找到更好辦法的時候,似乎越來越多人選擇同居來規避婚姻的“麻煩”,儘量享受簡單生活,彼此經濟獨立,你情我願,沒有法令約束,卻更代表自己忠於感情的選擇。
法國美女政治家羅亞爾和他的伴侶同居25年,育有4子,卻一直“沒有時間領證”。雖然在確定競選法國總統之後,她們還是“騰出時間”履行結婚手續,但是人們不會忘記她用“資本家的制度”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婚姻。
也許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在國內很多大都市中,許多年輕人也視“同居”為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從戀愛到婚姻的必然過渡。李銀河認為,同居將是今後社會的趨勢,但在目前國內特別看重家庭價值的大環境下,婚姻還是國人的首選。
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主動選擇,中國的不婚族隊伍逐漸擴大。儘管目前還沒有形成社會問題,但遲早會對婚姻傳統、法律以及社會保險制度等提出嚴峻的挑戰。

不婚理由

自由空間我獨享
“我一個人過得挺好,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想不通幹嘛要結婚。”1976年出生的Mike說起自己的不婚選擇很坦然。
他是獨生子,和父母關係良好,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外加不少朋友,戀愛談過幾次,但婚姻對他似乎沒什麼吸引力。Mike拒絕婚姻的理由很簡單:“結婚意味著有另外一個人完全介入你的生活,管束你的行蹤,我好不容易擺脫老媽的控制,何必再給自己找個鐐銬呢?”
一位自稱年齡在24-30之間的女青年說:“婚姻是要負責任的一個法律和倫理關係。我是個害怕負責任的人,或者說是熱愛自由的人,不想被婚姻束縛著。”
享受愛情不想結婚
“我單身,但不獨身;我有伴侶,但是不結婚。”這種狀態已成為一些時尚人士之選。廣告公司白領說:“我們有確定的關係,享受浪漫的愛情,可是結婚後就不一定有這么美好的生活了。”
另一位白領女性告訴記者,尚未跨入婚姻,兩人珍惜在一起的生活,仿佛一直在談戀愛,就算吵架了,也會互相承認錯誤。反觀身邊許多已婚朋友,婚後不僅有瑣碎的家務活要料理,更可怕的是,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到時候愛情在一大堆關係、事務面前必然要隱身。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豆瓣、百度上有許多關於不婚和獨身的圈子,許多志同道合者在這裡交流把單身進行到底的理由。
來自北京的賢菁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獨善其身。”
Mike也表示,婚姻太複雜,幸福的因素完全不像單身生活那么好控制,既然結婚不一定幸福,而自己目前的狀態幸福得像花兒一樣,那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尤其是看了幾個同學、同事上演結婚離婚再婚的“折騰”,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不婚決心。一些大齡青年對W26c記者說,自己目前過得很好,上班本來就很忙,占用的自己的大部分時間,下班之後的時間可以和朋友吃飯喝茶打牌看電影,也可以享受珍貴的單身空間,自己已經沒有欲望、動力和目的認識新的陌生人了。
恐婚源於父母婚姻失敗
從北方城市考入上海名校,又被跨國公司青睞,漂亮女生身邊追求者不斷,轉眼間畢業7年了,同齡女生幾乎都披過婚紗了,唯獨Cathy依然單身。閒言碎語開始出現,大家認為她眼界太高挑花了眼,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因為童年時期父母三天兩頭吵架,甚至發生家庭暴力,所以她對婚姻充滿了恐懼,總是認為不可能有美滿幸福的婚後生活。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沒有錢找不到老婆,超過30歲的“剩女”看不上對方對方也看不上自己……不婚族裡有相當一部分人並非不希望結婚,只是,沒有合適的對象,也懶得費大力氣去尋找,對單身的現狀,抱坦然接受的心態。
日本白領女性森下惠美子就是這樣一位超過30歲的獨身女人,她的漫畫《一個人也可以》講述作為一個“熟女”的情感、工作、業餘幸福生活,觸動了許多女人的心,受到了眾多讀者的熱捧。“沒有男朋友,但是也有自己的幸福生活,就一個人吧!”照樣打扮得漂漂亮亮,照樣開心地和朋友去K歌旅遊,惠美子作為一個普通大齡女青年的都市生活感動著同樣處境的女性,也選擇同樣的坦然態度。
無人合適寧缺毋濫
媽:結婚是一件大事,你得考慮了,也不小了。
答:這事可大了呢!我一定慎重考慮一輩子!”
這是不婚網友相互開的一個小玩笑。但是在很多大齡不婚女青年的心中,其實還是對愛情充滿憧憬的,只不過她們不願意輕易降低自己相對嚴格的求偶標準,寧缺毋濫。其中一個表示,愛情沒來更不要勉強,不要委屈自己接受偽愛情。繼續做你自己想做的,依自己的內心一直做下去,比愛情和婚姻有意義的事還有很多。學著享受生活而不是為生活而奔波,學著自己給自己快樂、自己給自己滿足、自己給自己希望。不要因為在別人眼裡看起來幸福美滿、自己就去製造和偽裝幸福美滿,要為自己而活。
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主動選擇,中國的“不婚族”隊伍正在逐漸擴大。目前雖還沒有形成社會問題,但遲早會對婚姻傳統、法律以及社會保險制度等提出嚴峻的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