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漢語詞語)

不動聲色(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不動聲色,是漢語成語,

拼音是:bú dòng shēng sè,

釋義是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鎮靜;形容輕易,不費氣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動聲色
  • 外文名:keep/carryastiffupperlip<tofacetroublebravely>
  • 拼音:bú dòng shēng sè
  • 注音:ㄅㄨˊ ㄉㄨㄥˋ ㄕㄥ ㄙㄜˋ
  • 分類:成語
  • 詞性:作謂語、定語、狀語
  • 用法:用於緊急情況下
引證解釋,用法,詞語辨析,

引證解釋

是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鎮靜;形容輕易,不費氣力。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他一見憲眷比從前差了許多,曉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說他的壞話。他也不動聲色,勤勤慎慎辦他的公事,一句話也不多說,一步路亦不多走。
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其餘皆設文房四寶,都在那裡濡筆搆思;惟成之端然靜坐,不動聲色。”
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黃太尊聽了,點點頭,不動聲色,仍舊打他的牌。”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緊急情況下。

詞語辨析

近義詞:不露聲色無動於衷坦然自若面不改色、面無表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