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表達了一種豁達樂觀,超然物外的高尚情志。作者范仲淹在慶曆新政失敗後被貶鄧州,受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託,為其新修繕的岳陽樓作記。范仲淹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後產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以物喜
- 拼音:bù yǐ wù xǐ
- 釋義:不因外物和自己而或喜或悲
- 出處:范仲淹《岳陽樓記》
拼音,理解,翻譯,寫作,意義,范仲淹簡介,滕子京簡介,辨析,感想,建議,
拼音
, bù yǐ jǐ bēi
。
避免玩物喪志,表示了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處事深遠和豁達胸襟。
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道家思想,講究淡然平靜的心態。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岳陽樓【原文】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待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陽樓記》
翻譯
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是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吧。
寫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使用的是互文的寫法,也就是不以“物或己”而“喜或悲”的意思。
意義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范仲淹簡介
范仲淹,生於公元989年,死於公元1052年。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死後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吳縣就是今天的蘇州)。他出身貧苦,其父范墉任節度掌書記。(其父范墉死時他剛兩歲)。青年時借住在一座寺廟裡讀書,常常吃不飽飯,仍然堅持晝夜苦讀,五年間未曾脫衣睡覺。中進士以後多次向皇帝上書,提出許多革除弊政的建議,遭到保守勢力的打擊一再貶官。後來負責西北邊防,防禦西夏入侵很有成績。一度調回朝廷擔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的職務,可是在保守勢力的攻擊與排擠下,於宋仁宗慶曆五年又被迫離開朝廷。他以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後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脫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寫《岳陽樓記》時正在鄧州做知州。
《岳陽樓記》的著名,首先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時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岳陽樓記》末尾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可是他不肯這樣,仍然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來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
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104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一個人要做到先憂,必須有膽、有識、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個先憂之士當他建立了功績之後還能後樂,才更加可貴。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質,在今天無疑仍有教育意義。
滕子京簡介
滕子京在西北的甘肅涇州當他的知州。那是個邊關阻隔,動亂無常的荒涼之地。西夏大舉攻宋,寧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橫飛。滕子京鎮守城池,手中兵卒無幾,“乃集農民數千戎服乘城”,又“會范仲淹引番漢兵來援”。之後,他動用公款犒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撫恤遺屬。事隔一年,便有人彈劾(彈劾,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滕子京濫用公款,“其間數萬貫不明”。於是,“涇州過用公款案”鬧得沸沸揚揚。幸得歐陽修、范仲淹從中解釋,方未處刑,僅貶官而已。於是就有了“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背著沉重的十字架來到巴陵岳陽的。
岳陽這地方怎么就成了貶官們的鐘愛之地?上自屈原數起,涉足岳陽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貶跡。無論“去國懷鄉,憂讒畏譏”也好;“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也好,只要貶官們踏上岳陽這塊土地,總是文思泉湧,佳作疊出。
是洞庭山水撫慰了落魄的人生,還是人生的苦難打磨了岳陽的靈魂?這一撥撥朝廷的棄兒,將熱淚拋灑在岳陽樓頭的時候,巴陵的山捧著它,洞庭的波含著它,分明就鑄成了岳陽城頭一塊塊苦澀的磚石,從屈夫子一直壘砌到今天。
那么,滕子京為岳陽留下了什麼呢?
那古樓上寫著“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陽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陽樓;崇教化,興建岳州學宮;治水患,擬築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學家司馬光贊其在岳州“治為天下第一”。滕子京是完全有資本以物喜的,他卻不能喜,“負大才,為眾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樓上還寫著“不以己悲”。他又何嘗以己悲之?一個負罪的貶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當可消沉,論哀怨亦可悲之,而這位滕公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於治政是如此的投入,於黎民是如此的體恤!此種襟懷,問誰領會得來!當岳陽樓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也只是“痛飲一場,憑欄大慟(慟,大哭)十數聲而已”,可見其忍辱負重仍然勤於政績的慘澹心境。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憑欄大慟十數聲”是何等的悲愴,何等的壯烈!
岳陽樓是重新聳立起來了。設若沒有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何來此大觀?沒有滕子京修書求記范仲淹,又何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記》傳諸後世?范仲淹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精神的宣揚者,滕子京何以不是這精神的踐行者?
滕子京謫守岳州3年,於慶曆七年初調任蘇州,離開岳陽3個多月之後不幸病逝於蘇州任所,時年56歲。《宋史》對他有這樣的評價:“宗諒(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尚氣,倜儻自任,好施與,及卒,無餘財。”
無餘財呀!這便是一個受誣貶官的結局。可悲的是,當年彈劾滕子京的那個人,受命“審訊”此案,他的調查結果卻是“滕子京所用錢數分明,並無侵欺入己”。可憐滕子京們已是遍體鱗傷,欲哭無淚,小人卻在一旁暗自竊笑。范相滕公今安在?於是,讓我想起了刻在岳陽樓上的那半副楹聯:“范秀才,亦多事,數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後,萬家憂樂獨關心。
辨析
不以物喜:‘物’是指結果,指的是你現在已經得到的東西,可能是金錢、房車,可能是職位、權力,也就是名和利。這個社會越來越結果為導向,個人的成就越來越與客觀得到的名和利直接掛鈎,而非主觀自我欣賞之類。你對社會的貢獻價值會直接與你得到的名利掛鈎,當然不排除你運氣很好。這些‘物’往往是現在的你的財富、你的成就,是對你過去的價值承認。所以現 在我們就比較的容易理解‘不以物喜’這句話了。得到的已經得到了,人的滿足感、成就感基本來自於剛剛獲得的財富增加,名利增加,也就是增量部分才能給你實在的好感受;若是沒有了增量,那么人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會日漸減少。所以有句話就叫做‘時過境遷’,指的就是隨著時間的走動,心境就會隨之變遷。所以用辯證的眼光來看,現 在的財富和名利是對你過去價值的承認,也是未來的起點。人需要始終保持一顆迎接未來的心。我真的遇到過一些很聰明的人,他們在獲得了成功之後,在個人的心態上發生了變化,潛意識地就把自己當成了:‘物,還潛意識地要求周圍的人都得把他當成:物。我想他是走向了歧途和墳墓,就像古龍筆下的百曉生在拼出了兵器譜中的第一後,那個第一就從此固步自封,在武林中只得了虛名。所以很重要一點,人只要活著在任何時候都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不管你覺得自己是多么厲害的技術也好,銷售冠軍也好,管理奇葩也好,戰略高手也好,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最重要的。路還很長,更多的機會和挑戰還在我們的前頭。如果我們只會欣賞現 在的‘物’,那么我們就可能失去了更美好的未來。
不以己悲:人只要活著在任何時候都別把自己不當回事,也就是妄自菲薄,被所謂的權威、所謂的成功者、所謂的領導者而蒙蔽你的雙眼,無謂地判定自己的弱小和無能。每個人在看到自己弱點或是失敗的時候往往會很沮喪,甚至帶著消極的情緒,這樣就完全限制了自己的潛力和發展機會,完全埋沒了自己,這樣是不值得的。每個人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堅強的發展系統,在自己的職業發展中不斷努力、不斷挑戰未來的可能性,公司的發展同樣如此。我們的神五、神六,神七已經上天,在將來我們就會有自己的太空站。我們都有機會去實現別人認為的不可能。做人千萬不要看不起自己。對於每個人來說對待自己的未來都需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那就很好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說不因外物的好 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顆平 常心看待。縱觀歷史,多少遷客騷人就是因為缺少這樣一種心態,因環 境變遷而懷憂喪志,最終把豪情通通喪失掉。唐朝的李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因深受打 擊而成 天抑鬱不安,一位奇才僅27歲就消失於中唐的詩壇。
孟子云:士窮不離義,達不離道。這才是人生最正 確的態度。如果一個人很輕易就被身邊發生的事改變心態,老兄,你的承受力未免太差了吧。
退一步想想天空多么的遼闊,人的一生就像一滴露水,蒸發後就無影無蹤。因此,你何必去為眼前的芝麻小事大動干戈,傷心勞神呢?
范仲淹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大的成 就是因為他不怨天憂人,保 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實在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而致。
感想
【我的人生坐標】
海燕在風浪中抨擊,沒有在海潮的大海上做片刻的停歇。
雪蓮在冰雪中綻放,沒有在嚴寒的冰川下低頭。
荊棘鳥在驟雨中前進,沒有在陰鬱的天空滑翔而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蘊涵了人生的哲理,需要用一生去履行!
這八個字從我口中說出似乎還顯得很稚嫩,但是人生需要正確的定位,需要一盞明燈指引我生命前進的方向。
人的一生面臨太多得失,所謂“得失”,也許真的有得必有失;所謂“捨得”,也許真的先舍才有得!但我想人之所以快樂,並不是因為得到的多了,而是因為計較的少了。人生的價值也不在於他創造了多少財富,而在於他奉獻了多少財富。
現實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有種種近 期效益的誘惑。這時候,人很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必須追問自己到底要什麼,怎樣才能跟夢想靠得更近,放棄,也許為了另一種堅持。人生有夢,但築夢要踏實,一步一個腳印。能知道要什麼,能夠做到什麼,不可能做到什麼就很不錯。
人生中的傷害和挫折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化解痛苦,尋找來自內心的支持的力量。是的,當不如意時,就把所有的煩惱都沉入心底吧,不要為那些不順心的事糾纏。只有讓他慢慢地沉澱下來,才會顯出生活的快樂和明媚。
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我想無論是面臨什麼得失,面臨什麼困難,只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問題,一切都是那么不起眼,甚至可以一笑而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風雲變幻,自雲淡風清。——這就是我的人生坐標。
建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說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顆平常心看待。縱觀歷史,多少遷客騷人就是因為缺少這樣一種心態,因環境變遷而懷憂喪志,最終把豪情通通喪失掉。唐朝的李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因深受打擊而成天抑鬱不安,一位奇才僅27歲就消失於中唐的詩壇。
孟子云: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這才是人生最正確的態度。如果一個人很輕易就被身邊發生的事改變心態,那么,你的承受力未免太差了吧。
退一步想想天空多么的遼闊,人的一生就像幾滴露水,露水蒸發後就無影無蹤。因此,你何必去為眼前的芝麻小事大動干戈或傷心勞神呢?
范仲淹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不怨天憂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實在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而致。
朋友,在當今社會人際關係顯得尤為重要之時,還望你遇到難事時看開一些,學會做人固然可貴,但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質,才是我們追求的。當你在無意識中保持住了此種心境,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與期遇,從而在歷練與磨難中定會取得精神境界的升華。